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唐诗从美学方面进行赏析

最好是著名的~要从美学方面,不是文学方面

一、读懂标题

1. 有些标题能反映这首诗的大意。如《商山早行》,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是在商山这个地方,主人公早早地出发远行。《观祈雨》《题李凝幽居》,我们也可看出这首诗的大意,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标题大致体会到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2. 有些标题可以告诉你这首诗抒情的范围。如《出塞》,我们就可知道它要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的是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是思念家乡的愁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我们根据“怀古”一词就可了解到本诗要伤今、喻今、讽今。《蜀相》标题中的“蜀相”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写诸葛亮,但主旨是借古人来写自己。

二、读好作者

读作者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诗歌。也就是我们要知人论世,把握诗作的风格。我们读作者可以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人生的态度,他的风格入手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譬如李白,他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风格是清新飘逸,他的诗作部分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如《望庐山瀑布》,更多表达的是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这些都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譬如我们从杜甫的诗就可联想到安史之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这些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是有益的。

三、读懂诗句

诗句本身是我们读的重点。但是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概括的,而古诗的要求又是较严的,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去分析。

1. 把握词义

古诗是用文言写成,要想正确理解诗意,须注意词义的把握。古诗诗句的词义我们应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1)古今异义。

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我们还可联想到《贾生》一诗中“可怜夜半虚前席”的“可怜”,那就同于我们今天的用法。

(2)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意义较多,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就可作“出嫁”讲,而“处分适兄意”中的“适”就只能当作“适合”讲,“适得府君书”中的“适”是“刚刚”的意思。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3)词类活用。

在古诗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其他诗中我们也可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4)词的双关义。

在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谐音双关“思”,是说我的情思像春蚕吐丝那样,一直到死才可完结。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字不就是双关吗?

2. 把握句式。

古诗词由于格律的需要,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们分析得出是宾语前置,应该是“应笑我多情”。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分析得出是主谓倒装,应该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一看就可知道诗中“爱的是晚枫林”。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倒装句的代表,那么,省略句在诗中也是较多的。请看下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省略介词“于”。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省略采撷的宾语“此物——红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省略谓语动词“远离”“深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省略关联词“虽然……但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省略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介词,也可是关联词,那么我们在读诗句的时候,就需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那样才会更好地理解诗句。

此外,古诗还常常采用一些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诗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都用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那么我们分析的时候就需要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其中的多个画面,恰当地进行链接,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的前两句“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给我们呈现了一组画面,怎么办,发挥我们的联想能力吧。

3. 把握修辞

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来增加诗歌韵味,丰富诗歌的感情。

(1)大胆的夸张

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和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涵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在现代诗歌中,运用夸张的也有许多,如毛泽东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那么,我们在读解诗句时,就要认真体会。

(2)对比手法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首诗里以便对照的一种艺术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中就包含了多种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天阴咽管弦。”就是对比手法的妙用。

(3)衬托手法

此外在诗歌中还运用到通感、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视具体的诗歌而定。

四、读好注解

注解是对诗歌的较好补充,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我们读时,就要分析注解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把注解分一下类:

(1)介绍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在读诗句时,就可结合注解的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主旨。

(2)交代作者的情况。作者的情况为我们理解诗句的主旨和风格有较大的帮助。

(3)对诗句作注解。诗句的注解往往是诗中我们难以理解的,我们可把它带入诗句,来理解诗句。

(4)介绍典故。有些诗歌往往用典来增加诗歌的内涵。大家最熟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多处用典,注解就对它作了很好的解释,我们就可根据这些很好地把握诗句。

我们读注解,就可充分利用注解很好地把握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为我们的鉴赏服务。

上面我们粗浅地谈了理解诗句的四个方面,那么我们在鉴赏时,除了理解诗句外,还要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味语言,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鉴赏诗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用美学意境分析唐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夜半钟声到客...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用美学理论赏析李白的月下独酌
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诗的美学阐释内容简介
在我的著作《唐诗的美学阐释》中,我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唐诗之美超乎言辞,难以言喻。然而,有些朋友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我在探讨时,一方面强调唐诗的不可言传之美,另一方面又深入剖析了诗中的意境、时空概念、模糊与空白的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的精妙之处,似乎在试图解析诗的奥秘。他们指出,我在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这里“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一系列意象,展现的低矮茅舍在寒冬黄昏中更显得简陋、沧桑、荒凉,但又显示出其古拙、朴质素淡的和谐之美,充满自然本色,散发着原始的真美。古朴素淡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追求现实世界的繁华美景、...

王维鹿柴唐诗赏析
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

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唐诗鉴赏
形式美学 从形式美学上看,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美学对称。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形成了诗歌画面的近景与远景,色彩与声响。首尾两联各用一个主语,句式相似,对应工稳。巧妙的诗歌结构不仅保持了诗歌形式上的对称之美,更形成了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变化。特别是首尾两联语意绵密,上下勾连,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美学欣赏
》)。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末二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三句中,构成一幅苍茫凄凉、衰飒孤寂的画面。在这些物象中。已融汇着天涯游子的哀伤之情,...

王维《竹里馆》唐诗赏析
王维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起初就像他的竹子朋友一样,沉默不语,只一会儿打破了,竹林里的沉寂,方法是弹复长啸,长啸是撮合发出的清脆长音,类似口哨,只见王维十指轻飞,琴弦便在夜色中,温柔舞动,嘴唇微撮,长音便从舌尖,轻柔飞岀,琴声,啸声,交织成最动人的夜曲,迷醉了整片竹林,...

唐诗的美学特征
诗歌既是最精练的语言,自然要含蓄;以有限的字句,表达不尽的情意,正是诗的本份。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首诗,都不能求百分之百的了解,一定有一部分似解非解,那就是朦胧的美,含蓄的美。正因为其含蓄朦胧,其意蕴便格外丰富,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古人云:诗无达诂,也正是从这个...

惟有牡丹真国色——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上)
惟有牡丹真国色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是春天的代表,在我国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赋予牡丹意象深厚的文化意蕴。 花本无言,士人借花立言,以此出现的名花审美景观,成为中国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