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富兰克林自传》第一部分的译文

如题所述

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邪恶,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限制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情欲、癖好等肉体或精神的欲望,甚至把它推广到贪婪和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7.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8.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10.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11.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

12.贞节:少行房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13.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

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扩展资料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讲述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创作背景:

《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作品赏析:

作为美国现代第一部自传,《富兰克林自传》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详细的记载富兰克林在北美商业和政治环境下的奋斗和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个人事业成功的原型。富兰克林在这部自传中,回顾了他自我的奋斗的一段历史,实际上也说明了美国精神的内涵。

在美国文化史上,《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在读者如饥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立刻被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富兰克林写出了“美国梦”,“到美国去发财致富”成了影响力很大的口号。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文字朴至素幽默,叙事清楚简澍,使读者备感亲切而易于接受,《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兰克林自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穷理查年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第一部分写于1771年英国南部的都怀福德村,如述家常地叙述了富兰克林家族史和逸事、到他哥哥的印刷铺当徒、兄弟失和、独闯费城、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等少年经历以及思想观的形成、合伙创办印刷所、创办讲读俱乐部、办报成功、结婚、建立订阅图书馆等经历。

第一部分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邪恶,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过错的发生并不能够完全防止;必须打破坏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好的习惯,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限制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精神的欲望,甚至把它推广到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贞节:少行房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

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

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种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上竖线,使其分成7栏,每一行是这个星期的一天。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13条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前面写上这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我每天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德行,就在相应的格子中打上小黑点。

我决心照此顺序对每一种美德进行一星期的严密监控。这样,第一周我就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任何违反“节制”的行为,而对另外的美德只能是一般的关注,只是每天晚上就这一天的错误做上标记。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我能够使标有节制的一行里没有出现黑点,就以为对我而言这一目标已经加强,与它相反的陋习已经大为削弱,并且达到我想要的程度,足以使我将注意力转移到下面的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两行中都没有黑点。

我决定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最后一项美德。如果顺利的话,我每过13个星期就可以走完一周期,一年可以循环4个周期。这正如一个园丁,他需要将一个花园的杂草锄去,但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杂草全部锄尽,这是他无法做到的。

他却可以一次只锄去一个花坛的杂草,第一个锄完之后,再锄第二个。我希望从表格中看到上面的黑点在不断减少,为此我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表明我在培养美德方面取得了进步。

直到这次品德磨练进行到最后几个周期,到那时如果13个星期留下的只是一本空白小册子,我将会多么快乐满足。

扩展资料:

《富兰克林自传》的作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兰克林自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邪恶,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限制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情欲、癖好等肉体或精神的欲望,甚至把它推广到贪婪和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7.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8.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10.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11.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

12.贞节:少行房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13.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

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表格格式: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种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上竖线,使其分成7栏,每一行是这个星期的一天。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13条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前面写上这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我每天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德行,就在相应的格子中打上小黑点。

我决心照此顺序对每一种美德进行一星期的严密监控。这样,第一周我就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任何违反“节制”的行为,而对另外的美德只能是一般的关注,只是每天晚上就这一天的错误做上标记。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我能够使标有T(节制)的一行里没有黑点,我就以为对我而言这一美德已经加强,与它相反的陋习已经大为削弱,并且达到这样的程度,足以使我将注意力扩大到下面的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两行中都没有黑点。我决定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最后一项美德。如果顺利的话,我每过13个星期就可以走完一周期,一年可以循环4个周期。

这正如一个园丁,他需要将一个花园的杂草锄去,但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杂草全部锄尽,这是他无法做到的。他却可以一次只锄去一个花坛的杂草,第一个锄完之后,再锄第二个。我希望从表格中看到上面的黑点在不断减少,为此我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表明我在培养美德方面取得了进步。

直到这次品德磨练进行到最后几个周期,到那时如果13个星期留下的只是一本空白小册子,我将会多么快乐满足。

扩展资料:

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另一部作品《穷理查年鉴》

《穷理查年鉴》每年由本杰明富兰克林所写,富兰克林用“穷理查”或刊登“理查德桑德斯”化名。该出版物不断出现,从1732年至1758年。

这是在美洲殖民地出版的最畅销一本小册子,印数达到每年10000。

该年鉴中包括日历,天气,诗歌,谚语和天文和占星等等,还偶尔包括数学演习,这主要是记住,这些格言通常带有节俭和礼貌的和玩世不恭。

开始出版于1732年12月28日穷理查的年鉴,并将继续出版25年了,给富兰克林本人很大的经济成就和知名度。该年鉴也是一种规范和他的时代的社会习俗,而不是一种哲学文件。

本书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假借可怜理查之名写下的一部旷世杰作,1732年,富兰克林第一次以理查·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自编自印的日记,此后一直持续出版了25年,通称为《可怜理查的日记》。

参考资料:穷理查年鉴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自传
(一七七一年写于都怀福德村圣阿萨夫教堂主教家中)

我儿:
我一向爱好搜集有关祖上的一切珍闻轶事。你也许还记得当你跟我同住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为了那个缘故跋涉旅途,遍访家族中的老人。目前我正在乡间休假,预料有整整一个星期的空闲,我想你也许同样地喜欢知道我一生的事迹(其中有许多你还没有听过),因此我就坐了下来替你把这些事迹写出来。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些别的动机。我出身贫寒,幼年生长在穷苦卑贱的家庭中,后来居然生活优裕,在世界上稍有声誉,迄今为止我一生一帆风顺,遇事顺利,我的立身之道,得蒙上帝的祝福,获得巨大的成就,我的子孙或许愿意知道这些处世之道,其中一部分或许与他们的情况适合,因此他们可以仿效。
当我回顾我一生中幸运的时候,我有时候不禁这样说:如果有人提议我重新做人的话,我倒乐意把我的一生再从头重演一遍,我仅仅要求像作家那样,在再版时有改正初版某些缺陷的机会。如若可能,除了改正错误以外,我也同样地要把某些不幸的遭遇变得更顺利些。但是即使无法避免这些不幸的厄运,我还是愿意接受原议,重演生平。但是由于这种重演是不可能的,那么最接近重演的似乎就是回忆了。为了使回忆尽可能地保持久远,似乎就需要把它记下来。
因此我将顺从一种老人中常有的癖好来谈论自己和自己过去的作为。但是我这样做,将不使听者感到厌倦,他们或是因为敬老,觉得非听我的话不可,但是一经写下来,听与不听就可以悉听自便了。最后(我还是自己承认了好,因为即使我否认,别人也不会相信),写自传,或许还会大大地满足我的自负心。说句老实话,我时常听见或在书上读到别人在刚说完了像“我可以毫不自夸地说……”这种开场白以后,接着就是一大篇自吹自擂的话。大多数人不喜欢别人的虚夸,不管他们自己是多么自负。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对这种自负心总是宽宥的。因为我相信这种心理对自己和他四周的人都有好处。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把自负心当作生命的慰藉而感谢上帝,这也不能算是怪诞悖理的。
自传既然我提到了上帝,我愿意十分谦恭地承认,上面提到的我过去一生中的幸福当归功于上帝仁慈的旨意,上帝使我找到了处世之道,并且使这些方法获得成功。这种信仰使我希望,虽然我不应该臆断,上帝在将来会像以前一样地祝福我,不论是使我继续享受幸福,或是使我忍受命中注定的逆运(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可能有这样的遭遇),因为我未来命运的轮廓只有上帝知道,上帝甚至能够通过苦难来祝福我们。
我有一位伯父,他也同样地爱好搜集家族中的遗闻轶事,有一次他交给我一些笔记,其中讲到关于我们祖先的一些事情。从这些笔记我知道我们的家族在诺桑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至少已经住了三百年,究竟在这以前还有多少年,他就不知道了。(也许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为姓的那时候起。“富兰克林”在这以前是一个人民阶层此处原文是anorderofpeople。按franklin一词原指英国十四、五世纪的非贵族的小土地所有者或自由农。——译者的名称,当时英国各地人们都在采用姓氏。)他们享有三十英亩的自由领地,以打铁为副业。直到我伯父的时候为止,打铁这一行业一直保持在我们家族中。家中的长子总是学打铁的,我伯父和我父亲都按照这个传统叫他们的长子学铁匠。我查考了爱克顿教区的户籍册,我只找到了一五五五年以后的出生、嫁娶和丧葬的纪录,那时以前的户籍册在那个教区里已经没有了,从这个户籍册里我发现我是五世以来小儿子的小儿子。我祖父汤麦斯生于一五九八年,住在爱克顿直到他年迈不能从事生产的时候为止,然后他住到他儿子约翰的地方去,他儿子是牛津郡班布雷村的一个染匠,我父亲就是跟着他学徒的。我的祖父就死在那里,葬在那里。我们在一七五八年看到了他的墓碑。他的长子汤麦斯住在爱克顿的住宅里,后来把住宅和田产遗留给他的独养女儿。他女儿和她的丈夫(是威灵堡的一个叫做费雪的人)又把房产卖给伊斯德先生,他现在就是那里的庄园领主。我祖父养大了四个儿子,名叫汤麦斯、约翰、本杰明和约瑟。我手边没有材料,但是我将把我记得的给你写出来。如果我的纪录在我离家以后未曾遗失的话,你可以从纪录里找到更详细的材料。
汤麦斯跟他父亲学了打铁,但是他秉性颖悟,当地教区的大绅士伯麦老爷鼓励他求学上进(他的弟弟们也得到同样的鼓励),他获得了充当书记官的资格,成为地方上有声望的人,也是当地(无论是他的本村,诺桑普顿的城镇或是他所在的州)一切公益事业的主要推动者,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这一类的事例。在爱克顿教区他颇受到当时的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赏识和奖励。他死在旧历一七○二年一月六日,恰巧是我出生以前的四年整。我记得当我们从爱克顿教区的一些老人口中听到关于他的生平和性格的时候,你觉得很像你所知道的我的一生和个性,颇为惊异,你说:“他如果死在您出世的那一天,人家也许认为是灵魂转生呢!”
约翰学了染匠,我相信是染呢绒的。本杰明是丝绸染匠,在伦敦拜师受业。他秉性聪颖。我很清楚地记得他,因为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渡海到波士顿来,住在我父亲那里,跟我们同住了几年之久。他一直活到高龄,他的孙子撒木耳·富兰克林现在还住在波士顿。他死后留下了两本四开本的诗稿,里面是一些写赠给他亲友的即兴短诗。下面寄给我的一首诗就是一个实例。〔富兰克林在括弧中加了一个注:“嵌在这儿”,但是未附实例〕他自己制定了一套速写术,并且教会了我,但是因为我从来不练,所以现在忘光了。我是跟这位伯父命名的,因为我父亲跟他感情特别融洽。他笃信宗教,经常去听著名传教师的说教,并且把他们的说教用他的速记术记下来,他身边有许多这样的笔记本。他也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或许从他的地位来讲,他过分地关心政治了。最近在伦敦我获得了他所搜集的从一六四一到一七一七年间重要的政论手册,从书本上的卷号看来,有许多册已经遗失了,但是还留下了对开本八本,四开本和八开本二十四本。一个旧书商人获得了这些书籍,因为我有时候从他这里买书,他认识我,所以就把它们送到我这里来。看样子是我伯父在去美洲之前留在伦敦的,这已经是五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在书边上他还加了许多注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求《富兰克林自传》第一部分的译文
译文如下: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邪恶,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

求《富兰克林自传》第一部分的译文
第一部分写于1771年英国南部的都怀福德村,如述家常地叙述了富兰克林家族史和逸事、到他哥哥的印刷铺当徒、兄弟失和、独闯费城、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等少年经历以及思想观的形成、合伙创办印刷所、创办讲读俱乐部、办报成功、结婚、建立订阅图书馆等经历。第一部分译文如下: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

羊皮卷有什么内容
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这样重复三十天后,就可以打开下一卷了。每一卷都依照同样的方法读上三十天,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为一种习惯了。这些习惯有什么好处呢?这里隐含着人类成功的秘诀。当我每天重复这些话的时候,它们成了我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们渗入我的心灵。那是个神秘的世界,永...

《富兰克林传》
记叙了富兰克林为军队征集战马和马车的故事。第四部分是前三部分的补篇,补记了富兰克林出使英国,于1757年7月27日抵达 伦敦 ,不辱使命,于1762年11月1日返回 费城 。 [3]《富兰克林自传》是 美国 第一部现代自传,它以朴素的语言,叙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十二岁为做...

富兰克林自传第一章内容概括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讲述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第一部分写于1771年英国南部的都怀福德村,如述家常地叙述了富兰克林家族史和逸事、到他哥哥的印刷铺当徒、兄弟失和、独闯费城、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等少年经历...

五分钟了解《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历史上的经典读物,被誉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奇书。富兰克林的自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他写给儿子的信,第二部分是在几年后完成的,但最终没有完成。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6日,是父亲的第17个孩子中的最小一个,有两位妹妹。他们家从英格兰搬到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定居。富...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主要内容
英明的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宪法》、《美国宪法》,为开创世界政治文明作了无以伦比的贡献。 本书英汉对照,生词注释,自传以平易的文风叙述了富兰克林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译文典雅而朴实。一书在手,学英语,立大志,增修养、长智慧,可谓一举多得。

求翻译达人帮助。
亲爱的儿子,我一向爱好搜集祖上的奇闻轶事。你也许记得在英格兰的时候和我一起遍访我们还遗留的亲人以及为此目的我进行的旅行。设想一下你同样有可能想知道我的生活情形---好多方面你目前还不熟悉---你也想来我目前归隐的乡间住所来一次不受干扰的造访,我坐下来为你写它们。再说,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激励...

富兰克林的相关内容
《富兰克林自传(彩色插图珍藏版)》主要内容简介:他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更因其光辉的人性而名垂史册,受到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的推崇,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楷模!目录 第一部分 (1771年,作于...

《富兰克林自传》—一本值得反复斟酌的书
名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名人的奋斗史一向是凡人的教科书,《富兰克林自传》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更是一本堪比《圣经》的宝藏。它是一本富兰克林自己写的人生自传。1 富兰克林是谁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