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
玄奘原来的名字叫做陈祎是法相宗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被后世的人们称为唐僧。
玄奘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一个人向西边徒步走了五万多里的路,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了真经。
玄奘取经的过程用了十七年之久,学遍了当时的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总共给唐朝带回了150枚舍利子7尊佛像和657部佛经。
扩展资料:
唐高宗元年,玄奘大师六十五岁,他依然在玉华寺翻译佛经。在这一年的历史记载中,有他对译场的助手和弟子们说的这么一句话: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
意思是说:今年我六十五岁了,一定是会死在这座玉华寺里,佛经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翻不完,你们大家加把劲儿,努力一点,不要怕辛劳。
在玄奘大师的一生中,第一次发出了这种不自信的、怕自己的工作无法完成的担忧之辞。实际上,由于多年劳累,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以后,他自己就觉得体力开始衰竭,甚至觉得自己行将就木。
不久,他又对弟子们说了一段话,几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遗言: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
意思是你们在送我的时候,一定要节俭,不要用很多的礼节,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裹送,把我安置在僻静的地方,不要靠近宫室和寺院。
同年正月初三,玄奘大师的弟子恳请玄奘大师开始《大宝积经》的翻译,玄奘大师在勉强翻译了开头的几行以后,突然停了下来,他犹豫了很长的时间,平静而凝重地看着他的弟子。
他说:这部《大宝积经》的分量不亚于《大般若经》,我自己觉得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足以再翻译如此大部的佛经了,死期已至不是将至,而是我的死期已经到了,不远了。
说完这句话以后,玄奘大师从此绝笔,停止了翻译工作。他表示,要把此后可以预见的很少的岁月留给自己去礼拜佛像,为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在《西游记》中的唐僧,是按照唐朝高僧玄奘为原型创作的人物。玄奘一生中游历过一百多个国家,回到唐朝以后又将这些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西游记》中的很多故事其实就是借鉴了《大唐西域记》。
玄奘是唐朝时期的著名高僧,他的原名叫做陈祎,从小于洛州缑氏长大,但是他的先祖其实是颍川人,不知为何到了玄奘这一代就搬来了洛州缑氏。玄奘从小就非常喜欢儒家思想,小时候还跟着父亲学了《孝经》这样的儒家经典书籍,后来玄奘的父亲不幸去世,玄奘便与自己的二哥在如今洛阳市的净土寺出家了。玄奘出家的时候还是隋朝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玄奘年纪也不过十岁出头,所以在名气方面并不是很高,故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玄奘。
贞观三年,此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玄奘选择了西行去寻找佛教思想的根源,同时也是借鉴、学习一下其他国家的佛教思想。经过近二十年的西行,玄奘终于了却心愿回到了唐朝,在这次旅行中,玄奘一共走了一万三千多里路,经过了高昌国、犍双罗国、迦湿弥罗国等国家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玄奘也因为西行之旅而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一位和尚,其他国家的人都称玄奘为“唐僧”或者“三藏法师”。
明朝时期的作家吴承恩当初决定写《西游记》的时候,就是以“唐僧取经”为故事蓝本,《西游记》中的故事线也是根据《大唐西域记》这本书而得来的,而“唐僧取经”这个故事中的唐僧其实就是唐朝时期的玄奘法师,《西游记》中的唐僧又名唐三藏、三藏法师等,这些名号也都是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的法号。
提起《西游记》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唐僧师徒,也是特别受人们喜欢的神话人物。在故事中唐僧也叫唐三藏,前世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尊称为“三藏法师”,在敦煌的壁画里就有唐僧取经的故事,后来不断变化,演变成了现在的《西游记》。
西游记里的唐僧原形其实是唐朝的玄奘。唐玄奘出生于河南,13岁时在洛阳出家,他在贞观年间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圣典,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制恶建论》等,还翻译很多印度佛经,为中印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将唐僧描绘了成一位坚韧不拔,性格执着的人,他对徒弟要求很严格,经常教导徒儿以慈悲为怀,作为一个僧人,他心怀大爱乐善好施,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坚持自己从不懈怠,也不为财色所迷惑,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而唐僧正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唐玄奘13岁出家皈依佛门,他经常挑灯夜读,对佛家的经典研修不断,而在取经的路上,年轻的玄奘为求佛法真谛,一路上千难万阻,也没能阻挡他的决心,等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时,已经是年逾50岁的老人了。
这样坚强的性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坚强的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