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道路上难免遭遇挫折,小到拮据贫困的生活之苦,大到生死存亡的性命之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困难打交道。尤其是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一天中我们需要处理的突发状况很多,也要去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大变故。而面对挫折时,如果向挫折低头,牢骚满腹或是自暴自弃,那么就会生活得很痛苦。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坦然地面对困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方面,以旷达著称的苏轼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嘉祐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同他赴京的,还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三人即后世所称的“三苏”。那年的主考官也是一位大文人,叫欧阳修。参加礼部会试时,苏轼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颇受阅卷老师的赏识那时候科举试卷的姓名都是封着的,欧阳修看过这篇文章后微微一笑,心想写得这么好肯定是我的弟子曾巩,嫌还是要避的,虽然这篇文章最出色,却只能给他个第二了。
因为欧阳修自以为是的一个小心思,苏轼就这样与状元失之交臂,不过这也为苏轼的人生增添了几分曲折性和故事性。整件事情的原因和本来应有的结果,苏轼是清楚的,可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因此他最先得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那一年的科举考试,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时中第成为那年文坛最闪耀的双子星。
考中进士之后,苏轼并没有马上经历“春风得意马路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风光,而是由于种种的变故,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才当了个大理评事、签署凤翔府判官的小官。而官位还没坐热乎他的父亲苏就病故了,他又回乡丁忧三年。丁忧期满回职工作,是熙宁二年(1069年),与第一次进京赶考相比,时间过去了13年,也就是说,这13年里,少年成名的苏轼,过得并不好。
苏轼正式做官的时候,又赶上了王安石变法此时,和苏轼混得很熟的那些好朋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都因为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这个人喜欢批评,他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而且还说了出来,动不动就批评王安石,与顶头对着干,怎么会有好果子吃?
于是很快,王安石就给了他个苦差事来做,那就是去开封府做官,还是那种一无品级、二无高薪、三无名声的推官,但这个差事的工作量却比较大,任务繁重。然而王安石这样的小警告并没有起到作用,苏轼还是忍不住要批评王安石,他还是发表一些针对新政的言论,用各种方式来批评王安石。结果可想而知,他已经在京城混不下去了。明确这点之后,他主动要求外调,去了杭州当通判,也就相当对现在市长助理之类的小官。
初入官场就遭遇如此多的挫折和困难,这点和年少气盛的他想象的结果还真不太一样。可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多的挫折还在后边。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还是那张嘴惹的祸。苏轼这个人肚子里藏不住话,一点儿城府都没有。他是走到哪就批评到哪,那个嘴太得罪人。他还不断地写东西,写诗,写散文,攻击、挖苦人家改革。他说你看改革,把老百姓弄得多么艰苦,就好像是要为民请命似的。
于是,几乎从苏轼做官的那天起,当时的纪律监察机构御史台,就开始了收集苏轼反政府言论的工作。为什么说苏轼反政府呢?就是因为他反对改革,这里有个很曲折的推理过程,改革是宋神宗亲自推进的,反对改革就是反对宋神宗,而在那时皇帝就是政府,由此,苏轼反政府的逻辑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的那些言论,都被御史台收集起来。案件初定之后,御史台还派了由三个官员组成的专案组,负责把苏轼的那些“材料”都收集起来,编到一起,历史上把这个“犯罪材料”的汇编,称作“乌台诗”。由此,这个案子也有了一个专属的名字,叫“乌台诗案”。
专案组把他的材料整理好了以后,就报告给朝廷,说可以定罪了。这个时候朝廷就派捕快,快马加鞭、昼夜兼程、八百里加急地从开封出发去逮捕苏轼。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在这类案件上的办事效率,从不拖沓做作。
此时,苏辙正在京城做官,知道这个消息,他也派人以更快的速度,告诉苏轼做好准备。当然苏辙不是提前通风报信叫苏轼逃跑而仅仅是让苏轼有个心理准备,然后有时间处理一下家事。
苏辙派的人比朝廷派的那个人早到了一个小时,苏轼就利用这段时间赶紧处理了一下家事。等到朝廷的捕快来了,二话不说拉上他马上就走。家人被这场面吓坏了,哭着给他送行,苏轼还开玩笑,告诉家人没事儿,过两天我就出来了。
可事实是,这次的事儿大了。到了京城,苏轼就被关到御史台的监狱里了,这个案件光审理就用了一百天,而且差点就判了他死刑。“声名太高”的苏轼入狱引起了当时世人的关注,很多人设法营救他。就连当时已经闲居在南京的王安石,也派人快马加鞭地送信给皇帝,说圣明的时代,怎么能杀士大夫呢?
最后起了决定作用的还是皇太后,她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就来到她皇帝儿子面前哭诉,数落他的不是,宋神宗拗不过,只好下令将苏轼像屁一样地放了。
豁达,为何在这方面,以旷达著称的苏轼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呢...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坦然地面对困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方面,以旷达著称的苏轼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嘉祐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同他赴京的,还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三人即后世所称的“三苏”。那年的主考官也是...
品读本文,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旷达胸襟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启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
《苏东坡传》摘录及简评
豁达开朗出世态度不是为避世,而是为更好入世,在世间逍遥游荡。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到:“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苏轼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人生实苦,但我依然...
苏轼为什么会成为旷达乐观的文人典范?
(一)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在人们心目中,苏轼常以一位乐观主义者 的形象出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 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其实,苏轼是一位有着 深重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一生经常产生着 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 却在于他透...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轼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东坡传读后感
而面对人生重大的挫折,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生起伏又如何,做到问心无悔就好了。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是导致苏轼贬官的主要原因,但回首这些事情,不是为了打造一个新的文化氛围吗?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只不过是处于封建时代,这些东西并不大被认可罢了! 事实上,在我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我...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将自己的平生功业概括为三个谪贬之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旷达。5、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要彻底理解这句话,我们还需要知道苏东坡后面说了什么。苏东坡说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由此,我们便能...
...谈谈我们如何面对坎坷困难(结合诗词、苏轼的心境、再结合自?_百度...
这首《水调歌头》以豪放派的手法,展现了苏轼面对人生坎坷的豁达态度。在密州期间,苏轼面对新法所带来的变革,内心充满矛盾。他既不支持新法,又不完全反对,这种尴尬的位置让他心情沉重。然而,在这首词中,他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上片写苏轼对月亮的向往,同时又担心高处的寒冷。
苏轼最旷达乐观的一句诗词,富有人生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这时候一些古人的事例就会是很好的灵丹妙药,一些古人的事迹和经历也许会给你带来积极的力量。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物。苏东坡为人乐观旷达,善于因因缘自适,更够在不幸中找到安慰,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相当于直接把他的...
苏轼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著称,在他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乐观旷达精神是苏轼的精神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词采壮丽,并无衰败颓废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通过写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但最后“也解晴”颈联“云散月明”本是规律性的,“天容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