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

如题所述

关于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如下:

毕业生就业现状为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市场变化不稳定。

1、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导致了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就业市场对于某些专业和行业的需求可能不足以满足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一些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低,而其他专业则供大于求。

2、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可能缺乏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和经验,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困难。同时,一些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要求毕业生具备不断适应和更新的能力。

3、就业市场变化不稳定

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也会影响就业市场的情况。一些行业可能遭受衰退,而其他行业则可能出现新的机会。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面对就业现状的方法:

1、接受现实

突然爆发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这是外在的环境,是无法去控制的,只能做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因此,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而不是哀叹命运的不公。

2、调整心态

要给自己定位。十几个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团体,大家彼此分享各自的信息,团体的支持会给自己坚持的勇气和信心。要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就业政策,并积极参加学校等机构组织的各种招聘会。即使一时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也要调整自身心态。

2、接纳自我

在寻找工作过程当中,所有的情绪,都是身体正常的反应,接纳就是允许其想法和感受按照本来的样子存在,不管这种情绪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给情绪腾出空间,顺其自然,来去自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17

——十张图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就业发展现状与就业趋势 未来将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我国高校人才在质量匹配方面主要表现在离职率奇高,上岗适应期长,基本技能水平不足,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等。

数量匹配充足-就业压力上升

——人才供给数量创新高

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800万人,2019届高校毕业生834万人,比去年还多14万,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近40万人,同比增速4.8%,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上升。

——毕业起薪快速增长

除了应届毕业上了个数量,薪酬是观察毕业生供给数量的另一重要指标。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增长率,如果增速趋于0,则反映毕业生供给数量可能过多;反之,如果毕业生薪酬维持较高速度增长,则反映毕业生供给并未过剩。

据猎聘数据显示,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4832元/月。有6成多的受访毕业生为就业愿调低薪资预期。具体来看,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70元;本科与大专学历则分别为5102元/月与4562元/月。除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响外,应届毕业生起薪持续增长。

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08~2020年应届本、专科生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增幅超90%。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数量匹配较高。

——失业率剧增

2020年,从失业水平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月攀升到6.2%的历史高点,之后呈现阶梯式逐步下降趋势,2020年平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2%。2021年一季度攀升至5.4%。就业压力形式显而易见。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尽人意

——专业对口率低-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不足

专业对口率反映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与就业市场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8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专业对口率)为66%(本科为71%,专科为62%)。该值在近几年变化不大,2011年为64%,2016年为66%。估测2019-2020年将不会出现较大变动。这一比例远低于美国同等条件下的专业相关度(约为81%)。

同等条件主要考虑毛入学率因素,因1970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为48%,与我国2018年相当,故选择该年美国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作为比较对象。

在本科专业中,理学类、农学类和历史学类专业对口率均低于60%。专科专业中,农林牧渔、财经、制造、环保气象与安全、电子信息、旅游、公共事业等专业也均在60%以下。也就是说,这些专业超过40%的毕业生所用非所学。

专业对口率低,说明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不足。多年连续如此,反映高校存在闭门造车现象,对于市场需求信号反应不敏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更有力、有效的调整。

——毕业生就业分布区域不平衡

各地区高教资源分布情况影响毕业生实际占比,毕业生流入更能体现地区人才吸引力。经济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早、产业布局较为完善的地区就业机会更多、人才吸引力更强,珠三角地区毕业生流入较多。

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本科:25.8%,高职:22.9%),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21%,高职:20.4%)。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际占比和2019届在本地区就业毕业生占比综合来看,珠三角地区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而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弱。反映了我国毕业生就业分布上的严重东部偏向问题。

据介绍,从需求端来看,与2019年相比,2020年度京津冀地区招聘需求上升了7%,而长三角、珠三角招聘需求均下降了21%。从供给端来看,京津冀地区求职供给人数下降了12%,而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校毕业生供给增加明显,增幅分别为12%和9%,表明这些区域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增加。

注: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CIER指数>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市场劳动力供给,就业市场竞争趋于缓和,就业市场景气程度高,就业信心较高。

指数越大则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越高。当CIER指数<1时,说明就业市场竞趋于激烈,就业市场景气程度低,就业信心偏低。

——上岗及适应期-对常态标准有较大的偏离

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难上加难”的就业困局。形势之严峻,首先体现在签约率的“缩水”。在参与调研的应届毕业生中,目前已成功签约的仅占25.73%,较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未签约的高达74.27%。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感到焦虑。当然,未签约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为自身能力不足,但期望值过高。

而入职后上岗适应期方面,反映毕业生适应新岗位的时间长度。时间越短,说明高等教育质量越高。

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据人社部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适应岗位要求所需时间为3个月及以下的只有18.0%,认为需4~6个月的占49.2%;认为需7个月至1年的占18.4%;认为需1年以上的占14.4%。我国学生上岗适应期对常态标准有较大的偏离,高等教育质量总体偏低。

——基本工作能力水平较低

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反映毕业生知识技能水平对岗位要求的胜任程度。基本工作能力是从事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基本工作能力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数据显示,2018年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5%,其中本科生为57%,专科生为54%,均低于百分制“良好”水平(80%)

——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

用人单位满意度是一个反映匹配总体状况的客观性综合指标。用人单位是毕业生的接收者。毕业生和单位对接越顺畅,用人单位满意度越高。

近年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表现持“满意”和“很满意”态度的比例分别为54.6%和3.5%,二者占比为58.1%。认为表现“一般”的占39.2%,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为2.4%和0.4%。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

——应届生就业满意度不足

就业满意度是一个反映匹配总体状况的主观性综合指标,主要是测度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2020年,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仅53.6%的毕业生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不足30%。总体来看,应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仍有欠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勾勒出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匹配状况的全貌:总体上,除少量指标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匹配状况不佳。

在数量匹配方面: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低于城镇登记失业率;近三年薪酬增长率为7%~9%。提示毕业生供给数量没有过剩,数量匹配状况较好。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存在东部偏向问题,专业对口率低。

在质量匹配方面:离职率畸高,上岗适应期长,基本技能水平一般。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综合匹配方面: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不高。

未来将高度重视人才质量的提升

针对以上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匹配度存在的问题,未来,已经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从以下几点加强人才质量的培养:

当然,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人才质量培养方面作出诸多努力,尤其是高校专业设置方面,国家对上升趋势的专业增设,对已经饱和类专业适当的撤销。2021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2020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从新增备案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来看,新兴行业专业设置明显增多。如人工智能专业新增的高校就有130所之多,其他路智能制造工、数据方面专业增设也明显高于往年。

而在2020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主要为传统增长缓慢的行业或者人才饱和行业。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21所高校撤销,除此之外,被高校撤销的专业还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稳定性。期望进入国企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年上升,从2020年的36%上升至2023年的47.7%。此外,IT\/互联网\/游戏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最为旺盛。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制造业发展。3. 薪酬与学历差异 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数据,2023年毕业生...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优惠、社保减免、疫情期间房租减免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毕业生就业。其次,疫情客观上推动了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行业。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再次,每个毕业生都应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努力准备的人都会有...

202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数据看大学生就业现状,互联网行业大爆发?_百 ...
毕业去向方面,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应届生中,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例分别增长至19.1%和13.7%,单位就业占比55.5%,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选择更加多元。双一流毕业生深造比例升高,普通二本、专科毕业生比例下降,呈现分化。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深造比例从7.9%升至16.9%,普通院校毕业...

东华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
东华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备受肯定,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东华大学的毕业生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传统行业,如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东华大学的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意识,在设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1.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在某些专业领域,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显著。2. 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一些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缺乏与职场需求...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行业分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疫情期间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相对而言,网络游戏、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竞争则更加激烈。2. 就业市场的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如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教育培训等行业显示出较好的就业前景,这反映出这些领域的人才短缺状况。3. 就业率...

谈谈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1.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特点是就业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目前,就业市场的供应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大学生群体的快速增长与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得许多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导致就业率下降,就业形势不理想。2. 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大学生毕业后进入...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现状怎么样?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如何?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49万人,而2014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667万人。在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近5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 大学生就业...

口腔医学专科生真实的就业现状
口腔医学专科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在85%到90%之间,显示出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们可以选择多个方向进行职业发展,如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等。他们可以在医院、诊所、口腔医疗器材公司和口腔医院等不同领域找到工作机会。医院是口腔医学专科生最常去的就业场所之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实践机会,还有机会...

简要论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走向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 1. 竞争激烈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职位的增长速度,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招聘名额往往远远不能满足应聘者的数量。2. 就业难度加大 许多就业岗位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大学毕业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