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你的E-mail,我发给你几篇相关的论文
-----------------------
1 小水电站对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评价
1.1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1)对洪峰流量的影响。小水电站一般建于山区性河
流,峰量大、库容小、调峰作用小,设计一般不设防洪库
容。但在洪水期仍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
(2)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对坝下至发电厂房脱水河段,
应考虑该区间农田、人口分布、生态景观等因素对流量的
要求,建议水电设计部门采取工程设计措施,解决脱水段
需水量,满足农灌、人口、生态用水需求。对发电厂房下
游影响一般由于发电尾水均匀下泄,对下游流量具增益作
用,但应考虑水温问题。
1.2 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对水库蓄水后的水质,应根据库区点源和面源输入量,
进行有机污染指标CODer、B0D5和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预
测和评价。有机污染指标的预测采用GB3839—83《制定水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推荐的有机污染物允
许排放量计算公式;富营养化水平预测采用狄龙模型。
1.3 对水库水温变化及影响
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库容会改变河道的水温状况,水
温的改变直接影响水生物和农灌作物生长。根据水温判别
式a=多年平均径流量/总库容判别:当a值>20时,水库
水温垂直分布呈混合型;当a值<10时分层型:当10<a<
20时为过渡型。水温呈分层型时,中、下层低温水泄放,
会对下游农灌作物和水生物产生影响。
1.4 对坝址下游河段水质预测
接GB3839--83《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
法》规定,采用污染物沿水流方向的平衡方程进行。流量
采用设计水文年限9o%保证率为平均最枯流量,污染负荷
应考虑坝址与厂址区间的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排放量。
2 施工对环境影响分析
2.1 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
(1)坝址、发电厂房基础开挖及弃碴过程产生的水体
混浊影响。
(2)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燃油、机油和机械维修
油等污染。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引起的有机污染。
2.2 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站一般建在狭小山谷,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由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引起,主要污
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此外,开挖土
石方引起的扬尘和爆破产生的烟雾会对附近村庄居民及施
工人员产生影响。
2.3 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场地若离村庄较近,会对居民造成噪声影响,如
爆破、风钻、搅伴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2.4 施工占地对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站施工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都破坏当地的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2.5 施工期对施工区环境卫生的影响
施工期间在施工区集中了大量施工人员,人群混杂,
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加强生活取水点、公共食堂卫生
检疫,妥善处理生活垃圾。
2.6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施工弃碴的影响。山区小水电站一般都有较长的
引水隧道,坝址、厂房基础开挖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弃碴,
评价应与水土保持方案相衔接,合理安排弃碴场,妥善处
理弃土弃碴。
(2)水土流失的影响。开挖裸面及弃碴场若不及时采
取措施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影响行洪。环评应与水土保持方案相衔接,采纳水土保持
方案提出的建议措施。
2.7 对生物的影响
对库区动植物、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是向当地资源主管部门咨询调查,并出具证明,对可能存
在的重点保护对象,建议采取迁移、培植等工程措施。
2.8 对文物、有价值自然景观的影响
对库区进行淹没文物、有价值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进行调查,可请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出具证明。
3 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裸面和弃碴场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
开挖裸面的工程措施,弃碴场永久性护坡,植被恢复措施;
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裸地的平整绿化等。
(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机械维修含油
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爆破药品管理,施工结束前库区的
清库消毒工作。
(3)施工期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施工
机械的正常运行,控制运输散落物和扬尘,粉尘产生点施
工人员的防尘措施。
(4)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措施有选择低噪
声设备,避免夜间施工,爆炸应避开居民休息时段等。
3.2 运管期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应包括枯水期对坝下脱水段用水采取调控措施,
以满足脱水段居民用水及农田灌溉、珍稀鱼业资源、沿岸
植物生长的需求,水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及生活
污水的处理措施,水库水质的监测。
4 公众参与
小水电站的兴建对坝下脱水段居民和生态用水带来较
多的负面影响,一个小水电站能否建成,当地公众赞成与
否是关键。应对坝下脱水段范围居民进行公众调查,并由
当地村委出具是否同意兴建的意见证明。此外需征求工程
所在地乡镇、有关部门(如林业、土管、鱼政、文物、旅
游、防疫)对兴建电站的意见和要求并出具证明或书面材
料,纳入公众参与内容。
参考资料:浙江水利科技,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