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H.米德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的好朋友,上篇文章讲到的 约翰·杜威 曾称赞他为美国近代在哲学上“最具创见头脑的思想家”;我国邵培仁教授认为他是美国传播学的鼻祖。也许是他太过谦逊了,尽管如今享有盛誉,生前的米德却并不被学界所推崇,反而是在其逝世之后他的许多思想才相继出版并引起广泛关注。
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年2月2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德来的一个中产阶级
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海勒姆·米德是一名基督教牧师,母亲来自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米德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应聘在奥柏林学院任职,他也因此在奥柏林生活和学习。
1879年,16岁的米德就考入了其父亲所任教的奥伯林学院。米德的大学时光也有过一段艰苦的回忆,1881年,他的父亲去世,全家被迫卖掉住房转而开始租房生活。为了支撑家庭开支,米德在学校的餐厅当招待。1883年,米德毕业于奥柏林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奥柏林学院新英格兰清教派的伦理观念和美国中西部的进步思想无疑深深地影响了米德。
毕业后的米德在一所中学任教半年的时间,由于他开除了侮辱老师和学生的无赖学生,而被学校董事会开除。随后的三年里,他在西北部过着并不稳定的生活,前后做过
家庭教师和铁路调查员。空闲时间的他博览群书,好似生活充实,但我想他的内心和如今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们并无二致,既不知自己的去处也不知从事什么职业。
米德对于未来的迷茫在1887年秋季找到了答案,他选择随他大学时的朋友亨利·卡斯尔前往
哈佛大学,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同时他也学习心理学、希腊语、拉丁语、德语及法语。在哈佛,米德结识了乔赛亚·罗伊斯和威廉·詹姆斯,并与他们共事,二者对米德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与詹姆斯的接触使他转而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米德接受了进化论的观念,用实用主义哲学解读交流意义上的传播,对人际传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催生了芝加哥学派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主导范式。
一年后,米德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米德决定去德国做高级的哲学研究。到了莱比锡之后,米德师从心理学大师冯特,冯特关于“手势”/“姿态”的概念直接影响了米德后来的研究。同时他也批判了冯特对于交流的意义的忽略。
米德认为,姿态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行动,交流/传播建构了社会性的人。使用具有符号意义的姿态,需要参与交流的个体具有理解姿态的含义的能力。基于共同的社会经验,姿态演变为符号,人类的交流就依赖于符号进行,在交流中个人完成社会化。
在莱比锡,米德还遇到了美国著名生理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尔,他的出现让米德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89年,米德为了进一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来到了柏林。在这里,米德受到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影响。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自我与其客体的关系,这与他之后研究“主我”、“客我”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自我”的概念出发,米德拓展了人际传播的领域,奠定了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他的符号互动论主要从符号交流的角度来揭示人与社会的形成过程,影响了包括布鲁默、戈夫曼在内的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自我被米德区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概念共同构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前者是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代表个体对其他人的组织化观念所作出的反应,后者是一个人自己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态度,代表群体成员所认定的群体的整套观念。
米德用“泛化的他人”来指称成熟的自我,即具有了社会整体的共同态度的自我。米德认为,获得“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对于有机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泛化的他人”的态度也就是共同体的态度。个体的自我形成的同时,社会共同体也得以形成。米德关于共同体的论述为解决国家间利益冲突提供了一种方法与可能,这一概念涉及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全球传播等。
从对“主我”“客我”的阐述到“泛化的他人”的态度,米德的研究最终都指向社会、共同体的形成。这和杜威的观点相似,交流促使民主世界形成。米德也如杜威一样注意到新闻媒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态度,具备对具体公共事务的经验,但他没有深入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这方面的研究。
1891年10月1日,米德与其好友亨利·卡斯尔的妹妹海伦·卡斯尔结婚,婚后他们来到安阿伯,米德在
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担任讲师。在密歇根大学,米德与同在密歇根任教的 约翰·杜威 和查尔斯·库利等人成为了学术上的伙伴。
1893年,米德应杜威的邀请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在芝加哥,米德与杜威一样关心民主改革与教育问题,支持社会改革,在简·亚当斯的芝加哥社会福利中心参与了许多社会工作。他开设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影响了莫里斯、布鲁默等后来在社会学领域声名鹊起的学者。
米德从交流开始论述社会心理学,采用与华生不同的社会行为主义视角。华生的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模式,米德则强调内省,摒弃了华生只用外在行为解释内在经验的做法。
米德提出了“内省式思考”。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内省式思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只有在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时,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的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内省式思考也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省过程中,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在与他人的联系上形成自己的态度轮廓。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
米德在芝加哥大学的职业生涯并不十分顺利。学术界存在着发表文章和出版作品的压力,然而这对思想活跃的米德来说却是痛苦甚至绝望的。很难想象在讲台上表现出色的米德伏案写作时的为难,他试图寻找最完美的表述,可是与其词不达意,他宁愿不著一书。在他看来,只有流畅的语言和含义丰富的手势,最能清楚有力的表达经验。
米德生前没有出版一本书,发表文章也极少,加之其性格谦逊、没有野心,以至于杜威离开芝加哥大学赴
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后,米德也未能继任杜威留下的显赫职位。但米德出色的讲述与推理还是为其赢得了芝加哥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的职位。
1931年4月26日,乔治·H.米德因心脏病逝世。他的学生将其课堂讲义进行整理,相继出版,分别是《现在的哲学》(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19世纪的思想运动》(1936)和
《行动的哲学》(1938)。
在芝加哥期间,米德的光芒被性格更为开朗的杜威所掩盖了,在芝加哥社会学系的全盛时期,学派的领导者则是帕克,米德在芝加哥学派的位置一直是比较边缘的。但米德无疑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人物,是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奠基者之一,他从交流的角度论述自我、心灵与社会的形成,对符号互动论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