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问题

英国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权力的种类 B.权力管理的领域
C.权力的来源 D.行政权力的大小

怎样教会学生解答高考历史问答题
摘要:针对高考历史问答题,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教会学生解答,以减轻学生负担,轻松应对高考。
随着高考历史试题科学性、人文性、实用性的不断优化,教师很难猜题估题,不少学生答题往往难以得心应手,结果东拉西扯,大发感慨。如何教会学生顺利解答高考历史问题呢?这是值得中学历史教师认真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高考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客观题,即选择题;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不难应付。二是主观题,即问答题。这类题往往较有难度,有的似简实难。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主要是通过创设新情景,提供新素材来考查考生把握整体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问答题的得分情况,发现许多考生在解答时往往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结果失分现象较为惊人,针对这种情况,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试题动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其科学答题能力。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简要谈谈,指导学生应付历史问答题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在同行中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提高。
1.教会学生审题
1.1审准题目首要目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对解题而言,审题就是“磨刀”,而答题当然就是“砍柴”。审题不清或不认真审题就盲目做答,自然会顾此失彼或答非所问,甚至离题万里。因此,要让学生先审准首要目标,确定答题目标,明确答题内容,答题时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尤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如“分别”“各”等,才会有的放矢。
如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7题第1小题:“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在审题时,就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两广总督的译文及其原因,二是英方信函及原因。弄准这两个原因,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1.2审好条件。对试题中出现的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制条件,应先审定,以便确定答题内容,答题重点,否则就会偏离主题。对于一些明确规定,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限制条件,学生应全面审定,充分利用试题中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进行答题。
如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7题第2小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在审题时,要明确材料上时间为1792年,而英国工业革命起止时间为1765~1840年左右,那么1792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积极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如果不明白这一背景,答题时将“不知所出”。
1.3审定题型。根据试题中“说明”“简析”“概述”“评价”“比较”“概括”等文字,确定题目类型,解题基本思路以及答题方法,分析作答的角度,然后确定答案内容的详略及侧重点。
如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7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学生在评价时应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一是乾隆皇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拒绝了英方要求,二是当时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晚期,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形势,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必然顾此失彼,糊涂丢分。
1.4注意分值答题。根据试题每一问所标分值,确定答题重点和详略程度;分值小的力求简洁、精当;分值大的力求充实、圆满、深入、全面。
如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第39题第1小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此题所标分值为14分,由于分值较大,在审题时,考生应多方考虑,力求不漏。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共两党刚结束了十年内战,所以国防薄弱,急需外援;二是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忙于对德作战,无力援华;三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暂时处于优势,从而切断了英美的援华物资通道;四是英美等国也希望中国在战场上牵制日军,减轻其压力。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漏答现象。
2.教会学生正确答题
2.1综合分析,全面思考。答题时应注意实现知识的联系:一是建立起所学知识与历史试题的联系,二是建立起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认真筛选,力求答题所需知识点和基本观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到位,同时将次要的东西能合并的就合并,不能合并的就立即舍去。
如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第39题第2小题:“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考生在答题时,就要把世界历史知识同中国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尤其要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既要考虑驼峰航线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又要考虑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2.2编列题纲。答题时把答题要点按顺序简明标出,以便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无序性,加快答题速度,避免杂乱无章或含糊不清、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减少遗漏要点,做到文字叙述条理分明,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样既争取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3史论结合。解答历史试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即要把历史事实的运用和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表述,避免简单地罗列史实或者空发议论。举史实要有典型性,谈道理要有针对性,独创性,倡导创新思维,不落俗套。
2.4行文书写。答题时书写应字迹清楚、规范、认真、以便扫描到电脑上时能清晰辩认。同时还要注意史实准确、要点完整;做到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做到面宽、点全、话短。在答案的编写上,注意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同时注意答题所用的关键词,要使用本学科语言进行回答,必要时可适当重复,达到能得分的一定完全得分,不能全得分的尽量得分,无把握得分的尽可能求分。当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中,一定要结合高考题型,训练学生的答题的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准确地审题和答题,才会少有失误。
以上两点,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解答历史问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而已,审题和答题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分割开来。只要在教学中能围绕这两方面,把握高考动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学生答题能力将会不断提高,答题也会逐渐得心应手,高考时也就不会轻易失分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9
怎样教会学生解答高考历史问答题
摘要:针对高考历史问答题,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教会学生解答,以减轻学生负担,轻松应对高考。
随着高考历史试题科学性、人文性、实用性的不断优化,教师很难猜题估题,不少学生答题往往难以得心应手,结果东拉西扯,大发感慨。如何教会学生顺利解答高考历史问题呢?这是值得中学历史教师认真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高考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客观题,即选择题;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不难应付。二是主观题,即问答题。这类题往往较有难度,有的似简实难。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主要是通过创设新情景,提供新素材来考查考生把握整体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问答题的得分情况,发现许多考生在解答时往往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结果失分现象较为惊人,针对这种情况,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试题动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其科学答题能力。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简要谈谈,指导学生应付历史问答题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在同行中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提高。
1.教会学生审题
1.1审准题目首要目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对解题而言,审题就是“磨刀”,而答题当然就是“砍柴”。审题不清或不认真审题就盲目做答,自然会顾此失彼或答非所问,甚至离题万里。因此,要让学生先审准首要目标,确定答题目标,明确答题内容,答题时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尤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如“分别”“各”等,才会有的放矢。
如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7题第1小题:“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在审题时,就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两广总督的译文及其原因,二是英方信函及原因。弄准这两个原因,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1.2审好条件。对试题中出现的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制条件,应先审定,以便确定答题内容,答题重点,否则就会偏离主题。对于一些明确规定,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限制条件,学生应全面审定,充分利用试题中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进行答题。
如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7题第2小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在审题时,要明确材料上时间为1792年,而英国工业革命起止时间为1765~1840年左右,那么1792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积极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如果不明白这一背景,答题时将“不知所出”。
1.3审定题型。根据试题中“说明”“简析”“概述”“评价”“比较”“概括”等文字,确定题目类型,解题基本思路以及答题方法,分析作答的角度,然后确定答案内容的详略及侧重点。
如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7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学生在评价时应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一是乾隆皇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拒绝了英方要求,二是当时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晚期,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形势,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必然顾此失彼,糊涂丢分。
1.4注意分值答题。根据试题每一问所标分值,确定答题重点和详略程度;分值小的力求简洁、精当;分值大的力求充实、圆满、深入、全面。
如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第39题第1小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此题所标分值为14分,由于分值较大,在审题时,考生应多方考虑,力求不漏。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共两党刚结束了十年内战,所以国防薄弱,急需外援;二是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忙于对德作战,无力援华;三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暂时处于优势,从而切断了英美的援华物资通道;四是英美等国也希望中国在战场上牵制日军,减轻其压力。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漏答现象。
2.教会学生正确答题
2.1综合分析,全面思考。答题时应注意实现知识的联系:一是建立起所学知识与历史试题的联系,二是建立起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认真筛选,力求答题所需知识点和基本观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到位,同时将次要的东西能合并的就合并,不能合并的就立即舍去。
如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第39题第2小题:“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考生在答题时,就要把世界历史知识同中国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尤其要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既要考虑驼峰航线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又要考虑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2.2编列题纲。答题时把答题要点按顺序简明标出,以便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无序性,加快答题速度,避免杂乱无章或含糊不清、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减少遗漏要点,做到文字叙述条理分明,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样既争取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3史论结合。解答历史试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即要把历史事实的运用和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表述,避免简单地罗列史实或者空发议论。举史实要有典型性,谈道理要有针对性,独创性,倡导创新思维,不落俗套。
2.4行文书写。答题时书写应字迹清楚、规范、认真、以便扫描到电脑上时能清晰辩认。同时还要注意史实准确、要点完整;做到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做到面宽、点全、话短。在答案的编写上,注意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同时注意答题所用的关键词,要使用本学科语言进行回答,必要时可适当重复,达到能得分的一定完全得分,不能全得分的尽量得分,无把握得分的尽可能求分。当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中,一定要结合高考题型,训练学生的答题的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准确地审题和答题,才会少有失误。
以上两点,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解答历史问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而已,审题和答题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分割开来。只要在教学中能围绕这两方面,把握高考动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学生答题能力将会不断提高,答题也会逐渐得心应手,高考时也就不会轻易失分了。追问

你在干嘛?能不能回答下我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