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首要前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书包里一下多了好几本书,什么语文、数学、音乐、品德与生活、美术、计算机、语文数学检测题、英语、家庭作业本等每天都背在孩子的书包里,对于他们来说太重、太累,因此教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上课前训练他们把书按上课顺序依次放在桌上,最先要上的课放在最上面,上完一课,把该课书本放在最下面,每天书包里带了几本书,几个作业本,几只笔,上学前清理清楚,放学时再检查一下是否数量相符。教师可以告诉孩子在课间休息时,就把下节课中的课本等用具放在课桌左上角,上课前两分钟进教室,坐在坐位上,趴在桌上静息,脸都面向左边;教师还可以告诉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就像解放军叔叔上战场前准备好枪,子弹是打胜仗的重要保证一样,同样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要作好的准备工作。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
2、听到铃声就静息的习惯。玩是孩子的天性,下课十分钟孩子都会充分利用,玩得尽兴,玩得痛快。如果上课铃声响了,他们还依然有说有笑,蹦蹦跳跳,那么一节课他们会很久才能安静下来,上课时还沉浸在玩的世界里,集中不了注意力,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训练孩子养成听到铃声就静息,让他们把铃声作为条件反射,督促自己马上安静下来进行有效学习,对于自控能力还很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显得很有必要,这也是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静心学习。
3上课倾听的习惯。孩子刚走进校门的时候,其差异并不大。后来在学习上产生较大的落差,主要就是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造成的。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有上课倾听的好习惯,相反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无一例外都是在上课容易开小差走神的。什么是倾听?一是指当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窍门、方法或学生必须掌握的规则以及大多数孩子的困惑疑难时,学生不仅要听,还要边听边记,因为掌握一些必备知识与方法是学生将来能独立学习的基础。二是指当同学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只在乎自己说什么,而对于同伴在讲什么则没有听的习惯,学习是需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因此,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对的要接受,也可以补充,错的可以纠正。倾听、应对、表达,学习是现代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的习惯呢?一是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二是在课堂上要经常提醒全体学生,经常以鼓励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不让一个孩子养成做小动作、开小差的习惯。更需要家长经常询问、叮嘱学生专心听讲,并常常和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以配合教师帮助孩子形成习惯。
4、上课发言的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任何教育的成功,都必须借助语言的媒介,让孩子学得“能说会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客观要求。一年级的孩子才上学,课堂上注意力只有十五分钟,如果让孩子养成爱发言、爱动脑思维的习惯,孩子就能集中注意力,把自己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分享,共享学习的乐趣,就更容易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培养孩子从想清楚到说清楚是人的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善于说加敢于说才能称为“善于表达”,才能真正“能说会道”,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在以后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应付自如。
5、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另外,家长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劲时不要叫他,因为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变成了长达40分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