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的航母建造和维护多费劲,别的不多赘述,就看下图。
这黑烟里的,是当今俄罗斯硕果仅存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在2016年10月带领其航母战斗群,远赴东地中海,去叙利亚战场“反恐”,途径英吉利海峡的壮观场面。
很多网友戏称,这俄罗斯的大航母,别是烧劈柴的吧......
除了浓烟外,库兹涅佐夫号最出名的还在于其“用半年,修两年”的状态,往造船厂上“咣当”一停,就歇菜了,让骄傲的资源大国、军事强国俄罗斯,经常陷入无航母可用的窘态。
即便如此,俄罗斯军方还是很执着的缝缝补补再接着用,新航母短期内现身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然而,在七八十年前的二战时代,各国在资源、人力紧张的状态中,竟然能像“下饺子”一般呼啦啦的短期内造出几十艘航母。
比如,日本,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在十几年间,先后建造了25艘航母,要不是在战争后期,遭到了严格的禁运,搞出来的量肯定会更大。
再看财大气粗的美国,十来天就能攒出个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拥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国,在纳粹的轮番轰炸下,也保持着91艘的数量。
其实,对比七八十年前的航母和现在的航母,名字虽然还是那个名字,但作战需求和功能定位早不是当年的“航母”所能比的了。
二战的航母主要是搭载飞机,用以夺取制空权的作战平台,在远离本土的条件下,能携带着战机从空中攻击陆地以及海上的目标就可以了。很多情形下,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大型军舰,甚至货船经过改装,就能成功变身航母。
当时,出于作战需求的考虑,把货船和邮船改装航母的难度并不太大。二战中的舰载机,均为螺旋桨飞机,结构简单,速度低,满载起飞重量一般在4-6吨之间,仅相当于现代舰载机的1/5-1/4。因为机身的轻盈,速度还慢,滑行几十米就能起飞了,对起降条件要求很低,够长就行,不用太考虑什么弹射系统、助降系统、拦阻系统。
再看现在的舰载机,多为喷气式超音速战机,挂载导弹,结构复杂,重量大。像当今美国主推的F-35C(下图),最大起飞重量都达到31.5吨,再加上战机超高的起降速度,先别说起飞成问题,这要降落在二战时期的任何一艘航母上,估计都得给砸残了。
更大的区别是,二战时期航母的甲板几乎都是木制的。此时的螺旋桨飞机发动机温度低,木制甲板能够减轻重量,保证航母的稳定性,也便于修理。
而现代喷气发动机尾焰对甲板的侵蚀极大,这对航母甲板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抗高温,耐火特种钢制造。只有具有雄厚工业基础和一定资源的大国,才能在甲板的选材、冶炼技术、焊接技术方面达到特定的要求。
而且,在战时的非常态状况下,建造航母时也不会怎么考虑系统性的保养和维修,不像当今,一个航母舰队可能要配十几艘大小战舰,组成很正式的航母战斗群,还经常拉出来训练,这个成本自然会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