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教义更厉害一点,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
尊道贵德
在道教,人们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还是道和德。道教经书也是特别注重道与德的阐说,《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以《道德义》为明宗第一义,《玄纲论》则是以“道德”为道教纲要。其实,道教对道德的高度重视,早在太上显化之时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来垂教的。尊道贵德的教义也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并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前文《教理综述》中已有叙述,遂不再细说。总之,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对道与德阐释,《道教义枢?道德义》这样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
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谓“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云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者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当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谓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宝养精气神,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于三洞,以三洞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经教体系无不宗元于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称“一分为三元,三元变化三气,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这是《云笈七签》对三洞宗元的基本论述。概括来说,“道”气衍化为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变化为三气,三气分别是始、元、玄三气,再由三气化生万物。其造化开辟的过程是,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运行,而后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气化生万物。在《道德经》中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洞宗元作为“道”化万物的信仰宗元,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宝君。第一天宝君,从混洞太无元化生;第二灵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第三神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宝君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气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气,所以,三宝君的名号虽殊,却本同于一。
三宝君、三清,道教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时还是经教之教主,为道教传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经。《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三洞经又各有垂教的对象,以合乎学道修道的品级。开始人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宝经。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以洞玄灵宝经。最后即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以洞真天宝经。其目的都是通过经教文化,诱俗修仙,从凡证道。故后世《道藏》的编纂,就是以“三洞四辅”来分例的,并构建起了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系
清静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静寂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清静经》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欲望滋生,浊动不已。但作为修道务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样,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 《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自然无为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
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然而,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体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为此,王景阳在《明道篇》中有诗说:“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告诫修道之人,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并指出:若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人们。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
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对此,《云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柔弱不争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垂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而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天道承负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这一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其核心主体则还是围绕生死问题,承扬于《老子想尔注》中“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凡人死后,家人当信道行善,诵经祈祷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义。虽然,对于道教的全部教义,诸如宗仰黄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没能一一展开释说。但通过这些核心而基本教义思想,相信能有助于大家真正认识和了解道教。
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修炼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济度他人)的目的。科教与教戒。教戒是为规范学道务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教徒皈依道经师三宝,以明确信仰;五戒,戒杀生以自娱、戒邪淫、戒偷盗、戒妄语、戒嗜酒,则都是为提高道德修养。科教则是要通过诵经斋醮,清静心神,使自我之心神与神明相亲,证悟道真。同时,也是宣扬道教教义,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总之,道教所行的教法和形式,都是以“道”为核心宗旨的。作为道士。当以道德为务。龙虎山祖庭天师府中曾有联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生生变化
道教的变化观与道术观:道教十分重视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变化。在道教徒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大道的本性之一,就是周行不止,而且推动着世界的变化,包括宇宙的演化。同时,道教与先秦道家只强调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不同。在承认变化规律的同时,又要求将这些规律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且利用它们去控制自身和外物的变化。变化观是道教追求与道合真超凡成仙,以及一切道术的理论基础。
道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老子的道论中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道处于不断的循环运行之中(周行),道运动的规律是不断走向自己的反面(反者道之动)。他认为,象有、无、高、下、长、短,前、后,等等都是相对比相联系而存在的,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转化的那一关节点(极)谁能掌握呢?难道没有个正常的情况吗?正常的又会变成不正常,好的会变成不好的。(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些深刻的思想,不仅被道门所继承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的后学在老子思想的 基础上,又概括出“极而反,天之道也”一类命题,成为中国人观察事物的至理名言。与此相联系,道家又认为,柔弱可以胜刚强。老子说,柔弱,是道的功用。(柔者,道之用)。他比喻说,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水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东西能胜得过它。所以说,天下最柔弱的,可以在最坚硬的东西中自由来
化化无间的世界图景
道教相信在大道推动下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都是处于不仃的变化运动中的。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抱朴子内篇·黄白》)五代时的道士谭峭《化书》中,更加普遍地讨论了由道为起端的各种自然的或祥会的变化。他提出:“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 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零售价人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同样,社会也处于生灭不息的变化之中。道教徒的这类变化观念,可能与他们亲近自然,对自然界中大量变化现象作了细致观察有关,也与他们长期参与炼丹炼金术的实践有关。
道教的变化观不断地打破人们囿于经验,看不到某些缓慢变化的局限。一般人们都能看到身边的变化,而不大想到连大海与陆地之间也是会互换位置的。道教则认为它们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葛洪《神仙传》中用仙人王方平与麻姑对话的口气说,曾见到东海三次化为桑田。沧海变桑田的思想在地质学上看显然有着合理性。
逆化和夺造化之秘的信念:
道教在强调变化无间的同时, 将变化分为顺逆两类。所谓顺化是从宇宙演化生人生物的角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说太极分阴阳化五行,阴阳五行化生出万物之灵的人,以及千差万别的事物.所谓逆化,是指修道者沿着与万物化生相反的途径,通过一系修行,返回到最初的出处-道,与道合真,便可成为神仙永世长存。所以道教中长期流传着“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佛成仙”的话头。这种逆化成仙的思想,被称为中夺造化之秘.他们要求“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做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符经》)在他们的变人观中包含着运用。模拟和把握宇宙演变的总规律并人为控制物质变化的思想。这一思想促使他们长期在控制自身和外物的实验中摸索,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掌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达到随心所欲的变化,如隐身分形、飞行虚空、往来无碍等等。这部分内容,称为道术或道法。这些都是与其宗教信仰相联系的。
作为“变化之玄伎”的道术
道术,又称道法,民间习惯叫做法术。中国的佛教,各种民间宗教,以及民间的巫师,都各有自己的法术系统,但所依据的理论、神谱、道德原则都有不同,其操作方式方法也有许多的差别。道教从得道成仙的信仰和变化观出发,对法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法术体系。
在道教法术理论中,强调对道的学习、领悟和掌握。一般认为,道是法的根本(体),法是道的体现和运用(用)。道体法用,也就意味着法是用来行道的。大道本来无形,但可以通过术或法来体现它,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当然主要是宗教服务(道因术以济人),而人有灵性,可以通过修习与道合一(因修以会道),人掌握了术,也就获得了造成外物变化的神秘手段(变化之玄伎)。这些道法,后来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仪式。可以说,道教的仪式是道法的规范和操作方法。因为它是道的体现,所以举行仪式称为“行道”;因为它对行道的过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是一种确定的范式,所以常称为科范或仪范。它的主要形式有斋和醮,所以一般合称为斋醮。斋醮现在也仍然是道教为信众举行宗教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信道者寄托自己信仰的主要途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谁更厉害一点,为什么?
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谁更厉害一点,为什么?道教的教义更厉害一点,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
请教:到底是道教还是佛教厉害?请说明理由.
1. 道教强调得道成仙,而佛教则追求修行成佛。在宗教文化中,两者追求的境界和路径有所不同,难以简单比较“哪个更厉害”。2. 佛教传入中国时,确实借鉴了道教的一些文化元素,两者的教义和仪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宗教“借”另一个宗教的文化进行宣传,而是说明不同宗教之间存在...
为什么道教不如佛教?
一是道教的“清净无为”教义直接影响了其传播力度。道教倡导个人清净,采取先自我修炼再普渡众生的顺序,因此较少主动推广。二是道教的教义中有“宁可失传,不可妄复传”的原则,导致外界难以窥见其真实面貌。现存的道教大多已是衰败和经济化的版本,只剩形式,精神已逝。三是道教传统上“口口相传,不留...
为什么道教不如佛教?
一是与“清净无为”的教义有直接关系。道教主张清净,并采取先度个人后度世人的态度,所以主动弘道的不多。二是道教教义主张“宁可失传,不可妄复传”。所以世人看不到道教的真面目。大家看到的,已经多是衰落和经济化的“道教”,只留其形,其神已死。真正的道教,是对老子“道”思想的实践和充分深...
为什么道教会比佛教差,里面的学问好上佛教几万倍呢?
道教强调的是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遵循。它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走在正确的人生之路上。而佛教则更为深入地研究了人的起源和归宿,不仅探讨了人生的起点,也展望了未来的去向。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微观分析构成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道教和佛教有着根本的不同。道教倡导一种积极的...
佛和道哪个厉害?
7. 比较分析:从表面上看,佛教的知名度似乎更高。但道教拥有更多的天兵天将和各种神仙,数量上似乎占优势。8. 实战分析:实际上,如果比较宗教神仙的实战能力,很难断定谁强谁弱。在《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中,佛道两家神仙各有表现,但并未直接交手。9. 角色定位:在天宫中,佛道两家神仙各司其职...
为什么在中国道教没有佛教兴盛
1. 道教强调斩妖除魔,秉持正义之剑,而佛教则以慈悲为怀,致力于普度众生。2. 佛教教义认为,即便是曾经的杀人魔王,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刻成为佛教徒。3. 两者的教义和修行境界存在差异,因此其传播和兴盛的道路也各不相同。
道教和佛教哪个更可信
1. 道教与佛教,两种宗教信仰,都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它们提供的不仅是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还有指导人们如何行为的智慧。2.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这些教义,虽然看似难以实现,却反映了人类对于超越现实局限,追求精神上满足的渴望。3. 封神演义等神话故事,虽然带有虚构色彩,但...
道教和佛教长期的竞争,他们的教义有什么不同吗?
1.教义 道教通过今生的修炼达到目的。道教并不认为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好。相反,道家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有越来越多更好的东西需要你去实践才能得到,而且是长期获得的。从教义贡献看中国道教与佛教的异同 佛教教育人们在来世寻求更好的生活。佛教一开始以为世界是苦的,告诉你无论你现在怎么享受,都不会长久...
佛教和道教哪个境界更高
1. 佛教与道教的境界高下,常常是哲学与宗教讨论的课题。两者源自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因此难以直接比较。2.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教义中确实提到了不同阶次的生命存在。佛教的修行目标是达到涅槃,即超越生死轮回的最高境界。3. 道教中的“仙”概念,指的是超越常人极限,长生不老的境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