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最大的失误就是太自负。朱允炆本身并不是一个软弱之人,反而手段狠辣,有点激进。登基之初就要削藩,没有遵照朱元璋的安排一步步地循序进行,而是想要直接削藩和杀藩王,激起了藩王尤其是朱棣的逆反之心。所以当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其他藩王就积极响应了。
战争之初,朱允炆可用的人才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在用人方面过于随意。比如重用文人黄子澄、齐泰,这些书生并不懂得行军打仗,指挥混乱,导致很多人对建文帝不满。最终在建文4年,淮阳防线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失误,南京地区的门户被打开,战局彻底扭转。
另一方面,朱棣本人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攻南京,同时向宁王借兵,让自己的大儿子率领部队围攻北京,双面夹攻,拉长了战线,采取了积极的消耗政策,分散了建文帝的兵力。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建国之初,朱元璋在北方的骑兵全部由朱棣掌控,骑兵骁勇善战,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体来讲,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战略战术上的轻敌,二是行军打仗所用的人才不当。手下的众多武将基本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反而朱棣在最初的劣势之后能够善于用兵作战,并且采取了最适合的战术,从而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胜利。如果建文帝能够采取温和的手段削藩,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起兵造反局面了。
因为当时朱允炆错误的使用了不当战术,这才招致惨败。
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所以到最后就全部都输给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