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三山聚义打青州武松为什么没有出战

如题所述

《水浒传》中三山聚义打青州,武松没有出战是因为他的过去并不光彩,杀死了朝廷命官。梁山好汉当中很多的人在上山之前都是朝廷缉捕的罪犯,但是他们的罪名有大有小,二龙山上杨志、鲁智深、武松都是落草为寇的英雄。他们三个同样也都犯下了杀人的罪过,但是他们所杀的人身份不一样,杨志和鲁智深杀的只不过是普通人,而武松杀的却是朝廷命官。杨志和鲁智深的罪过根本就没有人在乎,而武松杀死朝廷命官这样的重罪必然会落在别人的手里成为一个把柄,呼延灼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把二龙山的人说成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匪徒,呼延灼的军队在道义上就站稳了脚跟。

武松在水浒传当中被作者塑造成一个打虎英雄的形象。他有情有义,有勇有谋,在梁山好汉当中是正义的存在,但是无论作者用什么样的笔法去描述武松的精神形象,都无法抹杀他杀死了朝廷命官的事实。在传统人们的观念当中这就是以下反上,这就已经超越了社会的客观规律,武松再多的功劳也无法抹去过去的事实。

武松是一个步军统领,在水浒传这部小说当中没有表现出他马上功夫。在古代战争当中将军都是要骑着高头大马在战争中打仗,这样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武松在单挑能力上确实很强,但是在千军万马的战争中未必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武松列阵不能和呼延灼相比,他作为一个武林高手在战场上无法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与其让呼延灼抓住把柄,还不如雪藏武松。

想要得到武松这样的武林高手容易。但是想要得到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呼延灼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梁山好汉排名的时候呼延灼也排在武松之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7
武松上二龙山落草,坐上了第三把交椅,第一、第二把交椅分别是鲁智深和杨志。二龙山上还有四个后来也是梁山好汉的头领,分别是施恩、曹正和张青、孙二娘夫妇。二龙山地处青州,附近还有两座山,分别是桃花山和白虎山。当然了,由于鲁智深、杨志和武松都属于武艺高强之人,这二龙山也是三山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山头。呼延灼攻打梁山泊,被破了连环马失败,“折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就打算到青州慕容知府处,想通过慕容皇妃的关系打通关节,那时再“引军来报仇”。慕容知府也想着扫平境内的盗贼,所以就给了呼延灼“马步军二千”,让他扫平三座山头。  呼延灼有一匹“踢雪乌骓马”,是皇帝御赐的宝马,在投奔青州府的途中,却不想被桃花山的李忠与周通偷了去,因此,呼延灼打三山,首先攻打的是桃花山。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武艺实在平常,根本就不是呼延灼的对手,所以,两人商量着请二龙山相救。二龙山和桃花山“各守山寨,保护山头”,这种闲事二龙山是可以不管的。不过,杨志觉得,若置之不理,“一者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因此上决定出兵相救。就这样,在梁山泊之外,又演了一处好汉们对敌官军的大戏——三山聚义打青州。但是,作为二龙山大殿上的大头领(区别于山门下的小头领),最终在梁山上排名比杨志高的武松却没有出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一种原因是武松杀人,而且是杀了两名朝廷命官,所以他是个特别重罪的人。不管作者怎样写,世上会有多少好汉赞赏,但当时人的观念,他就是个罪犯强盗。世人大多的人是这样认为,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认为。就像宋江在梁山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样,假如他打出了反皇帝的旗号,马上就会像方腊一样,引来征剿大军。而这样的征剿,真正是“师出有名”。梁山好汉有些人脸上有金印,宋江也有,后来让安道全给抹去了。为什么一定要抹去?那就是带着这个金印,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罪犯。武松杀了人,宋江要带他去清风寨花荣那儿,武松自己说,“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难道呼延灼不会拿这个来说事吗?这时候让武松出战,很容易给人落下口实,让呼延灼用来鼓舞士气。人的认识不能超出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让青州兵认为武松是个英雄并不现实,就像梁山好汉可以跺脚骂高俅,可是见了高俅马上要跪倒在地,尽管他已经成为了俘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