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读书笔记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钟菊莲
《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
读书笔记——是指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 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记下来的一种文体。
语言特色(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
形象生动 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细 腻 简洁 ---
表现手法(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小说的描写手法 (人物的多种描写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等)
对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伏笔和照应 悬念------
思想内容
语言特色(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
形象生动 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细 腻 简洁 ---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小说最突出之处。如对青年的描写中,三年前“格外清瘦,穿着极不合身而且破旧的衣服”的青年与现在“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从头到脚都是用钞票包装起来的名牌”的青年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年前“你出多少我都不卖”的青年与现在主动卖碗、低价卖碗、认为“钱才是最重要的,有钱什么都好办”的青年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青年的多处对比描写中,原来纯朴、本分、奋发图强的有志青年已蜕变为忘本、忘祖、利欲熏心的市侩青年,不由人不思索:青年思想的蜕变只是青年个人的问题吗?显然,作者更在通过这一个青年的变化,批判整个社会中人们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
《一只土碗》中对比写作手法贯穿全文,将清贫却有志气的一位少年在社会风气的侵袭下变成拜金主义青年的过程显现得淋漓尽致。“我说了,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最后学生转身离开。”这一细节描写,平淡的语气中透着志向和坚毅。学生转身离开,更写出了他以学习、信念至上,不为金钱所动。而小说着重写了这位青年人的思想变化,请看:“现在钱才是重要的,有钱什么都好办。”同样是语言描写,却与上文清贫有志气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已变得金钱至上。人性的光辉已从他的身上消失。两句话的对比,具体而形象地凸现了这名学生思想的蜕变;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作者写这种改变仅仅是对个人而言的吗?
短短的一篇小说却揭示了当今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一只又破又旧的土碗,可先生愿意出20万买它,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可贵;而当初的有志青年大学毕业,先生却把它摔了,因为丢失了美好人性,它其实不值一文。这个故事叩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夺走了那个可爱的青年?
篇末先生的那句“我当初出20万元是为了买一种精神,现在出一万元是为了买一份教训”,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先生当初的执著是被青年的质朴和单纯所感动,援手相助完全是发乎内心。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金钱面前,人的品质也消褪了它原有的光华。通过这句话,不难读出先生的痛心和悲凉,为何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无影无踪。这世界难道除了钱,不再有更真实更可贵的精神吗?物质进步的今天,人类的精神家园将归属何方?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被文章独特的语言特色所吸引。本文语言精炼,描写生动形象。如“先生抬起头,发现这个端土碗的学生格外清瘦,高高的个子却穿着极不合身而且破旧的衣服”,这一句外貌描写,用简炼的语言写出这个学生的贫穷,让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面前,十分生动形象。又如“青年笑了笑说,我早就想通了,现在钱才是最重要的,有钱什么都好办”这句语言描写,把青年前后思想的转变展现得十分透彻,入木三分,让读者明白了青年思想上的转变,其形象鲜明地跃然纸上。
这篇小说的语言十分平实朴素,却又让人咀嚼之余回味不已。如“他是学校里唯一一个使用土碗的人”,这句看似平淡的叙述里让我们被青年执著地坚守清贫的精神深深打动;而 “青年高兴地收下了钱”一句,却让我们着实对三年后的青年失望和遗憾了一番,同时感喟于“唯一”的失落与“一种精神”的远去。这些不经意的平淡叙述,看似闲笔,其实都是作者为主旨的揭示精心遣造的用心之笔,值得细细品读。
我觉得本文的语言极富有表现力,表达准确,能较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首先从“先生连连说对不起,并蹲下身来捡那只碗”这句话中,“连连”这两个字和“蹲下身来”这一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善良、谦逊、有礼貌的先生形象,用细腻的语言描写将先生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其次从“先生的眼睛一亮”这句话中的“一亮”这两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被这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最后从“先生应从抽屉中取出一沓钱扔过去”中,一个“扔”字,将先生对青年人的失望、愤怒的心理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读罢全文,令我感受最深的是 作者那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在学校的时候,学生是“怜爱地抚摩着碗上的缺口”,可见他是多么淳朴、美好,因此先生“眼睛一亮”,为下文作好铺垫。但三年后,学生变了,“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用钞票包装起来的名牌”,作者细致的描写,仿佛让我们已不认识这个学生,学生要钱,先生“叹了口气”把钱“扔”过去。先生是多么失望,这就是一个教训,学生的改变就这样被体现出来。这些渗透真情的细节,把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巧令人叹服。小说开篇“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青年与专注小心的先生围绕“一只土碗”的对话充满了悬念,使读者对土碗的来历、最后的归宿满怀阅读的期待。整篇小说情节设计波澜起伏,尤其是小说的结尾,令人回味,伴随着土碗的打碎声,昔日那位贫贱不移、人穷志不穷的青年形象也在读者心中轰然倒塌,同时也使读者陷入对青年转变背后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去。
本文线索清晰,充满了悬念。文章以“一只土碗”为线索,写了这只土碗,从一开始的吃饭的碗变成“古董”,后又从“古董”变成了“土碗”。而文中的青年也从“朴素,不贪钱财”以至变成了与常人一般的世俗。这两个转变都是由一只土碗而引起的,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处处都充满了悬念,文章波澜起伏,为小说增添了艺术的色彩,同时也点明了主旨,突出了中心。
①紧扣文本,选准角度。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