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用250来形容一个人笨?有什么典故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10-03
1. 成语“二百五”源自战国时期苏秦被杀的典故。苏秦是战国时的说客,身佩六国相印,后来在齐国被杀。齐王为了找出凶手,将苏秦的头割下挂在城门上,并贴出榜文悬赏黄金千两。后来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问他们如何分这千两黄金,四人都回答“一人二百五”,因此齐王将这四人称为“二百五”。
2. 另一种说法认为“二百五”来源于推牌九(一种赌具)。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被称为“毙十”,是牌九中最小的点,因此人们用“二板五”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3. 还有说法认为“二百五”来源于唐朝长安市长京兆尹的故事。京兆尹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后来增为二员,但群众称他们为共称伍佰,因此每人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4. 另外,也有说法认为“二百五”来源于古代的银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称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因为与“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称为“二百五”。
5. 还有一些说法认为“二百五”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方言,如一个老秀才给两个儿子起名“成事”和“败事”,秀才询问儿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还有山东滕州方言中“半熟”就是“二百五”的意思。
综上所述,“二百五”这个词语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大多与古代的典故、传说和方言有关。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别人笨呢?有什么典故吗?
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这个250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为什么不是25 ,350?
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

为什么用“二百五”形容一个人神经质,有什么典故吗???
典故六 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久了,人们就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好出洋相、说话不正经、处事敷衍随便的人

为什么说人250是骂人的?有什么来源吗?
2、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3、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

为什么会用250来形容一个人笨?有什么典故吗?
1. 成语“二百五”源自战国时期苏秦被杀的典故。苏秦是战国时的说客,身佩六国相印,后来在齐国被杀。齐王为了找出凶手,将苏秦的头割下挂在城门上,并贴出榜文悬赏黄金千两。后来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问他们如何分这千两黄金,四人都回答“一人二百五”,因此齐王将这四人称为“二百五”...

为什么说别人傻,叫“二百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形容一个蠢很少会直接用“傻子”一词,而是用“二百五”来形容。但是,其实“二百五”这一形容人傻的词语并不是出现在现代的网络流行词语,早在古代这一用词便已经出现了!清朝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原来他是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

为什么250就是傻的意识呢
有典故。。。如上 实际上这种问题百度一下就可以,满大街都是,值得在这里等答案么?

为什么形容一个人笨拙要说是250?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

形容一个人不靠谱就说他是二百五,这个说法有何典故?
二百五就是形容一个人头脑不清晰,愣头愣脑,据记载,这个二百五是跟齐国的一位谋臣苏秦有关。苏秦可谓是人尽皆知,而苏秦的家里最初是以农业为生,小时候他想要出人头地,就去齐国学习,拜鬼古子为老师,并学习了游说之法,几年后苏秦认为自己已经学成功了。因此,他便去追求发展,但没想到却处处...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什么原因使它成了骂人的话?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老秀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可是始终不曾中举,最后终于放弃了,开始培养下一代。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事,老秀才此后的主要事务就是教他们,指望他们能够考上。一天,秀才要出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