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huan.yo2.cn/archives/634122 《盗墓》:作者显然是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具的科幻大家,故事也相当吸引人,但表达的却是极具文化感和责任感的主题。应该算是典型的软科幻了。
《审判与被审判的》:不怎么喜欢这个故事,不仅是其中的科幻描述不吸引我,也不仅是由于那个过于开放和悲情的结尾,更重要的是让人得不到期待中科幻小说给人的惊喜。
《最后的防线》:人类会被由于自身过错而酿成的灾难毁灭吗?比如沙尘暴。一般大家想像的后果不外乎黄沙漫舞渺无人烟,但这个故事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慈悲的大自然让人类进化成了沙体以适应地球的变化,那些不愿接受现实的人成为最后的防线悲壮地结束肉体的生命。想法新奇,故事讲得也好。
《归宿》:其实吧…说实话…这个故事…到最后…我也没大明白。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归宿”的含义,也总结不出一个足以概括整个故事的主题。想起某位影评人对某部电影的评价——一只处处抖着机灵却没有锋利爪牙的刺猬。不过有句话倒是印象深刻“我们的区别在于,你需要一个自己的合理,我需要一个合理的合理。”还有探险家在外太空完成跃迁之后竟然回到了被放逐到另外一个宇宙并且是一百年后的地球上。极具吸引力的想法。
《看的恐惧》《赞寺的转经筒》《天下之水》:这三篇都是韩松的小说,好像其中还有些哲学和宗教的意味,主题甚是隐晦,老怀疑这不是科幻小说。引用一句话吧“中国科幻的边界正在模糊并有了一个凸入纯文学领域的远点。”
《日光镇》:是关于生化试验的东东,其中并没有太多的科幻成分,绝对的软科幻,也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但这个“美丽少女复仇记”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两条叙事线索交替进行逐渐揭开了故事的本原。还有最后温暖的阳光洒下来,爸妈关切的询问,然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刚从梦中醒来,还是又回到了梦中。”这个极好的似是而非的结尾几乎解构了整个故事,让人只能用“极具张力”来形容了。
《阿夏》:最为美好动人的一个故事了。“阿夏”在某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中是“永远的情人”。当基因繁殖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两组基因,签订了永恒的誓约,在一代代的漫长的岁月中守望相助,在对方年幼和年老的时候给予倾心呵护。”阿夏制度代替了婚姻制度,成为世间最为亲密和永恒的关系。奇特的想像,优美的语言,缠绵深沉的爱意,永恒和轮回的感觉都极为动人。软科幻中的精品。
《竞技场》:据说这是一篇名叫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名家的作品,成文与冷战时期。小说中与外星人的对峙大概是隐喻当时美苏冷战,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人把苏联想得也太残暴怪异了,并且最后竟然是一种更高级的生物帮助了人类毁灭了外星人。这种构思即使是囿于当时的背景也未免狭隘了些,想像力算不得太奇妙,结尾也不太欧•亨利。
《审判日》:是一个人如何利用名为“审判者”的让人口吐真言任人评判的系统骗得世人的信任又被揭穿的故事。有点讲偏了,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审判者”的创造者。他质疑无神论,相信宗教的终极审判和彼岸世界会令世人有所恐惧而多做善事,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因此研制出这个系统让世人得到最终的审判。听上去是不是像做梦一样并且有点搞笑?理论大概没错,但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窥探他人心灵的全部,人类的恐惧感目前是通过宗教将来可能是通过科学来控制,但决不会是这种方式。我以为作者安排系统遭到利用而违背研制者原意目的是说明它的荒谬,可惜最后系统竟然正式启用并昭示理想社会的到来。实在让人搞不明白。
《时光的背叛》:当克隆技术发达到可以复制记忆、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说灵魂也可以被复制时,死去的人就可以复活。但是复活的还是记忆里的那个人吗?“我们‘记得’过去,但和这个‘过去’相逢时却对面不识,思想总在回溯,但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分离,即是永诀。”
《一生的故事》:这就是传说中王晋康的手笔。本应是总结的重点,却因我的笨拙不灵光而不知道说点什么。时空旅行能不能实现?一切由人类创造出的东西(包括人工智能)是不是摆脱不了受奴役的命运?这是一个涉及到这些问题,充满哲理和悖论又弥漫着宿命般忧伤的故事,我总结不出作者在后记中说到的两条故事线也不明白那些关于时空旅行、目的与宿命、人类整体选择与个体自由意志的悖论,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解才吸引我一次次捧读。喜欢这个充满宿命意味的故事。很想看一下作者提到的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或许会有所启发。
《灵魂出窍》:首先厌恶自己的躯体,然后把身体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同精神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区别开来,再集中于精神需要而不理会身体的要求,当灵魂有了足够程度独立性后,朝某个方向行走,然后出其不意地就把灵魂引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说灵魂出窍了。多具幽默感的想法,我都忍不住想去试试这种胡扯的想法呢。作者小库尔特•冯古内特是美国大师,貌似不大承认自己科幻小说家的身份,却写出了这么有意思的软科幻作品。
《三体》:看完全部的再说吧。关于外太空的题材总是很令人着迷的。
《囚魂曲》:科幻成分和《时光的背叛》、《日光镇》有些相似,都是关于人体复制的,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大脑还存活的人可以通过某种的人可以通过某种信息素使体细胞回拨后再分化成完整的躯体从而完成复活。故事还不错,有点凄美的感觉。只是那天看完后,晚饭有点吃不下去。
《异象》:上帝呀原谅我吧,这个故事实在看不下去了。据说作者格雷戈里•本弗德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硬科幻作者之一,也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同时还担任NASA(美国宇航局)的顾问。我没看完不是它太硬了,而是在大量哲学理论和科学术语的双重打击下败下阵来。不过我总算开始放弃偏见慢慢接受“数学描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蕴涵了某种数学逻辑”的说法。
《泡泡》:王晋康的另一篇小说。关于三维世界之外的宇宙泡泡的描述挑战了我的想像力,这次关于外宇宙不再是韩松那样的玄妙了,却仍然让人费解,虽然让人费解却又吸引人一次次去试图理解。我只看了上半部分的故事,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惊喜。大概会有各国摒弃猜疑仇视,放下武器,共同研究满足人无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内容吧。好像这样就不惊喜了哈。
《祖母家的夏天》:一个手法不太高明的小故事。让我先理一下思路吧,祖母家的东西不能和它们通常的外表相对应,在祖母看来“你永远都不知道一件东西真正的用处是什么”,由此引出了哲理。这样的讲述勉强算是流畅,只是故事情节实在牵强,并且大段生物学的阐述搞得我晕头转向,但对其中的道理却深以为然。我们不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会有什么意义,但我们相信没有一段时光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那些发呆的胡思乱想的日子。何必那么功利呢?我只要一个更好的自己。
《时间之渊》:宇宙探索是科幻小说最传统的题材,也是让人无限着迷的话题,这篇很硬的挑战想像力的外国科幻或许能稍微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就命名方式显示了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无能为力,但关于它们的哪怕是混杂着大量科学术语的叙述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小说里充斥着暗能量的“深海潜水艇”内部构成与作者设想的未来宇宙基本无异,因而能够在宇宙时间中穿行,潜入宇宙时间的最深处,也就是异常渺远的未来。于是时光飞逝而过,转瞬间宇宙已过了百万年,在人类有限生命中无缘见识的无数设想像焰火表演般出现在眼前,回答着你诸多的疑问。最后宇宙膨胀到每一个粒子都成为自己宇宙视界中的唯一存在,宇宙及其中的生物的复杂度降为零。生命、意识、宇宙终将毁灭还是永恒不灭?如果是前者,那我们能够找到另外的宇宙以逃脱终极毁灭吗?宇宙之外真得还存在四维、五维,甚至六维的空间吗?现代宇宙学理论模型中究竟哪一个才是最终的答案?不知道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