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三国演义 里人物的名字 都是 单名!不知道 有没有 双名?

如题所述

1.少数民族译音:

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
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
忙牙长:八十七回,孟获将。为马岱斩。
沙摩柯:八十二回,蛮王。兵败为周泰杀。
兀突骨:九十回,乌戈国国王,为诸葛亮烧死。
乌桓触:三十三回,幽州刺史,降曹,加镇北将军。(据考,此人名是句读错。《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载:“尚、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桓,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触即焦触。)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有“承谓服曰:‘……今吾与子由是也。’”云云,可见王子服名服,字子由。《后汉书·董卓列传》称其为“偏将军王服”。)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后汉书·董卓列传》注引刘艾《献帝纪》:“辅帐下支胡赤儿等,素待之过急,尽以家宝与之,自带二十余饼金、大白珠璎。胡谓辅曰……诸胡共取其金并珠,斩首诣长安。”可见“胡”是族名,不是姓,“赤儿”是译音。)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是胡人。)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 轻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杨戏传》:“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吴主传》也说“获将军士仁”,可见“傅”是衍字。)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罗贯中漏看“弘”字,将“杨弘”误为“杨大将”。)
4.将字、号误作名者: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三国志·魏书·武帝》:“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其实陈寿的这一记载本于曹丕的《典论》:“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子修是曹昂的字,安民自然也是字。)

许子将:一回,汝南人,著《人物志》。(名许劭。)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名吴硕。)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德公”是字,其名失传。所谓“字山民”,其实是他的儿子字山人,事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名孟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名石韬。《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提到:“庶……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可见石广元就是石韬。)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其名失传。卢弼集解引《九州春秋》提到其兄崔钧字元平,可见“州平”是字。)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其名失传。以《襄阳记》体例,德公、公威、广元、州平、承彦皆为字。)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名娄圭。《崔琰传》注引《魏略》:“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太祖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议”;引《吴书》:“从破马超等,子伯功为多”。后因“腹诽”,被曹操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其名失传。其人出自皇甫谧《列女传》,该书对一切人皆言字不言名。且曹爽字昭伯,他的从弟字文叔,正合体例。)

刘元起:刘备之叔父。(其名失传。)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其名失传。见《管辂传》注引《辂别传》:“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辂谓子春曰:‘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辂别传》里多有只书字不书字之人。)

吕伯奢:四回,成皋人,曹操义叔。为操杀。(其名失传。)

卫仲道:七十一回,蔡琰前夫。(其名失传。)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其名失传。《三国志·魏书·武帝》注引《曹瞒传》:“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淳于仲简即淳于琼,以《曹瞒传》体例,元进、莒子、威璜应皆为字。)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是韩■{上“荀”下“大”},见《荀攸传》,另,注中说诸书“或作韩猛,或云韩若,未详孰是”;《曹仁传》作韩荀。)
吕威璜: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可能就是蒋奇。《后汉书·袁绍列传》:“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

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其实就是曹操的谋士刘晔。刘晔是淮南人。鲁肃是临淮人,都是扬州名士,年龄也差不多。当时郑宝“才力过人,一方所惮”,刘晔便邀请准备料理祖母丧事的鲁肃加盟;但鲁肃还没有来,刘晔就因为不满郑宝想要“驱略百姓越赴江表”(参见刘晔传)的做法干掉了他,鲁肃也在周瑜的劝说下投奔孙权。另一说法认为《鲁肃传》所引刘晔信并不可靠。)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白虎”是其号,相当于水浒中“及时雨”、“母大虫”之类。王肇和曰:“严白虎、刘雄鸣,则贼号也”。)

孙尚香:刘备妻,孙权妹。(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她归入虚构人物中……按演义的说法,她的名字是孙仁。可是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其名,“孙仁”其实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志林》:“坚有五子……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尽管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就连演义中也并没有提起。——不过在京剧中,该名字却很常见,比如《别宫·祭江》、《龙凤呈祥》、《孙尚香》等等。猜测这个名字的出现不会早于元杂剧。)

也许大家会反对,我在这里列了这么多“其名失传”的人,安知是不是我的偷懒呢?其实很容易发现,这些名已失传的人,在《三国志》里不是一句带过,就是陈寿不载,而由裴松之从《襄阳记》等书中补入。而这些书,由于是记载耆旧,因此一般都不呼其名,只呼其字。久而久之,其名自然湮没无闻了。《后汉书》记载,在庞德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他名什么了,遑论后世。
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曹操斩。
秦庆童:二十三回,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武安国:五回,孔融部将,使锤,为吕布断手腕,
裴元绍:二十八回,旧为黄巾军,与周仓占卧龙山,为赵云误杀。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邢道荣:五十二回,零陵上将,为赵云杀。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马日磾:七回,太傅。
张世平:一回,中山贩马商人。
马元义:一回,黄巾军,为何进斩。
辛宪英:一百七回,辛敞姊。
尹大目:一百七回,魏殿中校尉。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649718591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27
有,但很少而已。那个时代的背景这样子的!
第2个回答  2010-07-27
没有双名的,这是当时习俗,楼上写的那些要不就是字是两个字的(吕伯奢) 要不就是不存在的人(孙尚香),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双名
第3个回答  2010-07-27
太史慈
司马懿
武安国
诸葛亮
第4个回答  2010-07-29
夏侯敦,夏侯渊,曹安明,沙摩柯,石广元,胡车儿,太史慈,司马懿,武安国,诸葛亮,孙尚香,邢道荣,兀突骨,裴元绍,许之将,孟公威,崔州平
第5个回答  2010-08-06
楼上那俩白痴,误人子弟。
人家姓氏,太使*,司马*,诸葛*,

发现三国演义里人物的名字都是单名!不知道有没有双名?
1. 阿会喃是八十七回中孟获管下的第三洞洞主,被张翼所擒,后来被孟获所杀。彻里吉是九十四回中的西羌国王。董荼那是八十七回中孟获的第二洞元帅,被张嶷擒获后,释后为孟获所杀。俄何烧戈是一百十九回中的羌将,兵败后自刎。2. 金环三结是八十七回中孟获的第一洞元帅,被赵云所杀。轲比能是...

我发现三国时期的人物的“名”大部分是一个字
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

三国中的人物有没有名字是两个字的人?
而《三国演义》中没有记载错误,在史书中仍是两字名的人物,则有蜀汉大臣郭攸之、东汉太傅马日磾、在刘备刚起兵时给予资助的商人张世平等等。毕竟在东汉建立后,单字名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强制措施。

三国演义里任务名字为什么都之1个字
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人都是单名?有没有双名的?(复姓不算,两个一...
“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单字名?言外之意是什么?
看完三国演义,有人问:为什么三国里的人大多都是单字名?的确,如果看历史,东汉三国这三百多年来的人名几乎都是一个字,双字名字很少。和后汉书中的名字有时有两个字符,但这些人有些是隐士,如庞德公和邓徐璐。有些人以他们的词而闻名,如黄和勾践伯。知识分子、官员、达官贵人都找不到重名。...

为何三国里的人物,其名都为单个字的?
因为在三国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残害百姓的宦官奸臣,他祸国殃民,令百姓和皇帝深恶痛绝,而且他的名字就是两个字的,所以,在处死他后,全国几乎都没有名字为两个字的了。《三国演义》出自他之后,因此里面人物的名字都是单字。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名字全是单名啊?
可能古人的名字中有名、有字、有号,一般名就用一个字,字用两个字。三国演义中也有不是单名的名字,如: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单个字,为何很少出现两个字的...
人们发现,一切都是由王莽造成的,他是东汉和西汉的“分裂者”。事实上,在三国时期,这三个字的名字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如果将它们单独列出,我们会发现仍然有很多,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很有名。这样,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会知道他是谁,这是非常直接的。大多数古代名字都是单名,很少有双名。在王莽...

三国时期为什么人名都是单字?
三国时期的人物名字都是单字,这是因为前朝王莽定下的政策,也多亏当时人口不算多,这样的政策也没有导致混乱。王莽的这个政策是这样的,从前叫做双字名的都改做单字名,双字名是有罪的。这个政策其实没有多大必要,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王莽当了皇帝,要有不一样的政策出现。王莽之前,是西汉,东汉没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