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详细十大名将(老马走世界说了4个)
白起、吴起、孙伍、伍子胥、韩信、项羽、岳飞、、都应有份,,其他嘛,,比较难说,,,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 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2、 吴起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骑兵战天才,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

4、 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使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在战略战术方面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的后代——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5、 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强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排第五)

6、 李世民

唐朝的开朝皇帝。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明君。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7、 岳飞

常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的先河。

8、 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孟德新书》的作者,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皆败阵),故列第八。

9、 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带七千骑兵杀入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粱朝便以一万兵全歼侯景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之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

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10、 项羽

东方的汉尼拔(一样的苦大仇深、一样的使过“破釜沉舟”、一样的所向无敌、一样的功败垂成、一样的一生只吃一场败仗但军事生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拔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与吕布同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29
1、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步卒入郢,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吴起 亚圣

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少了个成吉思汗,但老成是中国人么?可议。至少多数老外不这么想 .

4、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 西汉的实际缔造者 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

5、李世民

唐朝的开国皇帝 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 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名君 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

且晚节不保,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6、岳飞

长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

可谓韩信后身

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先河

7、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

昆阳奇迹的创造者(但史家考证其疑点甚多??譬如绿林军两大巨头在场,刘秀一介小卒有何决策权??水份多少不知也,且得天灾人祸.

许多胜利的指挥者,也是不少败仗的制造者

并考虑到其麾下名将的因素,列名第七

8、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孟德新书》的作者

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

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并皆败阵)

其战绩不如光武,故列第八

9、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

小陈似乎比兵圣岳圣还嚣张,带着七千白骑便杀入了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虽则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梁朝便以一万兵力全歼侯景的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无愧。

10、柴荣

五代十国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实际缔造者??可惜命苦,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讨,数年内一统北方。且大败辽人,收复燕云十六其二,可惜在策划大规模北伐之时病故,大业终为赵匡胤所篡??且篡得实在不咋样,瞧瞧宋太祖太宗哥俩在北头的表现就成了
第2个回答  2006-12-29
(1)田单:
战国时名将。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齐□王时为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市掾。燕将乐毅破齐时,田单与族人避居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安平城破,他又命族人尽断车轴末端,用铁包裹轴头,使之坚而易行,得以免为燕军所虏,东保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即墨大夫战死,田单被推为将军,守即墨拒燕。燕惠王继位,田单闻乐毅与燕新君有隙,乃纵反间于燕,使燕惠王遣骑劫代乐毅为将。他又自称得神人相助,设计使燕军尽劓所俘齐卒,掘烧齐人□墓,以激怒齐人。为麻痹燕军,田单还遣使约降于燕,令即墨富豪献金于燕将以求乞保护。
齐襄王五年(前279),田单大破燕军。他搜集城中千余条牛,饰以绘有五彩龙文的绛色缯衣,缚兵刃于牛角,灌油脂于芦苇而系于牛尾,于夜间点燃,牛因而怒直奔,突燕军。齐壮士五千随后冲杀,大破燕军,杀其将骑劫。田单乘胜挥军尽收失地七十余城,由莒(今山东莒县)迎齐襄王入都临淄。田单因功被任为相,封为安平君,后又益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万户。田单后又事赵,《史记》载他于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将赵师攻燕,又攻韩。次年,田单为赵相。
(2)廉颇: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3)韩信:
(?—前196年),汉朝初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淮阴(今属江苏省)人。西汉开国名将,为西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却也因此引起刘邦猜忌,项羽自杀后,其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由于谋反被吕后、萧何及刘恒骗入宫内,处死于长乐宫钟室。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以韩信的典故为名的成语。“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是其一生之概括。
(4)李广:
李广。善射。有才气。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入境。广之军吏。士卒。或封侯。而广不得爵。尝语望气王朔曰。岂吾相不当侯耶。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有所恨乎。广曰。我尝诱降羌八百余人。诈而杀之。至今大恨。朔曰。祸莫大乎杀已降。此将军所以不得封侯也。后因失道。自刭。至孙凌降单于。汉族陵母妻子。又广尝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射之。终不能入。(李广列传)
李广汉朝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县),才气过人,胳臂长,善射箭。景帝即位时,提升为将军,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李广来了,都畏惧得相率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
李广曾经出猎,看见草中一块大石,误以为虎,随即张弓射箭,正中大石,近前一看,箭头深没石中,心中十分惊奇,何以竟有如此功力,于是对准石头,引箭再射,可是终究不能射入。
然而李广一生命运不济,他的部吏得机会封侯者不少,而李广始终不得侯爵。他曾询问相命专家王朔说:“难道我的相貌不配封侯吗?或是命中注定不该受爵?”王朔说:“将军自当省察,平生是否作过愧对良心的恨事?”李广说:“过去我镇守陇西时,羌人造反,我曾使用诈术,诱羌兵八百多人投降,加以坑杀,至今追悔不及,感到终身引恨。”王朔说:“最大的罪咎,莫过于使用诈术,最大的灾祸,莫过于杀害已降,这就是将军平生不得封侯的原因了。”
后来匈奴犯境,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领军出击匈奴,李广自愿奏请随军出征,卫青因广年老,于军不利,不令他居前军,对当单于,而命他出东道围攻,结果因不熟地理,迷失道路,使单于遁走,大将军卫青责怪李广,要上奏朝廷,广回到幕府,对部属说:“我从弱冠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有机对战单于,不料大将军却调遣广部绕出东道,迷失道路,这岂非天意,广已六十多岁,无功老将,何颜面对有司审判?”说罢,引剑自刎而死。李广一生为人清廉,爱护部属。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为官四十多年,死后家无余产。生平治军宽简,带领军队,遇到粮运缺绝时,发现水源,士卒不尽饮,李广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李广决不先食,因此士卒,都乐于追随,听命效忠。见李广死,部属全军恸哭,百姓不论老少,听到消息,也都叹息流涕。
李广有三子,其中两子先广而死,三子为报父仇,偷击卫青未遂,后被霍去病射杀身死。李广孙李陵也善射,爱士卒,领兵深入匈奴,兵尽粮绝而降匈奴,武帝得知,将李陵母亲妻子全家斩首处死。李广家声,从此不振。
(5)霍去病:
前140-前117),是汉初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善于骑射,18岁时,被汉武帝召为侍中。不久,武帝令他随卫青北击匈奴,其后封为骠姚校尉。在作战实践中,霍去病注意学习锻炼,迅速成长为一名机智勇敢的将领。一次战斗中,霍去病凭着一身虎胆,独自率800骑兵,远离主力几百里袭击敌人,斩俘匈奴军几千人。汉武帝发现霍去病是个难得的将才,遂破格封其为冠军侯,放手让其领兵作战,使之一跃成为当时仅次于卫青的青年统帅。
元狩二年(前121年)3月,汉武帝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令其率领1万骑兵,反攻进迫河西(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一带)的匈奴军,决心以强有力的骑兵部队打通西域的道路,解除长安侧翼威胁。年仅20岁的霍去病接受任务后,立即出发。他率军穿过乌鞘岭,跨过狐奴河,一路猛冲猛杀,超越焉耆山(又称焉支山,今甘肃民乐县东)千余里,杀死匈奴卢胡王、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共歼敌8900多人。浑邪王、休屠王等随败军远逃。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单独率军进行的深远作战,初步摸索了骑兵集团远距离奔袭的经验,为以后组织的全面反击匈奴的漠北之战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为了扩大战果,决心继续作战,彻底消灭河西匈奴军。这年夏季,武帝再次派遣霍去病并增以公孙敖,率骑兵数万由北地(郡治在今甘肃环县东南)出发,向河西进攻;另以张骞、李广率骑兵万余,从右北平出发,进攻匈奴左贤王。
霍去病和公孙敖由北地分道出发后,公孙敖由于迷失方向未能参加作战。霍去病按预订计划继续前进。他根据匈奴军飘忽不定、进锐退速的特点,决定避开敌军正面,而以迅速的行动楔入西北,绕到敌军侧翼,经居延泽(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东南突击,在祁连山麓与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获得大胜。单恒王、酋涂王等2500人投降,俘虏王子、相国、将军、都尉等百余人,共歼敌约3万余人。这次作战,霍去病以惊人的胆略,在无后方支援和其它部队配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骑兵作战的特点,突飞猛进,灵活机动,深入匈奴军侧后2000余里,消灭匈奴军于祁连山麓,取得了河西之战的重大胜利,也创造了我国古代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霍去病献身军旅,舍生忘死,从不以家为念。一次,汉武帝为其建造了一所漂亮的住宅,请他前往观看,他回答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公元前117年,截去病病死,年仅24岁。
(6)李靖: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此人在说唐故事中是最有神奇色彩的一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金丹救命,飞剑杀人,每当李世民等人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必然是他从天而降,大显神通,总之,他是个神仙中人。历史中的李靖当然不是如此,那种江湖道士的形象实在不知是如何安到他身上的,大概是他的字不好,叫什么药师,所以让人联系到炼丹的道士。不过药师佛同时也是佛教里三主佛之一,按这个逻辑,好象李靖更应该以和尚的形象出现在说唐故事里,也许是说唐故事的作者讨厌和尚吧,所以李靖就成了道士。
李靖于大业十三年就归顺了唐朝,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和事迹,李世民与薛举、刘武周的两场大战李靖都没有出现。武德三年唐向王世充发起进攻,李靖有所参与,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以李靖的才干,不应如此默默无闻,可能是这段时间与李世民相处得不是很好,因此也就没有表现的机会。
经过半年左右的进攻,王世充的势力基本已被李世民压制,李渊开始有能力染指长江以南。这时江南最大的敌对势力是萧铣的梁国,其都城在江陵。李渊将李靖从李世民手下抽调出来,命令他去进攻江陵。这可以说是个强人所难的命令,等于要李靖去灭了梁国,实在是谈何容易。李靖手下兵力不多,进攻到峡州就被萧铣的部队挡住,无法继续推进。李渊很不耐烦,怪罪李靖办事不力,下密旨给峡州都督许绍,要许就地处决李靖。看来李渊还记得当年李靖的揭发未遂,上次想杀他因为忘了找借口而没法下手,这次终于设了圈套让李靖去完成一个不可能任务,目的还是要除掉他。
不过这个借口也找得太过牵强,如果萧铣真是那么好消灭,早就被灭掉了,用这种理由杀李靖,谁都看得出其中有冤枉。许绍是个有主见的人,又欣赏李靖的才干,因此收到密旨后并不执行,反而写了信给李渊尽力为李靖分辨。许绍是当时唐朝对抗萧铣的中流砥柱,多次击退萧铣的进攻,他既然出面为李靖说情,李渊总不好蛮干,所以也就顺水推舟,收回了密旨。但是,要求李靖进攻萧铣的命令没有撤回,李靖只得继续去努力完成他的不可能任务。
就在眼看要穷途末路的时候,终于来了个机会让李靖表现自己。当时开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起兵反唐(具体的原因不详,一个少数民族头领应该不会想争天下,只怕是民族矛盾的问题),率众进攻夔州。唐朝的军区司令赵郡王李孝恭出兵平叛,反而吃了败仗。李靖当时正驻扎在附近,受命协同李孝恭行动,李靖只带了八百人突袭冉肇则的营帐,冉新胜后麻痹轻敌,结果吃了大亏。李靖随后又猜到冉退兵的道路,预先设下埋伏,当冉领着败兵经过时突然出击击毙了冉。冉的残部不知李靖兵力其实只有一点点,见首领被杀,就全部缴械投降,共有五千人之多。李靖以区区八百人破敌,几乎称得上是奇迹,将星终于升起了。
李渊本来正在忧虑少数民族的叛乱,忽然传来消息说叛乱已经被李靖平定,这份高兴非同小可。为表示自己的知人善用,李渊向臣子们炫耀说,用人时“使功不如使过”,我用李靖就是这个道理啊。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意思是派以前犯过错误的人去办事比派老功臣去办事效率要高,因为犯过错误的人都会拼命抓住机会努力洗刷自己,不会有懈怠之心。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错的,不过李渊究竟是事前诸葛还是事后诸葛就很难说了,前不久还说李靖不好好干要杀头,忽然又变成早就慧眼识英雄,给你艰苦的环境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锻炼……
随后,李渊通令嘉奖了李靖,在嘉奖令中勉励李靖努力进取,“勿忧富贵”。由于此前对李靖的待遇不太公平,怕李靖心中仍有包袱,李渊还专门写了亲笔信给李靖,说道“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要说忘记了,那当然没有可能,对旧事念念不忘倒是真的。不过李渊毕竟是能成大事的人,一发现李靖难得的军事才能,立刻就放下私怨,转为笼络,难怪李渊能当上皇帝,真是好手段。这件事后,李靖才算真正被唐朝所接纳,他的才能也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
赵郡王李孝恭是唐朝在四川一带的军事总司令,手握重兵,但却缺乏大将,以至连少数民族叛乱都收拾不了,等到发现原来自己手下还有李靖这样的人才,立刻就将李靖抓住不放。李渊也知道李孝恭不熟悉军事,需要有人指导,于是就任命李靖担任了李孝恭的行军长史(类似总参谋长),此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二李一直搭档,为唐朝平定了整个江南。
武德四年夏,李世民在洛阳决战中取胜,王世充、窦建德被消灭,唐朝得以全力对付萧铣。当时唐朝控制了长江上游,萧铣的势力在长江中游,要发动进攻,自然从四川顺江而下最为方便。因此李渊任命李孝恭为进攻萧铣的总指挥,在夔州打造军舰,练习水战,准备全面进攻,而整个军事行动的实际策划人就是李靖。
到了八月,唐军的人员器械粮草战船都已就绪,不巧正碰上长江汛期,唐军众将都担心水势险恶,建议等水退后再出击。李靖力排众议,认为萧铣必然认为唐军不敢冒险在汛期出兵,守备一定空虚,正可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萧铣。最终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全军冒险出击。
可能是唐军的战船修得坚固,或者是水手的经验老道,长江的洪水并没有给唐军造成多少损失,没有出现船覆人亡的悲剧(一代名将因为翻船淹死的好象真没几个,德国的巴巴罗萨除外)。因为是顺流而下,洪水反而极大地加快了唐军的行军速度,完美地达到了突袭的效果,唐军一举攻克了江陵的门户荆门。
萧铣根本就没想到唐军敢如此冒险,其主力部队正散在全国各地屯田,突然遭到攻击之下,手边甚至没有可用之兵,其狼狈可想而知(萧铣最有能力的两员大将董景珍和张绣都已因君臣矛盾被其借故诛灭,弄得国无良将,不然不会如此狼狈)。萧铣紧急动员,将能集结的数万兵力全部交给大将文士弘率领,希望能挡住唐军的进攻。
九月,唐军主力与文士弘部相遇于夷陵。李靖分析局势,认为文士弘部虽然是临时拼凑而成,但毕竟是护卫首都的精兵,又知道如果战败就会亡国,其战斗力不可轻视,不如先用计泻其锐气,然后再战。但李孝恭急于求战(其实也不能怪他,萧铣各地的救兵正急速赶来,时间耽误不起),不听李靖的建议,直接出兵向文士弘挑战。果然如李靖所料,文士弘部奋勇拼杀,唐军不幸战败。不料正是这次战败使李靖有了取胜的机会,文士弘部战胜后争夺战利品,秩序大乱,李靖立即投入全部预备队发起进攻,李孝恭也收拾败军回身再战,结果梁军反胜为败,全军溃散。
李靖的这个小花招其实是打心理战,当时李唐的势力已很强大,梁国军队之所以坚持和唐军对抗,只是为了对萧铣效忠,一旦萧铣出了事,各地的将领自然会犹豫是否还有必要与唐朝为敌,当然不会拼命赶路到江陵和唐军开仗。唐军主将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计策,于是大批梁军舰船开始凄凉地漂往下游。果然如李靖所料,梁国下游的援军见到无人舰后误以为江陵已失守,这个假消息传播开去,各地的援军纷纷开始观望,大大降低了行军速度,唐军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围攻江陵。
萧铣不断派人出城催促援军,但这些求援使者都没能冲出包围,消息传不出去(奇怪,萧铣可以在长江里放些漂流瓶之类的东西来传递情报的,难道没有想到?)。眼看唐军攻势凌厉,而自己的援军迟迟不到,萧铣终于绝望,认为与其力尽后与城共亡,不如在还没山穷水尽时投降,还可以争取个自首宽大处理。于是萧铣与众大臣痛哭一场,开城投降,梁国仅一个月时间就灭亡了。随后萧铣被送到长安,李渊根本不考虑他的自首情节,毫不留情地将他处斩。
唐军以一个月时间灭亡梁国,李靖的战功无人可比,李渊因此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郡公,随即李渊又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命令他乘胜进军平定岭南。岭南地处偏僻,各地独立势力在隋末乱世中以自保为原则,在名义上曾归附萧铣、林士弘等反王,但基本处于无=状态。武德四年十一月,李靖率部进入岭南,大力采用怀柔手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岭南各势力纷纷投降。史载李靖在岭南招抚所得计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李靖可谓和平统一祖国的大功臣了
(7)郭子仪:
(697~781)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唐代将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天宝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曾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被德宗李适尊为“尚父”。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他任朔方节度使出兵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击败安禄山部将高秀岩。至德元载(756)多次击败史思明部,收复河北十余郡,使叛军陷入被动境地。后因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奉命还军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至德二载(757),率军攻占河东,一度克潼关。五月,反攻长安(今西安),在清渠(长安西)失利。九月,从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军及回纥军15万人在香积寺(长安南)北大败叛军,收复长安及洛阳、河西、河东、河南诸地。乾元元年(758)因进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兵败,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仆固怀恩反唐,吐蕃、回纥兵相继进犯,他又被起用,重新领兵,并屡上御敌之策。永泰元年(765)十月,在吐蕃与回纥大军压境之际,他利用矛盾,说服回纥反戈,大败10万吐蕃军,稳定了关中局势。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为部下敬服。他有政治远见,曾提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和轻徭薄赋的主张;并注意与少数民族修好,善待回纥,以取得其对唐的支持。他历事四朝,勤于职守,对巩固唐朝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建中二年六月病卒。
(8)狄青:
宋代将领。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行伍出身,19岁从军,任皇帝侍卫。后应诏戍边,任延州指使。他在同西夏作战中,骁勇善战,多次负伤,屡建战功,深为戍边名臣范仲淹、韩琦器重,累升至彰化军节度使,枢密副使。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约今越南高平地区)部族首领侬智高称帝,建大南国,攻占广南(今广西、广东)九州。狄青奉命率兵3万进击,大败侬军,收复邕州(今广西南宁),歼敌万余人。侬智高逃大理(今属云南)。五年,升枢密使。狄青一生征战,严于治军,喜读兵书。嘉佑元年(1056)去职,次年三月卒。
(9)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 ,相川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年,以敢战士应募入伍,任秉义郎 。建炎中,为东京留守宗泽部下统制。泽死,从杜元南下。建炎四年(1130),率军收复建康,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间,与伪齐、金兵战,屡立战功 。以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 ,得高余所奖“精忠岳飞 ”的锦旗。四年(1134),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节度使。七年,拜太尉,湖北 、京西路宣抚使。九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十年,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挥师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取得郾城大捷,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命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被罢兵权,寻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年仅三十九。淳熙五年(1179),追谥武穆。宁宗朝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 ,不传。
(10)戚继光:
(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戚继光始祖戚祥因避元末战乱居安徽昌义乡(定远),后随朱元璋起兵,战死于云南。明廷为追念戚祥开国之功,授其子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祥子斌,斌子王圭,王圭子谏,谏子宣,宣继子景通,景通子继光,历6世160余载均居蓬莱。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他率这支军队在浙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诸捷,扭转了战局。连当时妒功忌贤的兵部侍郎、浙江总督胡宗宪也称这是“自有倭以来,未有若迩来数捷之痛快人心者”,夸赞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累解桃诸之厄,屡扶海门之危”,“且任劳任怨,挺身干事,诚无出其右者”。同僚们称赞戚继光“批亢捣虚,彼且畏之如虎;除凶雪耻,斯民望之如云”,“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第3个回答  2013-02-18
1、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一生126仗无败绩.
2、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史记·淮阴侯列传》专门记录韩信的生平。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3、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4、 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5、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6、 李牧
李牧(?-前229),嬴姓,李氏,名牧。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7、狄青
狄青,字汉臣,北宋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郁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8、 项 羽 项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并大封诸侯王。后在楚汉之争中,被汉将韩信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他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而亡,年仅31岁。项羽的武勇古今称赞(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霸王”一词,专指项羽。9、 陈庆之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10、 白起
白起(?—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第4个回答  2006-12-29
(1)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后入赵为相,受封平郡君。
(2)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后任相国,封信平君。
(3)韩信:西汉初军事家,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大破赵军,后又击灭项羽于垓下,被封为楚王。
(4)李广:西汉名将,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称之“飞将军”,数年不敢犯界。
(5)霍去病:西汉名将,先后六次出击匈奴,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
(6)李靖:唐初大将,精兵法,唐贞观四年统兵击灭东突厥。八年,再统兵击灭吐谷浑,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
(7)郭子仪:唐朝大臣,镇压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
(8)狄青:北宋大将,参加守边四年,为先锋,大小25战,勇不可当。
(9)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莫须有”罪名被杀,时年39岁。
(10)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所率部下号称“戚家军”。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分别是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 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2、 吴起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初第一名将。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5、霍去病:霍去病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6、卫青:卫青是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是哪几个?
1、孙武;2、吴起;3、李静;4、孙膑;5、韩信;6、李世民;7、岳飞;8、曹操;9、陈庆之;10、项羽;

中国古代的名将介绍,并描写他的战功
1、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帅三万步卒入郢,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吴起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是孙武、白起、韩信、冉闵、郭子仪、李牧、霍去病、陈庆之、岳飞、徐达。一、孙武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后入赵为相,受封平郡君。(2)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后任相国,封信平君。(3)韩信:西汉初军事家,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大破赵军,后又击灭项羽于垓下,被封为楚王。(4)李广:西汉名将,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称...

中国古代公认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公认十大名将是孙武、吴起、白起、项羽、韩信、霍去病、关羽、李靖、岳飞、陈庆之。1、孙武 孙武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孙子兵法》,可以说是这部流传两千多年,影响后世无数人的兵书奠定了他“兵家至圣”的地位。孙武是春秋齐国人,出身贵族世家,是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谈到中国军事史,孙武和《...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是谁?
1、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

中国十大名将是谁,有向羽吗?有岳飞吗?他们是怎么战死的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吴起(?~公元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 。“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天下者,孙子也”。吴 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2、...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遥想当年,金戈战马的沙场豪情,展现中华英雄的铮铮铁骨,下面列举中国古代十大名将。1、1.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即孙子、百世兵家之师。著有《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如柏举之战。2、2.吴起:战国初期魏国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屡次破秦,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主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