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为什么会是能一统天下的蜀汉?

如题所述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公元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东吴,一统天下,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蜀汉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对于魏灭蜀之战来说,本来会是一场比较胶着的战役。但是,邓艾偷渡阴平,顺利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那么,问题来了,蜀国拥有山川之险,为何司马昭还是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呢?

首先,对于蜀国的山川之险,李白曾在《蜀道难》中表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于李白来说,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在《蜀道难》中,李白指出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果然,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等蜀汉将士退守剑阁,就成功阻挡了钟会率领的10多万大军。如果不是邓艾急中生智,想到了偷渡阴平的策略,钟会大军很可能就要因为粮尽退军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东吴来说,长江之险比起山川之险,实际上就比较容易跨越。况且,长江实在太长了,东吴也不可能在长江的每一个地方都布下重兵,这让曹魏大军显然可以有机可趁。不过,即便如此,司马昭还是选择先发动魏灭蜀之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在蜀汉后期,邓艾等人多次击败姜维,给了司马昭消灭蜀汉的信心。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姜维死伤甚多。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场战役之后,姜维在蜀汉上下遭遇了非常大的压力,乃至于姜维只能效仿丞相诸葛亮,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姜维退驻沓中。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姜维北伐中原不仅难以取得战绩,反而让蜀汉损兵折将,这在司马昭看来,无疑是一个消灭蜀汉的良好机会。



更为关键的是,因为姜维北伐的失利,蜀汉内部也呈现出分崩离析的态势了。在蜀汉后期,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除了姜维和宦官黄皓之间的矛盾,姜维北伐还遭到了诸葛瞻、董厥等人的反对,也即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看来,姜维北伐损耗了蜀国的国力,应该夺取姜维的兵权。凡此种种,导致姜维只能留在沓中,不敢回到成都。如果不是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内部很可能爆发更为严重的内讧。

相对于内部矛盾重重的蜀国,吴国反而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局面。太平三年(258年),孙綝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在除掉权臣之后,孙休这位皇帝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相对于比较平庸的后主刘禅,孙休显然可以称之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了。因此,从司马昭的角度出发,自然更愿意进攻蜀汉,而不是东吴了。



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虽然蜀国坐拥山川之险。不过,攻打蜀汉的话,只需要调动步兵、骑兵就可以了。但是,进攻拥有长江之险的东吴,则需要建造船只了。在汉末三国时期,打造船只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消灭东吴的话,因为派出的兵马至少需要20万人,这意味着曹魏需要至少半年的准备时间,以此打造船只并训练水师。所以,非常明显的是,攻打东吴的成本相对较高,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是,攻打蜀汉的话,则相对简单和容易了。

最后,早在公元222年的时候,曹丕就三路进攻东吴,意图消灭对方。在这场战役,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 ,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但是,因为天气、水土不服等因素,曹丕三路伐吴之战,最终没能取得成功。而这,无疑会对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造成影响。对于东吴来说,要比曹魏更加熟悉水战,这让司马昭不敢轻易发动消灭东吴的战役。除此之外,司马昭的身体状况,也是他先发动魏灭蜀之战的重要原因。景元五年(264年)三月三十日(公历5月2日),因为消灭蜀汉的功绩,魏元帝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在魏灭蜀之战结束的两年后,司马昭就病逝了,这意味着在发动魏灭蜀之战前,司马昭就很可能身体有恙。前面已经说过,进攻蜀汉的话,不需要太长的准备时间,但是,进攻东吴的话,建造船只、训练水师势必要耽误太久的时间。对于司马昭来说,无疑希望在生前就能实现消灭蜀吴一方的目标,从而为司马炎建立西晋奠定良好的基础。于是,基于以上几个原因的,考虑,司马昭在公元263年8月果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不过,司马昭可能想不到的是,蜀汉灭亡的17年后,西晋才发起了晋灭吴之战,从而彻底结束了三国鼎立的时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因为他们的旗号是最响亮的,也是最容易被天下百姓所接受的,所以他所受到的觊觎之心就最大,所以最先灭亡。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因为蜀汉一直在打仗,这导致蜀汉的国力一直在下降,所以最先灭亡的就是蜀汉。
第3个回答  2021-01-29
能够一统天下的蜀汉君主是刘备,一个精明能干的明君,而他死后,他的儿子刘禅不理朝政,宠信宦官,再加之一代名相诸葛亮的离世,蜀汉逐渐衰败。

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为什么会是能一统天下的蜀汉?
一方面,这是因为在蜀汉后期,邓艾等人多次击败姜维,给了司马昭消灭蜀汉的信心。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姜维死伤甚多。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场战役之后,姜维在蜀汉上下遭遇了非常大的压力,乃至于姜维只能...

三国历史上为什么魏先灭蜀而不灭吴?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要么是蜀汉已经凉了,要么是曹魏早就收到了消息,所以他可以呼救,他可以选择撤退。两厢对比,战略上,先灭蜀确实是正确的。因为一直以来的纵横家都认为川蜀是“咽喉之地”,

魏蜀吴三分天下,魏国有九州之地,为何50多年后才一统天下?
所以,经过几十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到了三国后期,北方曹魏西晋已经再次占据了压倒性优势,统一也就是水到渠成。显然,势力最弱的蜀汉最先灭亡,稍微强一些的东吴又多活了十来年。

三国最后为什么是魏晋集团获得胜利 统一天下?
三国演义,魏蜀吴,总体来说,还是魏国实行农耕政策而鼎立中原。从魏国实行农耕政策以后,兵甲屯田。当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实行比鸟屯田的政策,一度在中原获得了很大的名声以及威望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得以发展壮大。反观蜀国,虽然说在演义里面,诸葛亮是七擒孟获,或者说是流出七三,但是事实上来讲...

三国后期,究竟为什么司马家族能统一天下?
可是,到了后来,其实三国都开始没落了,司马家族在长期的隐忍后,终于显出英雄本色,取代了魏国的曹操家族,并灭掉蜀吴,建立晋朝。遥想三国刚开始争霸时,曹操经过多年的厮杀,魏国已经成了三国中国力最强的,孙权虽然没有大志向,不过因为家底殷实,又占据着有利地形,孙吴的势力第二大,刘备天资一般,...

三国的末代君主分别是什么结局?为何都能善终?
三国这段时期是指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直到西晋建立,一统天下为止。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可能是由于篇幅的局限,并没有交代魏蜀吴三国末代君主的结局。今天就说一说魏蜀吴三国末代君主的结局。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是蜀国。蜀国的末代君主刘禅,在选择投降之后,被安置在洛阳。刘禅的晚年生活的...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面积到底有多大,为何说刘备想统一三国,简直是做梦?
蜀国成为三国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刘备统一天下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夷陵之战爆发前,魏国也可以与蜀国一战。即使失败了,西域地区也不会回到汉族的统治。而东吴方面也靠长江的天险来阻止蜀国的进攻。所以说刘备一统天下是很难的。在其他势力的联合下,刘备也无法取得胜利,并且这也是想象。其实在夷陵之战后...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为啥刘备死前才懂后半句?
蜀汉确实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实力最虚弱的那一个。但是司马徽的预言也是正确的,三人死后,就算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凭一人之力,也是不可能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的。由此可知,司马徽的意思,可能是已经预料到了蜀汉后来的衰败甚至被灭国的结局了。你是如何看待子初、孝直的?

三国时期谁先发动战争谁就会失败?蜀汉因此吃了大亏
曹魏实力要比东吴、蜀汉强上很多,但也没把握能将他们一举拿下,后来还是等到司马家上位才完成一统。208年,曹操挥军20万,发动赤壁之战,准备一统天下,却遭遇一场大败,奠定了三国的基础。这场大战仿佛一个可怕的魔咒,在此之后历次大战中,魏蜀吴三国,除了少数战争如汉中之战外,只要谁发动战争,...

...三分天下,魏国有九州之地,为何50多年后才一统天下呢?
魏国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做到了天下三分有其二,凭借的是正确的战略、合理的用人、时势的潮流。曹操没能统一天下,只是因为在赤壁之战中轻敌自满,导致统一天下的大业,就此失去。很多机会失去了,就不再重来,虽然曹操领导的势力在当时的天下,算是最大的势力,无论是以人口来计,还是以土地面积来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