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新志》与光绪本《阜宁县志》对范公堤位置的记载皆有误。乾隆本县志明确指出范公堤从泰州、海门南接,北至阜宁城北门外。这一说法更为合理,与民国本相比,乾隆本编纂早186年,且在编纂《阜宁县新志》时,范公堤已无实迹可寻。乾隆年间,堤址仍可辨认,说明乾隆本记载有据。范公堤作为巨大的水利工程,其规模与功能决定了它不可能仅止于射阳河南岸。县境内的冈脉分布与范公堤高度相当,也说明了丰墩至淮河岸无需再筑海堤。范公堤对苏中沿海地区人民贡献巨大,人民感念其主建者范仲淹,各地立有三贤祠以纪念。庙湾场的三贤祠在清康熙20年除夕毁于火灾,阜城内也有三贤巷遗迹,可见古已有公道。为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之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盐城历史上海岸线的变迁与范公堤的建设密切相关。汉时海岸线位于今通榆公路一线,线外辽阔沙洲与大海相连。沿海强台风过境时,会引发潮灾,给沿海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范公堤筑成后,东御潮卤,西蓄淡水,沿海多年未出现潮灾记载。宋时中国盐业规模扩大,范仲淹在修建范公堤时,特别注意保护盐业发展,留下涵洞,供盐民煮盐使用丰富的海水资源。修复“常丰堰”时,范仲淹已有“植树造绿”的前卫意识,不仅巩固了大堤,还美化了荒凉滩涂。堤旁栽满柳树,形成“范堤烟雨”美景。明代诗人以诗句赞誉。范仲淹带领泰、海、楚、通四州民工修复常丰堰,在盐民中留下了许多关于范仲淹修堰的传说。在选择新堤址时,范仲淹利用渔民喂猪时稻糠随潮涌进的原理,通过撒糠确定了新堤址,展现了古代智慧。
江苏风景名胜著名文化古迹,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东台)盐仓时,为阻挡海潮,发运通、 泰、楚、海4万多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181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庙湾场,长700余里,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遗址处现存有纪念范仲淹的寺庙和石像等,是江苏著名文化古迹。
范公堤遗址遗址考究
《阜宁新志》与光绪本《阜宁县志》对范公堤位置的记载皆有误。乾隆本县志明确指出范公堤从泰州、海门南接,北至阜宁城北门外。这一说法更为合理,与民国本相比,乾隆本编纂早186年,且在编纂《阜宁县新志》时,范公堤已无实迹可寻。乾隆年间,堤址仍可辨认,说明乾隆本记载有据。范公堤作为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