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想知道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吗?那是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相从彭门百余日”的苏辙打算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临行前作《水调歌头》词告别。苏轼“以其语过悲”,便写下了这首和作,对其弟加以宽慰。《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余去岁在东武,...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写作背景
在熙宁十年(1077年)的中秋前后,苏轼与苏辙兄弟久别重逢于彭城(今徐州)。一年前的中秋,苏轼曾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次相聚,苏辙率先作词,以兄弟间的离别、重逢、再次别离和个人的感慨为线索,表达了深深的喜悦与即将分别的惆怅。他担心大家不要因长期分离而一事无成,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景 鉴赏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介绍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水调歌头·中秋的创作背景
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苏轼的《水调歌头》整首诗谁知道啊?
回答:《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的翻译
一、创作背景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请祠侍亲获准,乘舟返乡。中途因天气原因,在岳阳楼附近停留多日。他借机登楼远眺,俯瞰湖海壮景,吊古伤情。灵感被触发,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仕途不济的愁闷和古今兴亡之感的词作。二、作品鉴赏 1、文学赏析 (1)上片写词人登楼背景和楼上初见时的景致...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背景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源自苏轼与苏辙深厚的兄弟情谊。在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他们已六年未在徐州相见,苏轼望着明月,思念弟弟,情感涌动,创作了这首传世之作。全词以月为载体,融汇了个人情感与宇宙哲理的探索,情感深沉而理智激荡,最后以豁达的胸怀收束,展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和审美价值。此词被誉为...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