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想象的产物,是产生于纳博科夫的大脑。这是老纳先生明确说明了的。
看过洛丽塔小说的人,应该会看到纳博科夫写洛丽塔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突发奇想。是酝酿了很久的。最开始的想法是关于一只猴子的实验而来的。还写过洛丽塔的前身《魅人者》,好像也译作《魔法师》,(应该是同一本吧??),《洛丽塔》是在前身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改动的,这样的话,情节怎么可能是真实的呢。
当然,我记得老纳先生曾经和亨伯特一样在幼年时候爱上过一个女孩,最终没有在一起,这在他的《说吧,记忆》里谈到过。所以说只能说洛丽塔在一定程度上是那个女孩的替身。不过“正因为纳博科夫爱上了小说中的洛丽塔,才没有爱上现实中的洛丽塔”。
老纳和他妻子薇拉的感情好着呢。其实我一开始也搞混了,尤其是“故事以外的故事”,洛丽塔难产死掉了等等,更让我混了。后来才明白那是老纳的文字功底好啊。有人称他是文学界的魔法师。也许技巧到了巅峰是能代替情感的吧……就那一段惊艳的开篇语,就把我们带入了亨伯特的世界。
不过,其实在小说中,老纳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小说是虚构的,只是用的是一些文字游戏,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叫布兰克-布兰克,就是拿小说的真实性开玩笑,因为布兰克就是空白的意思。
还有就是因为亨伯特是精神有些问题的,为了将这个表现地淋漓尽致,第一人称是最合适的。(别问我为什么老纳能把一个病态的男人的心理揣摩地那么透)。这只是人称的问题。
《简·爱》一定看过吧?就算没看过也应该听过啊。(其实我没看过)。都是第一人称我我我的,但是简·爱可不是夏洛蒂。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有一定的原型,但是是虚构的故事,但是相当真实感觉,甚至他一个俄国人写的美国社会也逼真极了,这只能说明老纳先生大师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