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如题所述

1. 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时,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2.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兔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3. 和氏之壁
楚国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卡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4. 击鼓戏民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5. 鲁人搬迁
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6. 心不在马
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赶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赶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7.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8. 三虱相讼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猪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拼命地吸起猪血来。猪被吸瘦了,到了腊月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杀它。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9. 画鬼最易
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客人回答:"画妖魔鬼怪最容易。"齐王问:"这是什么原困呢?"客人说:"狗和马是人人都知道的动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到,不能任意虚构,要想画得像是很困难的;而妖魔鬼怪这些东西,都没有具体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画起来最容易。"王便叫画师理其璞玉,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10.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韩非子》中有哪些寓言故事,并指出其寓意
寓意:丰硕的收获源自辛勤的劳动。不应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就放弃勤奋,坐等好运再次降临。我们有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幻想,羡慕别人的不劳而获,因此放弃自己的努力,等待好运自动上门。却不知,那兔子其实正在嘲笑这些愚蠢的人,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耕耘的草地,而那些草地正是兔子们得以自由觅食的地方。原文摘自...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韩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
4、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宋国有个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滥...

《韩非子》中有哪些寓言故事,并指出其寓意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我们经常也这样,羡慕别人不劳而获,于是自己也可以放弃以前的努力,就等那个涂兔子上门来撞树,岂不知那兔子正在笑这些蠢人养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颐呢!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介绍
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3、《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1. 和氏献璧 解释:和氏将一块宝石献给了国王,国王认为这是普通石头而非美玉,判定和氏欺骗,将他的脚砍伤。多年后,有人证明了这是一块美玉,但这期间所经受的痛苦已然难以弥补。这个故事揭示了公正与公正审判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真理时可能遭遇的困境。通过和氏的故事展现了...

韩非子的寓言(智慧的启示)
1. 寓言一:《盗跖之死》在《盗跖论》中,韩非子讲述了盗跖的故事。盗跖因生活困苦和社会不公,由农民转变为盗贼。然而,盗贼的生活并未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充满了痛苦与罪恶感。最终,盗跖被处死。此寓言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不应放弃原则,走上违法之路。正义和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唯有...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出自《韩非子·难一》,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说他的矛无坚不摧,盾坚不可摧。当被问及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样时,他无法回答。这个故事比喻了说话或做事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2. 滥竽充数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7. 《买椟还珠》描述了一个人买了一个装珍珠的木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卖家,自己只留下了空盒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舍本逐末,忽视了真正宝贵的东西。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情节,传递了深刻的道理,对后世的启示深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