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如题所述

  一、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幼儿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也更乐于做出友好举动。因此,不管家庭、幼儿园或社会都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舒适、愉悦,从而增强其亲社会性。我们不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还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精神环境。
  1.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在外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开放、自主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物质环境能充分支持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也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争执,这对于喜欢模仿同伴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首先,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其次,家长与幼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家乡的文化等,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意义是能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使幼儿积极、自信,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生活教育,即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同认知教育相比,社会性教育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它不像认知教育那样脱离生活进行。亲社会教育需要教师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目标结合进去。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教育,能使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意识到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同时,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良性的循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三、利用移情,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培养幼儿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四、利用榜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所以,榜样是很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幼儿。我们可以在幼儿面前经常表示对长辈的关爱,对有困难的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在榜样的作用下,幼儿很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当幼儿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就应及时强化,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巩固。

  五、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幼儿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学会与别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游戏为幼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指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和谐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学会爱、懂得爱、付出爱。让我们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8
一、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家长要理智地施爱。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家长的爱应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正如古人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幼儿,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要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的爱。现在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两代人)和三代人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姐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家庭结构里,极易造成幼儿形成“自我中心” 的意识,养成“小霸王”、“小公主”的娇纵性格。

家长应该改变教育观念,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类型,如:民主型,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并适当地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其亲社会行为。另外,一些家长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他们关心的是幼儿的智力,忽略了非智力的因素,没有关心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关心身体健康多于关心心理健康,重视为幼儿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为幼儿树立榜样等等。所以,有些幼儿出现的一些反社会行为(也叫消极的社会行为)。幼儿与同伴之间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宽容、分享、合作、助人等意识,甚至有一些家长教育幼儿:“别人打了你一定要还给他”,存在“打要还手,骂要还口”。在这些幼儿和家长的意识和思维中,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合作、分享、助人、宽容”等。

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教师变工作中偏重关注幼儿的反社会为为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引导。

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儿社会行为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攻击性,撒谎等方面,这些反社会行为比亲社会行为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扎实细致地研究每个问题,对于这些看似是年龄小,不会判断的问题不能忽视,如果是“利己”的思想占主导,幼儿是不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幼儿关心、帮助、支持、同情的亲社会行为更应逐渐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成长奠定扎实的情商基础,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学会怎样进行社会交往,使自己适应别人和在群体活动中与人合作。促进幼儿合作、帮助、共享、礼貌、谦让、同情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使幼儿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从而得以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我认为,幼儿亲社会性的发展需要我们为幼儿的交往创设有益的周围生活环境,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培养。

(一)开展丰富的主题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在欣赏文稿学作品,引发幼儿情感共鸣。欣赏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听故事、散文、诗歌、观看木偶剧、动画片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喜欢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幼儿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有情节的情境中去,比较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讨论活动,以一个中心内容开展讨论。将关爱、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识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例如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好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

3、为幼儿提供关爱他人的交往机会。例如:每周五定为玩具分享日,孩子自由带玩具来,大家一起分享。定期的举行“关爱日”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多的体验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的情感,学会关心照顾别人;例如给小班的孩子送礼物等,请他们分享自制的水果沙拉等。

(二)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

年龄较小的幼儿经常因为成人的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所以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人的直接教育与榜样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当年龄最小的幼儿观察慈善或助人的榜样时,他们自己一般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这个榜样是他认识的尊敬的亲密的父母、老师时。如在使用一些物品时,成人要意识地将这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更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成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榜样即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后果而习得某种行为。幼儿喜欢模仿、辨认教师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幼儿交往中时时表现出教师的关心。对有开心的事和幼儿一起分享,对有痛病的幼儿的关心,爱抚,做游戏时与幼儿友好协商共同合作,礼貌的对待每一名幼儿,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表现成为幼儿社会交往的直接表率。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但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在这方面的感受甚深。有一次,我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本都掉在地上了,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意义是能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使幼儿积极、自信,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生活教育,即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同认知教育相比,社会性教育更具有贴近生...

该如何培养和发展亲社会行为呢?
1. 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退让一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以及乐于帮助他人。2. 努力为社会做贡献: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助人为乐的价值。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带孩子参加捐款、义工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了解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社...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有哪些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家庭教育观念。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充满关爱和支持的氛围中培养亲社会行为。3. 引导...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适当的游戏和互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例如,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拼图、模型等团体项目,提高他们的合作性和协调性。此外,编造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别人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与共情能力。3.学校教育 学校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场所。

如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 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优美的环境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当人们处于愉快情绪时,更容易展现利他的行为。同样,当幼儿情绪良好时,他们也更愿意表现出友好的行为。因此,无论是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舒适和愉悦,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亲社会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环境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学习亲社会行为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比如鼓励孩子分享玩具或食物,以及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并教导他们如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有哪些
1、亲社会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积极、友善、合作的行为,如分享、帮助、关心他人等。在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亲社会行为...

老师怎么做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2、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3、利用移情,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4、利用榜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5、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具有同情心等亲社会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等,这些行为对儿童今后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交往愿望 ...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儿童一旦做出了利他行为,成人和教师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5、组织游戏活动:游戏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合作的能力就得到锻炼;大家-起游戏,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