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发明家爱迪生再世的话,他会为今天的什么变化而惊奇?是电脑,是互联网,还是手机?无论哪一种东西的变化都足以令他目瞪口呆。的确,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只能想方设法适应它的变化。家长和学校都想努力培养孩子,使他们步入社会就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可惜,在传统教育下,人们的这个期望往往落空。究其原因,就是把分数看成了“命根子”,而恰恰忽略了最重要、最根本的能力。在当今社会,能力重于“分数”,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一般是指书本知识,而学生在学校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他掌握知识的多少,更不能代表他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一般是指创新能力、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等。
1知识是人类的财富:
知识是重要的的,它主要表现在:
1)知识是创造的基础:任何一项的革新、创造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量。尤其在当今科技发展飞快的年代,要进行一项创新必须具有更广泛又更专业的知识,需要许多交叉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
2)知识是升学的阶梯:要进入各级学校学习,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没有巩固的基础知识就难以学习更高一层的学习。
3)知识是人类进步、文明的总结和结晶:有人说:“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了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当然,今天的书含义将更广泛。
2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财富,是宝藏,是很重要,但是能力却是发掘宝藏的利器,是利用财富的手段,是体现个人价值、推进社会发展的武器,它比知识更重要、更宝贵。
1) 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显现的:知识不等同力量,知识必须通过人的作用,也就是通过人的各种能力才能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力量。一个人尽管学识丰富,如果没有各种能力,那他最多只能是一个书呆子,不能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天不少大学毕业生虽然学识不缺,但由于缺乏各种能力,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要求。
2) 知识可以找到,而能力却靠培养:知识可以通过上网或在百科全书中找到;能力却不能去找,它只能通过人的本身的努力得到的;知识可以通过短时的学习或通过别人的传授就能得到,但能力必须是本人通过比较长时间的培养,甚至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累积才能形成。
3) 知识能被遗忘,而能力却永存:在学校学的书本知识往往在走出校门若干年后就会被遗忘,特别是与工作关系不大的书本知识更容易遗忘;而一旦形成的能力,这包括了人生经验、人的道德、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各种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等是不会被遗忘,而是能被一个人终生受用,是影响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有人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位科学家回答:”教育的本质就是那些遗忘后剩下的东西“。那么,遗忘后的剩下东西是什么?剩下的是人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一个人终生受用、关系能否适应社会要求的关键。
4) 知识往往跟不上时代的迅猛发展,而能力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驾驭知识,发挥知识的关键。
能力是比知识更重要,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切实把能力教育放在首位。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型的人才。
追问不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