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中国打航母导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官方的公开资料是没有的,但是很多渠道都证实了中国的确是以DF-21为基础开发类似性能的导弹.

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1是中国8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是解放军首款固体燃料式弹道导弹,在二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最新改型通过加装多种弹头诱饵使反导系统难以拦截,而且打击精度接近巡航导弹,因而成为解放军装备序列中先进程度最高的武器。

中国东风-21战略导弹已经成为解放军装备序列中先进程度最高的武器

按照我国习惯的定义,中程导弹为射程1000~3000千米的导弹;按照美苏核裁军时达成的协议,中程导弹定义为射程500~5000千米的导弹。与近程导弹相比,中程导弹射程更远,火力控制范围更大,同时由于飞行速度更快、弹道更高,相对而言难以拦截;与远程导弹相比,中程导弹飞行时间较短,因此敌方可用于探测和拦截的时间更短,有利于导弹突防,弹头再入防热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中程导弹一般是两级发动机,是从近程导弹到远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所必须跨越的技术台阶。

早在1967年,我国在进行配装导弹核潜艇的潜地固体导弹方案论证时,就曾设想在该导弹研制成功后,将导弹稍加修改之后使之成为陆上机动型号。随着巨浪一号研制工作的展开,方案设计和试验计划中,明确提出巨浪一号采用“台、筒、艇”三阶段试验方案。前两个都是要进行陆地发射试验。巨浪一号研制人员在进行陆上发射筒设计和试制时认为,把发射筒装在公路车上开着跑,不成了陆上机动式固体战略导弹了吗?1975年,航天部门把这个设想具体化后,向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和其他几位副主任做了汇报后,得到他们的支持,尔后又征得了第二炮兵部队的同意。
1978年8月,国防科委在规划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战略武器的研制要努力完善第一代,尽早结束试验阶段,抓紧研制机动的第二代武器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指出巨浪一号属于“一弹两用”的武器系统,应探索固体导弹公路机动发射技术,为中国固体导弹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月,邓小平在听取七机部领导汇报战略核武器规划时指出:“我最有兴趣的是陆上机动,用现代化武器打游击战争。要抓好巨浪一号直接上岸。”为此,国防科委立即与七机部、二炮、总参等有关部门商讨巨浪一号上岸型号的研制原则、技术指标与作战方式等问题。将潜艇发射的巨浪一号直接搬上岸(陆地),就成为中国第一种陆上机动式固体地地战略导弹。

经过对巨浪一号上岸后的发射方式、战术性能指标的确定、技术状态的修改等进行分析研究,1980年3月完成了固体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同年6月7日,中央专委批准了东风21号固体地地导弹的研制任务,由七机部二院负责总体研制。
为了实现固体地地导弹的机动运输和快速发射,承担固体地地导弹地面设备设计任务的科技人员,根据固体导弹对运输发射设备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导弹运输、起竖和发射等多种功能合一的设计方案,简称三用车方案。这种由牵引车、半挂拖车、发射装置和电液控制系统组成的公路运输发射车,除了具备运输、起竖和发射导弹的功能外,还具有保温、调温、发射筒调直与方向回转、水平装填和储存导弹等多种功能。

1983年6月生产出第一台三用车及其配套设备。经模型弹弹射和全武器系统试验后,证明三用车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先进,设计方案可行,质量可靠。1983年,完成了三用车配套牵引车的样车试制,并经试验考核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1984年4~5月,固体地地导弹和地面设备进行了全武器系统合练,全面检验了各种车辆、设备的设计性能。在完成导弹武器系统合练和夜间发射操作试验后,相继进行了高温、高湿和淋雨试验、公路运输试验、仪器设备工作寿命试验、待机试验、低温环境下的发射试验和大风环境试验,全面考核了武器系统的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
1985年3月,固体地地导弹试验队从北京出发,来到发射基地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3月28日,三用车进场后,参试人员先后进行了多次设备自检测试。三用车起坚、调平、旋转、程控、手控、保温、调温、插拔机构等,都经过试运行,检修了车辆。与此同时,与三用车配套的水平装填车进行了对接调试,先后三次顺利地完成了水平装填。经过一系列自检测试后,4月9~13日,参加了全试验队合练。4月20日,试验队进行了大风试验,三用车性能良好。4月26日,试验队进行了强光瞄准试验。

1985年5月20日,中国第一枚固体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代陆上机动发射的固体战略导弹。5月30日,第二枚固体地地导弹又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试验。随后,又对瞄准设备、适配器等配套设备做了改进。1987年5月,用改进后的地面设备进行发射试验,获得成功。1988年,东风21号导弹武器系统通过设计定型。1991年6月,成功进行了定型后的首次批抽检发射试验,随后交付二炮部队使用。
中国第一代固体中程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发展更先进的固体地地战略导弹奠定了良好基础。

东风21号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及其配套的地面设备组成。它的研制利用了其他固体导弹的很多重要技术,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经费。但因导弹武器系统发射时的载荷、振动和冲击等力学环境的改变,由总体设计部在设计中做了必要的改进。这些改进,有利于地面车辆的集中布置和设备的迅速展开,既降低了选择发射场地的条件,也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为保证发射场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在导弹尾罩上增设了尾罩侧推发动机,使尾罩与弹体分离后沿一定方向飞落。
东风21号的两级固体发动机采用聚丁二烯复合推进剂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壳体。发动机矢量控制,一级为摆动喷管方案,二级采用液体二次喷射控制方式。为了提高导弹的打击精度,精确控制二级发动机按指令关机,在二级发动机前封头上采用三个反向喷管,以实现推力终止,并提供头体分离的反向推力。制导系统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其中惯性平台采用小型化三轴液浮陀螺。
东风21号导弹的弹头继承自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由于潜地导弹受体积和尺寸的限制,弹头要求小型化。在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的密切配合下,七机部一院14所先后解决了外形选择、结构与防热设计以及参数测量方面的技术,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轻小型热核弹头,在导弹弹头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1974年,该型号核战斗部成功进行了全当量核试验。

导弹地面设备由导弹储存、发射准备和发射所需的各种装备和设施组成。它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弹储存、防护、运输、转载、头体对接、起竖、供气、供电、液体推进剂加注、测试、瞄准、发射、发射控制等各项作业,并按要求将导弹发射出去。中国早期的导弹发射方式,属于初级的区域公路机动发射方式。其后,相继采用了地下井储存和井下热发射,地下井储存和地面发射,公路网区域快速机动发射等多种发射方式,使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反应速度得到很大提高。
此外,根据固体地地导弹的使用要求,还设计了带有大功率发电机组的电源车、配电车和局部空调补气车、发射控制车、瞄准车和自动化测试车等,形成了固体地地导弹的成套地面设备。为提高导弹作战指挥的自动化水平,科技人员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指挥监控系统,并参加了固体地地导弹的飞行试验,证明达到了预定的战术技术要求。
导弹发射流程为,按预定的发射程序,车辆依次进入发射阵地,迅速展开地面设备,起竖导弹,在完成平台调平、瞄准和射击诸元装订等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即可实施导弹发射。由于从设计上和发射程序安排上都千方百计地减少导弹在发射阵地上的操作项目,该导弹武器系统从车辆进入阵地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射任务。

1988年,中国第二代固体中程战略导弹——东风21号甲立项,由航天部二院负责总体研制。这是国防科研拨款制度改革后,航天系统第一个由总承包院与军方直接签定合同研制的型号。该导弹采用多项先进技术,是一个全新的型号。为了增加射程和可靠性,东风21号甲发动机采用比冲更高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复合推进剂,二级采用玻璃钢壳体、单个珠承全轴摆动喷管、电机式保险机构等技术。导弹发射三用车和地面设备也有所改进。
1992年,导弹研制进入试验飞行试验阶段。同年4月和11月的两次飞行试验由于设计问题而失败。经过3年的改进设计,1995年1月、8月和11月连续取得三次飞行试验成功。1995年8月17日~9月26日,二院试验队在某导弹试验基地完成了3000公里机动运输试验和作战使用流程考核试验。1996年12月再次飞行试验成功,次年导弹设计定型。1999年9月,东风21号甲导弹参加了国庆五十周年阅兵。2000年3月,成功进行了定型后的首次批抽检发射试验,随后交付二炮部队使用。第二代固体中程战略导弹的研制成功和装备部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二炮开始常规导弹建设规划时,就提出发展了中程常规战术导弹的建议。其中设想的一个作战目的是,用中程常规战术导弹的远程火力弥补南海地区作战中我海空军远海作战能力的不足。到了90年代,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成为二炮常规导弹部队的首要作战任务。二炮提出装备类似于美国潘兴II的带有末制导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有效突破台湾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并利用其精确打击能力攻击敌指挥所、防空阵地、机场等重要军事设施,起到“杀手锏”的作用。

经过对中程常规弹道导弹的几大关键技术(机动弹头气动外形和控制、末制导雷达图像匹配、透波头罩材料、子母弹战斗部分离和控制等)长达十年的攻关,中程常规弹道导弹于2001年开始立项研制,2002年12月取得首次飞行试验成功。随后的几个型号相继定型并装备二炮常规导弹部队使用。
东风21系列中程常规弹道导弹发射车采用了五轴自行式底盘。东风21号和东风21号甲导弹采用的半挂拖车具有载重量大、容易操作、继承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受到牵引车附着重量的限制,驱动力不能完全发挥。而多轴自行式底盘车辆整体性强,可以将发动机功率发挥到最大,这就相应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可在较低等级的公路上机动,可高速通过1~2级公路及桥梁,也可安全通过3~4级公路及桥梁,还可低速通过部分5~6级公路及桥梁。这使其既可隐蔽在森林里、桥下或涵洞内,又可经常转移位置,迷惑敌人,这样就不易被敌发现和遭到突然袭击。次外,该系列导弹的地面设备也大大简化,实现了“多车合一”,使整个系统的维护性和机动性更强,系统目标更小,有利于机动隐蔽。

东风21C导弹的改进型模型,注意图中红圈处东风21C导弹可能采用了与东风15A类似的战斗部,需要注意的是东风15A具备有末制导能力

我国还正以东风21系列中程常规弹道导弹为平台,研制弹道导弹反航母武器系统。反航母武器是未来局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军事强国都拥有航母编队,并将其作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平台。一旦发生局部战争,强敌势必会使用航母作为其介入局部战争的作战平台。如果拥有多作战平台、技术先进、作战性能优良的反航母武器系统,将会使得强敌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是否介入战事,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使强敌真正介入,反航母武器的有效使用也会对其航母编队造成重大损伤,从而减弱强敌的介入程度。
与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弹道导弹不同,打击航母这样的海上移动目标对导弹的目标探测和识别能力、机动能力、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都有新的更高的要求,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航母想像图

中程导弹曾在冷战核裁军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1981~1987年,美苏就限制在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举行谈判,最终于1987年12月签署了《苏美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这是自核武器出现以来世界上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缓和的重要标志。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三年内销毁全部射程在500至5000千米的陆基中程导弹。至1991年5月,双方已按条约规定销毁了全部潘兴II和SS-20导弹。然而冷战后,其他国家对于中程导弹的热衷程度却大大增加。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和伊朗等国先后开发了射程为1000~3000千米不等的中程导弹,配备了核弹头和多种常规战斗部。中程导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热门领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2006年美国提出的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俄罗斯再次考虑到运用SS-20中程导弹这一战略筹码。2007年俄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声称,美国若不取消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俄罗斯将退出苏联时期与美国签订的《中导条约》,重新部署SS-20导弹,可以在核战争爆发时,先发制人地摧毁美国在欧洲预想的几个反导阵地,这无疑是俄罗斯抵消美国反导优势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同样,美国正积极拉拢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在我周边构建反导系统,严重威胁我核反击力量的有效性。我们也可以仿照俄罗斯,用常规中程导弹对这些国家的陆基和海基反导系统进行反制打击。为此,我们需要研制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突防和打击能力更强,并具备打击海上和陆上移动目标能力的新一代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1系列中程弹道导弹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解放军装备序列中先进程度最高的武器。东风21号C通过加装多种弹头诱饵使反导系统难以拦截,打击精度接近巡航导弹,真正具备摧毁驻日美军基地的能力。反航母改型,则为解放军提供了一种费效比较高的对抗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手段。

央视画面中显示东风新型号导弹至少携带两种诱饵:有速诱饵,再入诱饵

与潘兴II一样,东风21号C具备接近于巡航导弹的打击精度,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精度的提高,意味着常规弹道导弹不再是一种只能用于袭击城市的恐怖武器,而是可以作为撕开敌人空防的第一批精确制导武器。从这个意义来讲,东风21号C不仅弥补了中国空军常规远程打击能力的不足,也足以在世界武器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看来,对于东风21号C,解放军要做的只是开足马力生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5
据美联社报道,虽然美国在全球拥有庞大而完备的航母舰队,拥有独一无二的打击能力,但中国的新型导弹东风21D或将打破这种局面,并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据称,美国海军规划人员正在努力应对分析家口中所说的中国新式导弹,这种名为东风21D的新型反舰导弹将彻底改变海上游戏规则。东风21D从陆基平台发射,拥有足够的精度,可以打击1500公里以外正在移动的航空母舰。

分析人士称导弹的最终测试会在今年年底进行,目前的问题仍然是中国在完善其精度上动作会有多快,以使其能震慑海上移动的舰船。

去年的国庆阅兵上中国曾展示过东风系列的导弹,而东风21D将彻底改变太平洋上的军力平衡,严重削弱美国干预台海和朝鲜潜在冲突的能力。它也使美国船舶自由靠近中国长达1.8万公里海岸线附近国际水域的梦想成为泡影。
第2个回答  2010-08-15
DF21D 一个还没有装备的导弹,一个中程导弹,网友用它来打航母......

我来告诉你吧,楼主,其实打航母很简单,我国60年代就研制出超级秘密武器了,据说是有个很牛B的UFO在中国坠毁,后来被中国的天才们利用外星科技造出了中国特色的UFO,它不仅可以击落F-22,还可以用来反航母,总之美国过来什么就打什么,还不用负责,被不明飞行物打的他上哪说理去!
第3个回答  2010-08-15
你就当做反舰导弹就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10-08-15
没有

所谓的中国打航母导弹是什么?
中国官方的公开资料是没有的,但是很多渠道都证实了中国的确是以DF-21为基础开发类似性能的导弹.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是中国8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是解放军首款固体燃料式弹道导弹,在二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最新改型通过加装多种弹头诱饵使反导系统难以拦截,而且打击精度接近巡航导弹,因...

我国反舰弹道导弹打航母,有什么优势?
反舰弹道导弹的优势有三点,分别是威力强、射程远以及速度快。简单归纳来说,弹道导弹是火箭,巡航导弹是无人机。对比一下我们平时看到的火箭和无人机,就能知道这两东西的体型差距有多大。因为装备了火箭发动机,反舰导弹有更大的推力,能搭载更大的战斗部。正所谓当量即正义,弹道导弹的威力天然就比巡航...

中国是否有打航母的导弹
首先,C-803型反舰导弹是一种在舰舰和空舰之间使用的导弹,其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这款导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了双速制导技术,即在巡航阶段采用亚音速,而在末段冲刺时则加速至超音速,这种设计旨在提高导弹的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其次,SS-N-22导弹是另一种中国在反舰导弹领域的重要成果,其改进型...

中国能打穿航空母舰的导弹叫什么
C802岸舰导弹就可以的

东风21D为什么叫“航母杀手”?
东风21D,作为一款升级版导弹,它的机动性如同狡猾的猎豹,能够准确锁定并摧毁移动中的航母,是冷战后中国军事力量中反击美国海军投射力量的关键武器。搭载的核常弹头,使得它在威慑与实战中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与巡航导弹的较量 与巡航导弹相比,东风21D虽在性能上保持着接近,却实现了钱学森提出的"弹道"...

中国的防空导弹有那些,中国最有效的武器能对美航母攻击的是什么...
有很多,红旗系列、霹雳系列(空射和地面防空系统都有)、还有飞蠓系列、前卫系列、飞弩系列等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具体的可以去查看相关的文献书籍。一般地空防空较多样化,其次是海空,空空就只有那么几种 对抗航母,中国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武器,传说中的DF21末端制导弹道导弹或许能有一击的力量,...

东风27导弹显神威,实现5000公里外打航母壮举,展现军事技术巅峰_百度...
东风-27导弹,以其多功能性而闻名,适用于陆地和海上目标,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设施。作为DF-27或CSS-21,它的战略威慑力源自其射程的拓展,甚至能触及美国本土,显示出中国海军防御和攻击能力的扩大。该导弹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使其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而先进的制导...

关于导弹打航母
最近常说的导弹打航母就是你说的第二种,弹道反舰导弹,美媒传说是DF-21C\/D。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正式公布或测试过这种导弹,原因就是你说的难度大。难在不好瞄准不好跟踪变向。需要提前进行预警机或卫星跟踪瞄准,弹头本身的机动性要求也很高。你所问的两个问题中,第一个就是命中率问题,没有办法...

我国最具威慑力的一次导弹打击
中国最具威慑力的一次导弹打击 东风系列导弹是世界上唯一覆盖各种类型弹道导弹的陆基导弹系列,包括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这个导弹大家族中有一个特殊的成员,是专门为航母量身定制的反舰导弹,它就是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弹道导弹。东风-21是在巨浪-1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

被美国称为航母杀手的是我国的哪种型号导弹?
在军事方面来说,目前具有航母的国家仅有中美俄英等十余个国家,在海上作战,除了空中力量,航母战斗群与核潜艇便是最强悍的力量了。但是,核潜艇一般都深藏与水下,即使发现也不一定能够被击毁,更何况还不容易被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