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是怎样认字的?古时候又没有拼音

如题所述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在切音字运动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系: ① 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中提出的“中国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等都属于假名系。 ② 速记系:采用速记符号作为拼音符号。1896年到1897年两年间出版的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等书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速记系。 ③ 拉丁系: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1906 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1909 年黄虚白的《拉丁文臆解》等书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拉丁系。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会议开了三个多月。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过之后,搁置了五年,才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都在汉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1954年这个期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年的摸索,曾经拟定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古代的字是形声子.从象行文字开始 如古语中明 就是日+月 古人的聪慧创造了象形文字,为后来的文字奠定的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6
你有没有看过《说文解字》这本字书呀,上面在每个字的后面都注上什么什么"切",那个应该对古人认字有帮助!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1、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则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古代没有拼音,人们主要通过记忆来认字。在古代,有许多方法来帮助识字,比如:1. 象形文字:通过画出物体的形状来表示其意义,例如“日”字就是一个太阳。2. 指事文字: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例如“人”字由两个竖杠和一个横杠组成,表达人的形象。3. 会意文字: 借助两个或多...

在没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认字的?
1、直音。直音产生于汉代末年,即以读音相同的较为简单的字来为生僻字注音,比如以"和"为"龢"标音。这种方法操作很是便捷,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就行,不过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所在,毕竟并非所有字都能找到同音字,即便找到同音字,可能此字同样比较生僻,难以识读。2、读若 同样是以一个大家普遍认...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汉字虽然包含大量形省字,却无法通过字形直接揭示其读音。因此,为了便于教授与学习汉字,古人创造了多种注音方法。主要有读若法与反切法。读若法是一种以一个汉字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方法。例如《说文解字》中提到:“儡,读若雷。”还有《文侯之命》中郑玄注释的“父义和”,解释为“义读为仪”。

古代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识字”?老祖宗的方法不得不佩服
小时候刚进学校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认字,而认字首先就得先学习拼音,只有学会了a、b、c、d,才能学会认识汉字,所以拼音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字符。但是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可没有拼音,就连最近的朝代清朝都没有,也就是说中国在这长达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汉字一直存在,可是却一直没有...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比如“直音”法:“肇”注“兆”。(《尔雅...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人是怎么认字的
一、老师口传。二、用同音字注音。三、用反切法注音,即用两个字给另外一个字注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中国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反切法注音的。四、后来出现的各种注音符号就有点与现在的汉语拼音相似了。

古代的人是怎样认字的?古时候又没有拼音
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

古时因为没有汉语拼音,字的读音会不同吗?
古代确实是没有汉语拼音,所以他们在读这些字的时候,都是根据他们那个城市里不同的文化而确定这个字要怎么读。并且是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会有一个文字的记录方式来让他们形成一个认字的表达方式,所以他们的文字永远都是他们那个朝代里的贡品,永远都是在封建权利里分配给子民的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文化...

古时候人们怎么学认字,也用拼音学么?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36个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