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时,那是标准的握有了先手的优势;而且广阔的中原地区都没有驻军。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席卷了广阔的中原地区,并且打到潼关脚下。
到了史思明再度大举南下时,这种优势已完全没有了。因为战争已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大唐帝国早已进入了一级备战状态,而且中原地区有李光弼为代表的朔方军人;还有董秦、田神功为代表的平卢军人。
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帅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弼。
顷之,神功袭德信,斩之。从谏脱身走。神功将其众来降。
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虽然迅速夺取了洛阳、汴梁。但是李光弼退到了河阳一线,史思明就无法再继续向前推进了。既然连河阳都无法突破,想进入山西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想杀入关中,就更不要奢谈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才不想冒着军队失控的风险,去平定史思明的叛乱。
处于大唐皇帝的角度,安史之乱发展到这个阶段,已是标准的手足之患了。因为能平定这种叛乱最好,不能平定这种叛乱,也没有什么致命的危机。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那可真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的。所以,皇帝最多的心思一直用于如何控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而绝不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灭掉史思明。
单看当时的局势,大唐皇帝控制着西北、西南、江南、河东、还占据着大半个中原地区,敌人就控制河北一隅之地,谁也会觉得,统一天下就是临门踢一脚的一事了。
问题是,大唐皇帝最后临门这一脚,怎么也踢不进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的看,这就是因为皇帝变笨了,因为皇帝竟然没完没了的猜忌郭子仪、李光弼。
问题是,在皇帝心中,现在最危险的敌人,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皇帝给这些人权力太大了,才有可能输得连毛也不剩的,只要牢牢控制了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再牛X,他也飞不到天上的。
从这层意义上,史思明之乱比安禄山之乱持续得更久,绝不是因为大唐帝国实力不够,实在是因为大唐皇帝的主要心思,从来没有用于平定史思明的叛乱上。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史思明大举南下近一年后,有人建议皇帝启用郭子仪。
总而言之,现在李光弼在中原一线牵制着叛军主力,以大唐帝国家大业大的优势,让郭子仪再率一支军队直扑叛军老巢,直接就可以把叛乱军打崩盘了。
听到这个建议,唐肃宗难免也会怦然心动的,甚至一度都要付之实践了。但是在鱼朝恩的阻止下,终于没有实行。
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仪于散地。”乙未,命子仪出镇州;党项遁去。戊申,制:“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还定河北,发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坊、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制下旬日,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表面上这是大太监鱼朝恩从中作梗。
其实,这是唐肃宗内心一直存在矛盾,那就是应该全力平定叛乱呢?还是花更多的心思控制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呢?
最后,皇帝还是发现,史思明之类的叛乱也就是手足之患,他们一直存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皇帝的判断非常正确,因为所谓的河朔三镇存在了一百多年,大唐帝国依然顽强的存在了一百多年。
如果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失控了,只要看看五代时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大宋的王朝交替就可以知道了。
总而言之,篡夺皇权的从来不是那些脑门上刻着乱臣贼子字样的军人,而是那些看起来一副忠心可表天地的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当大宋皇帝赵匡胤想重用某个军方大佬时,有人就提醒他,万一他和您黄袍加身,那可怎么办啊?赵匡胤说,这个人很忠心啊。对方就说了,您以前很忠于大周皇帝啊。结果呢,现在大周帝国安在哉?
甚至往前看,郭威难道不忠于刘知远吗?刘知远难道不忠于石敬瑭吗?石敬瑭难道不忠于李嗣源吗?李嗣源难道不忠于李存勖吗?
总而言之,让臣子想叛乱的原因,不是忠心不忠心的问题,而是权力格局。如果权力格局出了问题,就算臣子一心忠于皇帝,手下将士如果把他强行按在床上,或是灌酒他,然后用一块黄布裹他在身上,他除了哭干眼泪,接受这种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实,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帝欲使典兵,赵普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普复怀之请见曰:“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
帝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普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帝默然,事遂中止。
从这层意义上,唐肃宗开始一度想信任郭子仪,后来终于选择再度压制郭子仪,大约与上面的原因非常相同。
唐肃宗不但一直防着郭子仪,更一直防着李光弼。
邺城大败后,帝国的平叛主力军是由李光弼领衔的,但是这支军队上面有大元帅越王李系,李光弼只是副元帅。更主要的是,李光弼还受大太监鱼朝恩节制,因为鱼朝恩是代表皇帝监军的。
而李光弼的下面,还有一个能与李光弼分庭抗礼、处处作对的仆固怀恩。
至于李光弼的周围,还有相对独立的田神功、董秦、卫伯玉、李抱玉等部。
在安史之乱时,唐军为什么不灭了无法打开局面的史思明?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才不想冒着军队失控的风险,去平定史思明的叛乱。处于大唐皇帝的角度,安史之乱发展到这个阶段,已是标准的手足之患了。因为能平定这种叛乱最好,不能平定这种叛乱,也没有什么致命的危机。相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那可真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的。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胜转衰,安禄山、史思明到底怎么失败了?
内部不稳,外部由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唐朝中央政府逃进四川后调集全国各地节都使来镇压叛军,又联合回鹘部队对叛军造成致命打击,所以安禄山、史思明在内有矛盾,外有强大军事力量压制。又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结束这场兵变
安史之乱中,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何平叛仍用了八年?
首先在刚开始发生战乱的时候,唐玄宗并不把它当回事,也许是处在盛世太久了,忘记了这世间的险恶,觉得自己还是战无不胜。唐玄宗当时迷之自信,他就是觉得安禄山根本不可能叛变,所以即使有人上书他也不信,直到听到了战鼓声他才知道原来是真的,但其实已经为时已晚。而且唐朝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很和平...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使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让唐朝由盛转衰,但是并没有让唐朝灭亡。最主要的还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问题。安史之乱上期初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长安。这是因为,唐玄宗后期政治弊端太大。重新杨国忠这样的外戚,祸乱朝政。自己宠幸杨贵妃,导致大唐王朝政治运转不佳。而且在安禄山表现出谋反之后还不重视。就让初期的...
为什么安史之乱没让唐朝灭亡,问题出在哪里?
其次,安史叛军内部的矛盾也是导致安史之乱不可长久的重要原因。安禄山是个性格非常暴躁的人,不仅对臣下随意辱骂惩罚,即便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因为不满安禄山对他的冷落,联合安禄山身边的宦官李猪儿杀死了安禄山。安史之乱的另一个主角史思明也是和安禄山一样的结局,也是为其子...
安史之乱,叛军占领长安之后,为什么不继续追杀唐玄宗等皇室呢??
首先,对于安禄山等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强弩之末了。根据《唐代军事史》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57万左右。其中,安禄山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18万人。虽然18万人的规模已经非常不小的,但是,和唐朝的整个兵力比起来,依然不到一半。同时,...
安史之乱中,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何平叛仍用了八年?
再者,唐肃宗也是个多疑的人。本来眼看就要胜利在望了,就因为唐肃宗的多疑,他害怕前去平叛的将领又会变成下一个安禄山。所以他自己心怀鬼胎,就另外又派了人,去监视一众节度使的行动。唐军本来就军心不稳,还搞出这个名堂。叛军史思明也不是吃素的,一看到唐军这个样子,此时不杀更待何时?所以他亲自...
安禄山被杀、史思明投降,大唐为何还是没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乱?
史思明在谋士的劝说下投降,但是史思明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投降并非真心实意,而唐肃宗却对史思明投降期望过高,命其攻打安庆绪但是史思明借此时机却扩充了自己的势力,趁唐军围攻安庆绪之时将唐军赶出河北,并杀安庆绪自立。至此唐肃宗的此次平叛算是失败告终。对于安史之乱的平定没能一举成功,很大...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唐朝虽然在镇压安史之乱之中获得胜利,但最根本的问题—地方藩镇割据问题并没有解决,导致以后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形成很多割据政权。安史之乱前后长达7年之久,是当时的一场大浩劫。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周围荒无人烟,要想恢复原来的状态决不专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安史之乱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为了...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发动的战争,但是安禄山在第二年就去世了,为什么还会...
安史之乱前后,唐朝政权一直在内部有着极其严重的政治斗争,这在史思明归降之后也是各自为战,最终导致了史思明再次叛乱。可以说俺是在安史之乱的这八年里面 唐玄宗的政策策略可以说是很垃圾的,而唐肃宗也是十分多疑,这就使得唐军不能上下一心,共同抗敌。所以说唐朝之所以不能评定判断并非是其他人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