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

我是问几几年解决的?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是全人类共同专注的问题,粮食短缺在现有生产力下将长期存在,目前中国靠进口粮食暂时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全球巨大的粮食需求使人惊恐不安,像中国和阿根廷这样的国家通过对出口水稻和小麦强制性征税或实施配额的方法来避免本国的粮食短缺。柬埔寨、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则干脆禁止水稻出口。在全球粮食危机的紧要关头,南南合作也趋于瓦解。
  2006年至2008年,粮食短缺问题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现实问题,粮食价格的螺旋式上升也超出了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说,粮食储备的急剧减少可能无法应付这一紧急状况。
  由于大米、小麦和植物油价格的急剧上涨,最不发达国家的粮食进口成本也不断增加,继2006年粮食进口成本增加30%后,2008年比2007年又攀升了37%。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08年年底,“最不发达国家的年粮食进口成本比2000年增加了3倍多,这并不是因为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而是粮食价格上涨的结果”。这些迅猛攀升的发展态势使饥饿人数增加了7500万,使发展中国家大约1125亿人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
  参考资料: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007/t20100722_1604014.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7
中国土地私有化几千年农民有过好的出路吗?

农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化肥供应充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效减少了收割到储藏过程中的损失。“你说农业社好,为什么粮食不够吃?”很多人都这样说,“分田单干不好,为什么粮食多的吃不完?”用前30年比较后30年,这违反定性定量的分析。现在这么严重的“三农”和农民工问题是分田单干的恶果,土地允许买卖以后将会加剧这一矛盾。

新中国成立,接手烂摊子百废待兴,又要将大量土地种植棉花以解决中国人民长期衣不遮体的问题,全党动员大兴水利,大办农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机械化,为后来的农业进步奠定了基础。1949年同30年后的1979年不可同日而语。硬要把粮食问题的缓解“狐假虎威”的说成是农村改革(分田单干)的成果是不真实的,也是骗人的。搞阴谋诡计的常常以假乱真。样板戏《龙江颂》中有一个给棉花幼苗打农药的场面,相信知道的人绝不会少。现在在什么地方还能见到这个场面。

是毛泽东解决了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

建国初期粮食供应未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放开消费,并不是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搞错了,恰恰相反。如若不走集体化道路,问题将更加严重。过去有一个叫“槐树桩”的戏,非常具体生动的叙述当时因不走集体化道路,许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因卖地又如旧社会一样一无所有。李顺达、王国藩等几个带头走合作化道路的农村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不是个别的。1953年10月15日毛主席说“现在农民卖地,这不好。阻止农民卖地,办法就是合作社。”“要大合作社才行”。“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资本主义势必泛滥起来。”

毛主席时代粮油不如现在丰富,有不可逾越的历史条件限制。主要是农业基础条件很差,基本是靠天吃饭,雨多了成涝灾,雨少了成旱灾,农业科技水平很低,肥料,优良品种等农资供应不足。一切从零开始,机械化从无到有,粮食种植面积少,而且产量不高。要解决穿衣问题的棉田面积占很大的比例,国外的封锁禁运,上层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断的干扰破坏等。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从1949年到1963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农业发展上了台阶,连续15年农业获得丰收。湖北学者“老田”通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农业社已经得到巩固,完全能解决人们高水平的吃饭问题时被解散。深深惋惜八亿农民重走旧路的不幸,并预言必将出现历史上农民一再发生的灾难性后果,其看法精湛深远正确。

如若从1949年以来按历史上一再重复的,继续按小农经济模式走分田单干的道路,一定会使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粮荒问题反复不断。1949年以前什么时候走过集体化道路,解决了粮食问题吗?长期反复鼓吹分田单干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从不论证1949年前的民国、满清、明朝等时代人口也不多,为什么一直未改变人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命运?

利用前人的成果,实现了对前人的否定,又把前人的功绩记在自己的帐上,达到了自己希望已久的目的,还得到无数人的追捧颂扬,三落三起,以到“门槛”的暮年高龄,成为政治斗争中世所罕见的赢家。拭目以待,就看复辟势力把这人民的悲剧还能续演到何时?
第2个回答  2009-09-26
嗯~~
以前农村是人民公社,一切生产资料公有,每天和生产队一起干活,一起吃大锅饭,由于劳动多或劳动少都吃的一样,所以人们没生产积极性,加上以前生产力低下,每年生产的粮食很少,加上人民公社管理不科学,总是收获时吃得很好,吃完后就要挨饿了

邓小平施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国有,农民可以根据自己能力承包土地,农民收获多少就吃多少,有了生产积极性,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手好酸啊,都是自己打的,分给我吧!!
第3个回答  2009-09-26
早就解决了,早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实现温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9-26
现在还有N多人在为粮食发愁。

农产品消费状况是什么意思,高一地理湘教版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消费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期。中国从1996年起基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实现粮食 “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食物消费结构逐步发生重要变化。近十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业发展也逐步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农产品供求两旺的发展态势。目前中国城乡...

国家制定的粮食直补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粮食风险基金暂时腾不出来,粮食直补资金不足的,经省级人民政府申请,由中央财政根据其粮食风险基金缺口情况给予借款支持,所借资金3年后逐步归还。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粮食直补后,粮食风险基金不足的,由省级人民政府自筹资金解决。 (九)需中央财政借款支持的粮食主产省、自治区,必须...

我国粮食自给自足是什么时候的事?
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是1990年代以后开始的事。1990年,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粮食消费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当时仍然在进行计划经济,粮食产量仍然跟不上需求,使得粮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困境。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分离等因素,粮食生产能力大大提升,粮食总量超过消费量,使中国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国以食为天:中国粮食问题的探讨与改革目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通过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中国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粮食短缺问题。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的巨大进步主要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二节 中国粮食供给的基本状况 当前,中国粮食供给状况相对稳定,能够满足国...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问题
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199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66亿吨,11年间年均递增1.2%。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在继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食物多样化发展较快。猪牛羊肉、水产品、禽蛋、牛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4254万吨、2517万...

今年是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多少年
1964年,杂交水稻开始被正式立项,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最终在1974年成功问世。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使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果被誉为东方魔稻,被认为是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杂交水稻的成功攻克,解决了中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杂交水稻是哪一年成功的
杂交水稻的成功是在1973年实现的。这一成果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绿色革命”。推荐理由:1. 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杂交水稻的高产性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2. 提高了农民收入:杂交水稻的高产性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策略不断调整发展从生产上说经历...
7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由绝对短缺向供需基本平衡、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的两个历史性跨越,这两个历史跨越也是中国70年粮食发展成就的最重要的体现。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发展动力与发展成效都有所不同。(一)1949—1978年:艰难发展...

天下粮仓真实事件
天下粮仓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发生在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当时,中国社会斗争激烈,天灾频繁,瘟疫流行,导致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和高物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朝政府决定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储粮体系,称为天下粮仓。天下粮仓的建设开始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工部主管。大批工匠和民工被...

袁隆平为国家贡献了什么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粮食供应短缺的严重问题。袁隆平毅然决定投身杂交水稻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国家粮食问题做出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水稻史上的奇迹。随后,他又不断推陈出新,培育出了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