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南海北的人是如何交流的?

如题所述

近几年穿越作品盛行,许多朋友脑洞比较大,经常会畅想自己穿越到古代的生活,结合实际来看,暂且不论现代人的生存技能如何在古代立足,就单说交流一项,已经是很大的问题了。看看古籍上那些晦涩的语言,我们能用普通话与之沟通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习惯,若是都用方言沟通,自然欠缺妥当。虽说,我国普及普通话给各地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九成,直到05年普通话普及率仍没超过百分之七十。这也就是说连汉族人民之间互相交流都存在问题,经常会出现障碍。

在东北,人们都说着东北方言,然而,相隔百公里的两个城市的某些名词就有两种不同发音。曾在云南工作过一段时间,云南各地的方言更是千奇百怪,有些城市的方言连昆明本地人都听不大懂。现代尚且如此,那么,古代各地百姓之间又是怎么交流的呢?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其实,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

实际上,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类似于“普通话”的存在,也就是官方语言,俗称“官话”。在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国都附近的口音为基准,一般的平民百姓极少远行可能还操着一口方言,但是,读过书的人外出游历四方,相互沟通自然需要一种共通的语言工具。

毕竟,学术是严谨的,方言容易造成误差,马虎不得。

除此之外,商人行商到各地,量词发音必须标准,否则怎么与人贸易?从各地方言来说,连一二三都各不相同,与外地人根本不能精准的表达数量关系。还有那些通过种种形式从各地入朝为官的官员,自然,也不会满嘴方言的与其他同僚沟通,跟皇帝讲话更要严谨了,否则,若用方言使皇上会错了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各朝代的官方语言各不相同,若让我们来听,应该能听懂明朝时期的南京官话,再早一些的元朝官话我们就很难听懂了,那是一种蒙语发音较重的汉语,再往前数发音语义等差异更大,我们更加无法理解。

我国历史上总共经历过三次民族剧变,分别是五胡来华、蒙元入侵和八旗入侵,总体来说:这三个时期我国的官话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据记载当时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都已经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愿。

在周秦汉三朝,中原大地主要用一种叫做“雅言”的官话来沟通,“雅言”是以当时的周王领地附近的口音为基准,也就是洛阳话。雅言作为统一的官方语言,这样交流起来就少了许多障碍。孔子周游列国,门生三千,这三千人都来自不同的地区,自然口音天南海北,孔子讲课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种雅言,这样,来自各地的学生都能听得懂。《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一直使用了三个朝代,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南北两地百姓开始使用两种官话。在北方的百姓仍然使用洛阳话,不过,里面带了些游牧民族的口音,南方百姓则使用一种带有南方民族口音的建康话。

随后的隋唐宋三朝,所使用的官话都是基于隋文帝编著的“切韵”,这种语言较为经典纯正,糅合了前代的洛阳话和建康话。并且,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有学者认为,根据中古音韵所拟的唐诗读音,便与今日的粤语极为相近,指粤语为唐代正音并不为过。

在唐代和宋代所使用的唐韵音和广韵音都是出自切韵,却做了些许改动,更加符合当时的情况。到了元代,我们之前说过,当时由于民族入侵,元朝制订了带有蒙古口音的“汉话”。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将前朝的官话结合南京话编著了“洪武正韵”。同样是朝代变更所致,清朝时期,朝廷官方用满语,普通百姓则还是汉语。

其实,“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

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明代官话《洪武正韵》的地位,并加大力度推广。满清灭亡后,北京官话就成了“普通话”,且沿用至今。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无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古代的官话发音已很难重现,否则研读古籍必定别有一番滋味。

例如:朱元璋当初在教训高丽国的时候曾写了一篇圣旨,里面的语言就十分有趣,我们却无法用当时的发音读出来:

“你那高丽的事,也有些不停当”

“既要听我的约束,比似俺中原地面,各有岁贡”

“休只管小计量,明日神怒人怨呵,不好也。”

从这些细节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官话用词与现在差距十分巨大,曾经高中语文中的元杂剧课文中,一些语言的描述让现代人看来也是摸不着头脑。若是古代留声设备能更早的发明出来,可能,如今就不会有这种不能与古代人“隔空对话”的遗憾了吧。

参考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改革的发展历程》、《简明汉语史》、《话说推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古代天南海北的人是如何交流的?
第一种,快马加鞭靠人来传递消息。古代传递消息一般都是靠人来传递的。人会骑着马带着信封,一直送到收信人的地方。这种方式是一种比较麻烦的方式,但是在古代那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这样的送信方法是最快捷的了。但是这种方式一般是用于宫廷的,用于传递边疆战事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非常耗费...

中国古代天南海北的,我想方音比现在还复杂,古人怎么互相交流呢?
一个河北人碰到岭南人,一个关中人遇到福建人,实在鸡同鸭讲了,可以笔谈,大家写的字总是一样吧。

古代天南海北的人是如何交流的?
雅言作为统一的官方语言,这样交流起来就少了许多障碍。孔子周游列国,门生三千,这三千人都来自不同的地区,自然口音天南海北,孔子讲课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种雅言,这样,来自各地的学生都能听得懂。《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一直使用了三个朝代...

古代没有手机,古人都是怎么联络远方的亲人?
古时候寄信最普通的方法就是找亲戚朋友捎带。比如秀才考试,商人做生意,大致顺路的话,就可以捎带了,这种一般都是免费的。如果你想快一些,那就找专业的委托人送信,那就是生意人,有的生意人也可以有偿的送信,生意人天南海北对有些地方比较熟悉,速度也快,但这种是必须付钱的,一般是几十文到...

古人的礼节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小贴士——派对历险记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对联?
对联:四海咸来不速客 下联:一堂相聚知音人 这个对联的意思是指天南海北的人很少往来,最后皆成不太相识之人。常在一起聚首的人,交流的多了,往往会成为相知相识的熟人。

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1、分布:我国的远古人类分布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天南海北都有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带,也就是黄河的支流所在地,渭水,洛水,汾水等等,总体是东部多于西部,中原多于其他地方。古人类主要分布如下图:2、分布特点:概括而言,我国原始人类遗址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

古代把话很多的人比作什么?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婆婆妈妈: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啰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唠唠叨叨:说话啰嗦,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

缘分真的存在吗?
在现在千里已经不再是什么遥远的距离了,不需要像古代的人那样,骑着马儿花上几天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古代缘分是需要心,用时间来证明的东西,现在也是如此。比如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都来到社区,成为会员,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缘。从社区的活动中让习惯向左走和习惯向右走的人们有了交集,从萍水相逢到知已知彼,患难与...

关于南的词语
不切实际的幻想。南腔北调,这个成语描述了不同地方的方言和语言风格。它用来形容说话时带有地方特色,或者描述人们说话时带有各种不同的口音。南辕北辙、南征北伐、寿比南山、南箕北斗、天南海北、南柯一梦、南腔北调这些成语,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汉语词汇体系,展现了古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