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在古代被称为桃符。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民间传说: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
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
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在神树下还有一只云鸡,相传这只云鸡是每天早上会发出一声鸣叫唤醒生灵,同时把其他的公鸡叫起来,象征着早晨。
扩展资料:
春联的起源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
“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
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联
春联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1、春联在古代被称为桃符。2、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的作用。这就是较早的桃符。3、民间传说: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
春联在古代除了桃符还被称为什么
春联在古代除了桃符还被称为春贴纸。春联 ,起源于桃符,周代时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
春联在古代还被称为什么
1. 春联在古代还被称为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用于驱鬼镇邪。2. 桃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在大门两侧悬挂桃木板,上面写有神名或吉祥语,以驱邪降福。3. 后蜀主孟昶在五代时期,新年时命令学士们题写桃符。他亲自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第一...
春联在古代还被称为什么
春联在古代还被称为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做的,在上面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题桃符”。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新年到来之时,命学士们“题桃符”,他认为学士们题得不大...
春联在古代除了桃符还被称为什么春联在古代除了桃符别的称呼介绍_百度...
1、在宋代,桃符逐渐被纸张所取代,被称为“春贴纸”。2、直到明代,桃符的称呼才正式转变为“春联”。据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曾微服出巡,欣赏并欢乐地冲毁了春联。他甚至亲自题写春联,为一户阉猪的人家亲自撰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这不仅切合阉猪职业的...
对联的别称是什么
春联来源于古代的桃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长期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桃符演变为春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到了宋代时,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在当时仍称为“桃符”。如王安石...
春联在古代叫做什么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周代时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因此,清代《燕前悄迅京时岁记》称春联为"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
对联的别称
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
春联古代叫什么啊\/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最早的春联是写在什么上面的
春联,也称作对联或门对,在古代被称作“桃符”或“门帖”。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历史记载显示,五代时期后蜀国的君主孟昶在964年的除夕夜,命令学者辛寅逊为门上题写桃符。孟昶认为辛寅逊的作品不够理想,于是亲自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