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古代诗词的典籍,出现最多的一词就是月亮的“月”。足见月亮在古典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笔者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四点。 (一)借月寄托思念之情:从表达方法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类是拟月为人,向月倾诉。从思念的对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 ①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道: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该诗写于李白听闻挚友王昌龄被贬之时,李白借助与月亮的对话,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心声,含蓄的表达了对朋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汉魏时期曹丕的《杂诗》中有“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的诗句。到唐朝时借月表达思乡之情已经屡见不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诗;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有: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一手法使月亮几乎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尤其是边塞诗和羁旅诗中抒情主人公往往是望月思乡的边关战士或是望月怀乡的求仕游子。诗人或寓情于景或借景言志将思乡之情写到了极至。 ③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先秦及汉魏晋时期开始借助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汉代古诗《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的诗句。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均是借月抒情的佳句。诗大多借月表达因战乱等社会原因造成的离别之情和对父母、妻子、儿女的思念之苦。 (二)借月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在表现寂寞的时候主要是借助了对月亮的描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欲擒故纵,将月和影子拟写成人,更表现了与冷月相对,形影相吊的寂寞和孤独。 李端的《拜新月》一诗则是另一种滋味的寂寞。该诗云: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雨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该诗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女子对月倾诉的场景。古有拜月的习俗,此时月亮成了主人公唯一可以诉衷情的知己。烘托了她的寂寞之感,但她因何心事重重,对月又诉说了些什么,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因此该诗透露出的是一种隽永的寂寞,含蓄而不哀伤。 (三) 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表达了“诗仙”想飞上九天揽明月的豪情 壮志,这不仅是酒酣之时的兴之所至,更是他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真实流露。 再如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写道: 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解读该诗可以从“谢玄晖”这一典故和月下之景入手。“谢玄晖”指的是南齐诗人谢眺的字。诗人描绘的是一幅空灵洁净的月夜之景:白云、城垣倒映在江中,清清的露水像垂珠似的从月光中滴洒下来,走进其中让人身心涤荡。诗人借月下之景透露出自己喜爱洁白、仰慕谢眺、追慕高远的情怀。 以上两首诗前者侧重表现志向的崇高,后者侧重表现志向的纯洁,很具有代表性。 (四) 由月引发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慨叹。 古人对月遐思飘渺,想到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不禁慨叹万千。于是有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洒脱;有了“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豁达。有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超脱。 再如张若虚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中点睛之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包含了作者由月而引发的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类个体命运稍纵即逝的慨叹。 江月年年相似,个体的人的存在相比之下却如此短暂,诗人将两者浓缩于同一个画面,使人由人类的个体命运想到了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何时来,又何时去,这一问,问了千古,成为关于人类命运、宇宙命运终极意义的永久命题。 了解了月亮的特殊意义,每逢佳节,举头望月,也许它会显得更加明亮。
借月寄托思念之情:从表达方法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类是拟月为人,向月倾诉。
从思念的对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对亲人的思念借月
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之情
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
月亮在中国古典文学有哪些审美价值?
足见月亮在古典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笔者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四点。 (一)借月寄托思念之情:从表达方法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类是拟月为人,向月倾诉。从思念的对象上说又可分为三类。 ①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亮诗词体现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
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
古代诗歌中明月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哲学博大精深。月是物质的,月又是精神的;月是时间的,月又是空间的;月是生命的,月还是文化的。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人生的圆满、缺憾就像月亮一样。而望月怀远,望月而感,对月抒怀,听月悲秋等,往往成为不可缺少的文学审美意蕴。 月亮的情感寄托美。在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体现在人们的精神...
求一篇题目为"古诗中的月亮"的议论文阿!!!议论文阿!!!
论中国古诗中的月亮 摘要: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
为什么古代诗歌中总是喜欢借月亮来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中国的骚人墨客似乎特别钟爱月亮。在浩瀚如银河的历代诗词中,月亮高悬中天,被众多诗人反复地吟咏,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 想象卓绝的诗人们,为月亮取了许多雅号:玉蟾、白兔、桂宫、圆魄、麝月、天镜、玉盘、冰轮、玉壶、银钩、玉弓、嫦娥、婵娟等等,不下四十余...
月有哪些别称
一、月亮的别称:玉兔、嫦娥、玄兔、婵娟等。在中国文化中,月亮一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从古代文学作品到现代诗歌,月的别称往往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浪漫的情怀。二、月的其他称呼:太阴、玉盘等。这些别称来源于月亮的自然属性和形象特征。太阴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与太阳对立的理解,玉盘则形象地...
关于月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月亮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月亮作为诗人抒发情感、寄托思念的重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关于月亮的诗句: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高分跪求】古诗词中月的意象 最佳答案加分
其实,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不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而且,以月喻人还不局限于女性,漂亮的男子也可以用月亮来形容其美丽。阿拉伯的著名民间神话集《一千零一夜》中就经常出现以月亮来比喻人的美貌。例如《戛梅禄太子和白都伦公主的故事》中就有:“后来王后怀孕,妊娠期满,...
月亮在古诗中频繁出现,请你说一说月亮表达着
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一、 离别与相思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因为在...
有关月亮意象的
“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在美学追求上的某种差异,表现了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