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

如题所述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秦陵乾陵挖与不挖
  中国有两个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瞩目,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乾陵,后者是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寝。
  古往今来,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腾,死后被人折腾。自己折腾,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的事,谜团太多,盖得了棺,定不了论。于是后人跟随,破解谜团。不客气地说,就是接着折腾他们,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后人折腾的最大特点,过去是贬褒功罪,评判得失;现在流行避虚就实,也就是挖坟掘墓。往客气了说,这叫关注,但关注的问题点,各有不同。
  平民百姓关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学理成分更大。这些年情况又变了,好像各级政府也开始掺和进来,仿佛辩论赛上的辩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强调保护功德,一个说YES,一个说NO。
  秦始皇和武则天老是被后人这样折腾得死去活来,其实也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实在是生前太“出格”,死后也太另类了。要不然,和武则天同葬一个寝宫的李治,怎么不太被人提及,也不太被人折腾呢?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没太折腾,属于常态国君,寿终正寝时,也按皇室礼数大殓入葬,一切都中规中矩。
 秦始皇和武则天可不同了,都另类得很。一位是第一个在中国称皇称帝的男皇帝,一位是中国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帝,于是,他们就一下子成了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皇帝了。
  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把先秦泛用的“朕”字据为己有,成了皇帝专称;还放出话说:“朕始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还要另类,她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那样的旷古大事,就干脆自己造了19个字,其中还给自己造了个名字,谁也不能用。
  秦始皇那会儿,大开刻石纪功和树立碑碣风气,自己陵前却没留下只石片碣,这事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可武则天树起的无字碑却是世人皆知。一个不留碑,一个留了碑,碑面又不着只言片语,这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揣测和联想,激起专家无数的研究和争执,成了报刊传媒的头条稿源,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不留名句,没有恒言,二人身后都没有什么能传咏的名篇诗句在世。秦始皇曾东临碣石,求仙问神,但后人吟咏的却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让一代枭雄曹操风光无限,名垂汗青。
  让人更不可思议的还有,武则天作为正式登基过的中国皇帝,在位15年却没为自己单独建造陵墓,而是在死后打开已经埋葬了22年的李治陵寝,与李治合葬一处。乾陵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家夫妇合葬墓,可是作为不同年号的两朝皇帝合葬一墓,倒真是中国旷古未有。一个女人先当皇后,再做皇帝,临死前留下遗言去帝号,重回皇后身份,世所罕见,是那些临朝称制的吕后、慈禧太后们比之不足的。即便到现代,中国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女皇帝还叫百姓、专家、政府惦记着。
  一般的墓葬考古到国家文物局即可能获得审批,可这位女皇陵墓的考古报审程序,却要拿到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让国家领导人轻易不能放言表态。要是哪一天乾陵像秦始皇陵那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那外国人和世界组织还得掺和进来。所以,动不动就提议要挖这两个皇陵的人,不知道是否想过,秦陵和乾陵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能轻易挖得?秦陵在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的要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不同意还是个事儿呢。
  反正这么说吧,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女人,她们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却失去常人所拥有的。武则天就是这样的女人,但凡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了,没有资格做的事她也做了,有资格做的事她未必有兴趣去做,男性皇帝们不做或不能做的事,她没少做,最后做到了她丈夫李治也没有她名气大的地步。结果是,她的历史功过知者寡,她的历史故事闻者众。关于武则天的热闹不仅仅只是她生前82年里的那些事,大热闹还在后头。
  那就是哪天有要挖她的陵墓的动议了,之前就要热炒起来;哪天真的开挖她的陵墓了,更要热得发烧;到哪天挖完她的陵墓,热度依然难退,依旧不会太平。等猴年马月折腾完了她生前死后那些事,兴许才能消停一点。中国人常说,人死后才能盖棺定论,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皇帝和文臣武将,放在武则天身上不太管用,对她还必须得开棺解密,方能罢休。而且这还要赶早不赶晚,要下手快,起码要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
  但不管怎么讲,一个皇帝能另类到生前一生事,死后千古事,另类到他们的陵墓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秘密,埋藏着中国人的好奇心,埋藏着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规划,埋藏着专家学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底线,恐怕也只有秦陵和乾陵可以比照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哪个皇陵没有被盗
4. 技术手段先进:现代技术手段如考古雷达、地质探测等也被用于探测陵墓周围的情况,确保了盗墓贼无法轻易进入。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秦始皇陵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未被盗取。

盗墓贼为什么不盗秦始皇墓
盗墓贼不盗秦始皇墓的原因是秦陵的保护和地震的保护等。1、秦陵的保护 秦陵基本上是由三重护卫的防线所包围,这些防线包括了天然屏障、人工屏障以及地下陷阱等。而在每个防线上都有武装士兵驻守,任何想要侵入陵墓的人都会面临望风而逃的命运,这无疑是远古时期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2、地震的保护 保护秦...

秦始皇陵为何没被盗
1. 秦始皇陵未遭盗掘的原因之一是,其地宫深埋地下约35米,周围设有厚重的细夯土墙,这些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构成了坚实的保护层。2. 地宫内还有一层以铜浇筑的墙壁作为额外的防护措施。此外,地宫中布设有多条墓道,并设置了各种暗器机关以及水银,这些都是...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
第一,属于国家重点保护。谁也不敢。第二,地宫内机关重重,很多人不敢碰,一不小心丢了性命就不值当了。第三,科技力量有限。仅靠洛阳铲和普通的鼓风机很难给里面加注足够的氧气。而且水银挥发,也比较难解决。我认为这三点就是主要原因了。可能还有秦始皇的墓被神话了,别人不敢碰。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
可以确定的是 汉以后被盗可能性很小 但因为有记载项羽报复的说法(秦勇是被破坏过然后掩埋的) 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除非真正开馆 否则没定论,防止被盗的原因有:1.传说的机关,因为始皇独特的财力和位置,而且不讲究薄葬安民,所以其自我保护可能很强 2.后代政府的保护,每个朝代都会成为历史,他们会主动...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敢挖 也没有被盗
第一、中国的考古发掘都是抢救性发掘,也就是被盗墓的或者地理变化而破坏的陵墓官方才会组织考古挖掘。而目前秦始皇陵保存完好,里面的地质变化也不明显,所以按照中国考古惯例,是不会去主动挖秦始皇的墓。第二、技术要求高,以现有的技术基本上不可能挖掘秦始皇墓。秦始皇陵跨度几千米,根据记载里面水印和...

秦始皇陵墓没被盗的原因有哪些?
一、庞大的封土层难以穿越 二、坚固的夯土层如铜墙铁壁 三、水银挥发物可致人死命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
墓葬规模过大,故而即便是盗墓也势必变成了大工程,古代盗墓者技术力量不足,现代盗墓者很难做到隐蔽,有些专家发现始皇墓下的排水系统,今天都还在正常发挥作用,可见其坚固程度。心里震慑,始皇帝威加海内,时至今日国人提及秦始皇无不敬畏,他实际上已不再仅仅是皇帝,嫣然成神,我想没有人敢去动他的...

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没有人敢盗?
还有最后一个因素,那就是风水方面的因素,从卫星看秦始皇陵,能够发现,从华工到娇山这段地方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龙。而秦始皇陵就刚好在龙眼上,可以说十分的蹊跷。而且秦始皇墓中可能确实有传说中用水银构成的“江河”,也测出来了有很高的水银含量,那么这个考古难度和风险就更加大了其次就是从社会经济...

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为何至今仍不发掘?
秦始皇皇陵坐落在骊山上,并没有被盗,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其实我国并非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是当时只对秦始皇陵的部分兵马俑和一些竹简进行发掘就暂停了。因为当时的考古学家进行发掘的时候发现兵马俑在刚刚出土的时候其实是有颜色的,但是当时技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