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教子 注释,翻译

如题所述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死几笔兰。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晚年得子,自然对儿子很疼爱,却从来不溺爱。他并不想为儿子留下多少钱财,他所担忧的不是家中产业太少,而是儿子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又不会干工匠活,缺少谋生的手段,没有立身处世的本领。当他病危之时,便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自己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觉得很奇怪,但父命不可违,只好勉强答应,心中却叫苦不迭,因为他根本不会做。父亲看出儿子面有难色,便叫他去请厨师作指导,但明确交代,只许儿子亲自动手做,绝不能直接由厨师代劳。
儿子请到了厨师,先从和面擀面做起,然后才学着怎样做馒头,直弄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馒头做成。等到馒头蒸好以后,高高兴兴地送到病榻前,这时郑板桥却早就断了气。儿子哭着跪在床边,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纸条,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话:“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到这时儿子才明白父亲临终时要他亲手做馒头的用意,原来是教他学会自力更生,不能依赖他人或祖业过活。
郑板桥临终教子的故事虽然很简短,意义却十分深远,委实能够发人深省。当今之世,许多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拼命赚钱,就其动机而言,除了为努力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想给儿女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钱财,让子孙后代生活得富裕些、舒适些。至于如何教育儿女学会怎样做人与处世,学会自力更生的谋生手段,学会独立创造生活条件的本领,则反而放在次要地位,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样做,名曰爱之,其实害之。事实上,儿孙没有本事,缺德少才,不会独立谋生,不会做人处世,就算遗产再多,哪怕留下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对于某些人来说,遗产越多越有害,往往只能助长他们四体不勤,骄奢淫逸,花天酒地,嫖赌逍遥,腐化堕落,甚至违法乱纪,胡作非为,最后只落得个身陷囹圄、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郑板桥临终教子的做法,才真正是为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人们应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其给儿孙多留钱财,不如大力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有真才实学、有独立谋生手段的人才。笔者十分赞赏邵守义先生在《做人与处世》杂志1997年第1期封底上的一句赠言:“与其给子女留金储银,不如教子女学会做人。”但愿天下做父母的人,能够牢牢地记住邵先生的这句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5
我五十二岁时才得到了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是爱他一定要有道理,即使与他玩耍,一定让他忠诚厚道,不要急。平生最不喜欢在笼子中养鸟,我贪图快乐,它在笼中,有什么情理,要让它屈服来适应我的性情。关于用发系住蜻蜓,用线捆住螃蟹,作为小孩的玩具,不到一会儿拉扯就死了。天生万物,父母养育子女很辛劳,一个蚂蚁,一个虫子,都是绵绵不断,繁衍出生。上天也很爱恋。然而人是万物之中最珍贵的,我们这一辈竟然不能体谅上天的用心,万物将怎么样托付给我们呢?毒蛇,蜈蚣,狼,虎豹,是最毒的,但是上天已经让它们生出来,我为什么要杀它们?如果一定要赶尽杀绝,天何必要生呢?只要把它们驱赶,让它们不要互相伤害。蜘蛛织网,和人有什么关系,有人说它在夜间诅咒月亮,让墙壁倒下,于是追杀完了。这些言论出自哪部经典之作,而作为依据残害生灵的性命,这样可以吗?可以吗? 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要必须使他忠厚的性情增长,驱除他的残忍的性情,不要以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纵容他,仆人的儿女,是一般的人,应一样爱惜,不可以让我的儿子欺负他.凡是有什么鱼,肉,熟食,饼,水果,应均匀地分给大家,让大家都高兴。如果我的儿子坐吃好东西,让仆人的子女远远的望着,不能吃,他的父母看见很心痛,没有办法,呼唤让他走开,难道不是像割心头的肉一样吗。 我读书做官是小事,第一要明白道理做个好人。可以将此信读给郭嫂、饶嫂听,让两个女人知道爱儿子的道理在这里不在她们那里。
第2个回答  2007-01-12
扬州八怪郑板桥十岁那年,随私塾先生出外游春.行止河边见一少女尸体仰面朝天,头发散乱,在旋涡中打转.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吟完后连说:可怜可怜.板桥说这诗应该该一下.老师惊愕,问道:为何?板桥说:老师您 不认识这位少女,怎么知道她正好十六呢?又是怎么知道她是被吹落桥下的呢?您又怎么看到她的三魂七魄随着波浪打转呢?老师被问住了.说道:那你给改一下.郑扳桥十分沉痛地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你这样善于观察,尊重事实,肯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帮忙翻译成现代文
《郑板桥教子》的主要内容: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宝儿跪在床边,哭得...

郑板桥教子 注释,翻译
”到这时儿子才明白父亲临终时要他亲手做馒头的用意,原来是教他学会自力更生,不能依赖他人或祖业过活。郑板桥临终教子的故事虽然很简短,意义却十分深远,委实能够发人深省。当今之世,许多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拼命赚钱,就其动机而言,除了为努力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想给儿女们...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

郑板桥堂弟的儿子
郑板桥到五十二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他身在山东,而心念在家的儿子。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

板桥家书文言文翻译
这是郑板桥的又一封家书,清晰的地表达了他的教子理念:“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排恻”;“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等。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至今仍具积极借鉴意义。 与第一书相同,语言朴素自然,恳切感人,长者风范跃然纸上。 拓展内容:《 郑燮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

郑板桥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具体做了哪些事,,提示:主要有四件事,请简要...
郑板桥教子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52岁始得一子.他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但却从不溺爱,经常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儿子的自主能力.当儿子长到6岁时,郑板桥就让儿子站在小板凳上学洗碗.儿子长到10岁时,他为儿子准备了一担小水桶,要儿子每天把水缸挑满.此外,他还经常要求儿子勤奋学习,以便将来能够自立.后来...

郑板桥临死前
也要靠打工供自己读书,不这样将被世人笑话。而我们的孩子却把依赖老人当作一种美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这个教子故事中,使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只有培养孩子从小认识劳动的价值,着力培养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富有开拓精神,才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孙来满 ...

不靠父母,靠自己的诗或句子?
郑板桥教子: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林则徐: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郑板桥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具体做了哪些事,,提示:主要有四件事,请简要...
郑板桥为了教育他儿子,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非常注意教育方式。郑板桥为了教育他的儿子具体做了:一,从小有爱心。让儿子学习背诗反复背,从中明白许多哲理,并'把自己手中的饭送给一个不识的饥饿的小女孩吃 二从小每天天背一首诗,理解学习诗中内容,懂得一切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勒劳干家务活...

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
“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学会自力更生,不能依赖他人或祖业过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