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21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这么一句名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那时在芸芸学子和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当时的国人,对理工科是极为推崇的,以至于成绩不好的才报读文科。
当时为什么会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历经了意识形态的长时期的风风雨雨之后,对于挥舞着笔杆子摇旗呐喊的政治人物的厌恶和这些人物或丑陋或无耻或昙花一现的表现。人们渴望有一个可以脚踏实地的生活。这个生活建立的基础不是三忠于四无限,而是常言道的“一技防身”,当时的中国也正处于一个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轨历史进程中,长期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在那个年代,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意识非常的强烈。在过去的教育方针中,非常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们经常要下到工厂学工、走进农村学农。这不是让孩子学着玩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与生产劳动的紧密接触。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把理论知识直接的运用到生产劳动中去。所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看到问题,接触了解了问题,才可能真正的分析、解决问题。数、理、化成了解放生产力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我们的工业体系在当时也是非常注重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真正追求的。重视发明创造,重视技术革新。知识分子刚刚完成了劳动改造,与工农的联系紧密,不搞论资排辈。只要有本事,无论你是一个小技术员,还是工程师甚至是普通工人,都有发挥作用的机会。工人们主人公意识强烈,有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因此,学好数理化,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自然也就自然而然的社会需要。
为什么现在再也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们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看到国外有如此众多的先进技术,自然而然的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的落后和粗糙,另一方面,又起了移植引进的急功近利的念头。于是,学外语,学好外语偷师成了一种风气。记得英语也就由高考的参考科目进而成了常列科目,最后成了现在的三门主科之一。学英语取代学技术?可行吗,事实证明,这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我们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把具有极强的实验性、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求知欲的理、化仍到了一边,成了一个或有或无的X,而又把英语放到了一个从小学到老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老实说,在中国要把自己划到知识分之的行列,英语的重要性可以说高过了语数。职称考试有提过要测试这二科的吗?
弱化了物理、化学的教育在一个现代的科学世界里,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竟然在我们的国家成为了现实。后果自然是严重的。忽视理、化的报复是明显的。这个报复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企业科研、创新能力薄弱甚至于接受技术装备能力薄弱的现实状况上,一方面又表现在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最后,这个报复落在了整个民族人才的钝化上。我们日复一日的沦落为了一个世界的加工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1
我认为这句话很对,但又是废话。当今世界需要各样的人才,如果你的任何一样技能或学问远远高于同行,你就不愁。这样说的关键在于对学好二字的怎样理解。关键还是要了解自己,如果你是数学天才,一定要去学习数学。把自己的强项拿出来,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是最佳选择。需要强调的是强项常常和兴趣密切相关。
第3个回答 2009-07-01
一个时代的看法而已,就像后来变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这些基本都没人提了
第4个回答 2009-07-01
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数理化”一定要学好!是老师用来鼓励我们的啦,像我们老白就天天讽刺我们。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