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八国联军侵华,在张之洞等人的主张下,对英美实行东南互保,保证战争期间南方不参与战争,并且南方的官员会保证列强在江南地区的权益不受侵害,侵华期间列强也不得攻击南方,这在我看来就是投敌卖国的行为,一个国家受到了侵犯,这些官员为了自己所统治的地方,而不参与中央的行动,自国家的生死存亡于不顾,这就是卖国。
当时列强,虽然攻破了中央,但是并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万一要是推翻了东南这些地方也难以自保,所以东南互保只不过是向列强委曲求全,卖国投降的行为。
但是这个事情不是绝对的没有好处,毕竟当时已经有人认识到,向八国开战是绝对会输的,所以这些官员行为在今天不能被接受,但是在当时他们确实使得东南地区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别使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能够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也有利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满清后期的东南互保是爱国还是卖国
对于“东南互保”的性质,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而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之作用。
清末东南互保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此事件虽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典型例子即为...
清末东南互保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面对八国联军侵华,在张之洞等人的主张下,对英美实行东南互保,保证战争期间南方不参与战争,并且南方的官员会保证列强在江南地区的权益不受侵害,侵华期间列强也不得攻击南方,这在我看来就是投敌卖国的行为,一个国家受到了侵犯,这些官员为了自己所统治的地方,而不参与中央的行动,自国家的生死存亡于不...
联省自治与东南互保的区别
2、东南互保是指在明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和乡村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实现互保,这种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明朝中央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同时也是地方士绅对中央政府权力的一种反抗,东南互保的代表性事件是明朝末年,江南地区的义军起义,通过联合起义,共同反抗明朝政府的统治,展...
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东南互保”,慈禧事后为何反倒升他们的官?
曾国富和李鸿章等人,就有了权力去收税,这样就掌握了地方上的财政权,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就逐渐成为了私军,虽然清朝皇室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们不得不仰仗这些汉族地主势力去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当东南互保颁布之后,慈禧太后也只能给他们升官,因为慈禧那个时候已经不能去直接触动这些军中有势力的大佬。
清朝名存实亡的标志是什么?
名存实亡的标志是东南互保之前沦为半殖民地也好,甲午战争蒙羞也好,清廷中央对地方的指挥权是绝对的,地方对中央的忠诚亦是绝对的。但是东南互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清廷对东南诸省失去了绝 对控制,地方总督居然可以背着中央和洋人签订协议,也就是地方已经渐渐形成事实上的藩镇或者诸侯,就只差一个...
慈禧被大臣背叛,为何不追究,反而还重用他们?
而南方的各地总督、巡抚,如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却并未遵照圣旨行事,而搞起了观望性质的“东南互保”政策。直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跑到西安,东南诸省既未参战,也未派兵进京勤王。要是放在过去,李鸿章等封疆大吏公然违抗圣旨,是犯上作乱的大罪,轻则流放边疆,重则...
历史上的东南互保是好还是不好?
“东南互保”强调了“互保”的性质,一则它规定了上海租界由租界当局保护,苏、杭及长江内地由各督抚官员负责保护,而且“中外商民,人命产业均须一体保护,赋予了华人与洋人同等的地位,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为了防止西方列强对长江流域的武装入侵,对各国军舰和军事人员的行动予以种种限制,这也是符合中华...
在洋务运动中发生的一些事件
清庭发布宣战谕旨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同英国等订立所谓“东南互保” 的章程。1908年,张之洞受命督办粤汉铁路和湖北境内的川汉铁路,次年10月病死。谥号“文襄”,其文稿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实践过程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
清末新政的性质和作用
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新政的历史作用:(一)消极作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2)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