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退守后,持续派遣特务到大陆进行情报收集,并出动军舰进行袭扰,破坏大陆东南沿海的渔业生产,引起紧张局势。60年代中期,国民党改用中型以上军舰进行海上破坏活动。崇武,作为大陆与台湾岛最近的海域,也是重要的渔业产区,因此成为国民党海军的重点袭扰区域。
1965年11月12日,国民党“临淮”号(原“永昌”号)护航炮舰从左营前往澎湖列岛的马公。13日13时20分,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山海”号(原“永泰”号)与“临淮”号护航炮舰隐蔽出航,驶往乌丘岛。乌丘岛当时由国民党军控制。此时期,大陆尚未正式更改舰艇名称。
“山海”号猎潜舰排水量640吨,全载903吨,装备了2门76毫米炮、3门40毫米炮、6门20毫米炮。“临淮”号护航炮舰排水量650吨,全载945吨,装备了2门76毫米炮、2门40毫米炮、6门20毫米炮。两舰进入解放军东海舰队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时即被发现。
海军福建基地随即决定在乌丘岛正南8海里附近进行作战,由100吨级护卫艇4艘、125吨级护卫艇2艘、K-183型远程鱼雷艇6艘组成突击编队,并由海坛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担任指挥员。参战兵力被编成三个战术突击群:第一战术突击群由第31大队的573、579号和第29大队的576、577号4艘护卫艇组成,主要任务是攻击敌舰“山海”号;第二战术突击群由第29大队的588、589号2艘护卫艇组成,负责牵制“临淮”号;第三战术突击群由6艘鱼雷艇组成,用以增加战果。为确保作战部队的安全,防止金门敌舰的支援,还安排了护卫艇进行警戒和海上救援,以及实施佯动以钳制东引的敌舰。
海上编队于21时25分从娘宫起航,22时10分到达东月屿。各艇群在行驶途中保持无线电静默,严格灯火管制,以单纵队航行,保持目视距离,航速为24节。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了打击国民党军舰的作战方案,并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先打一条;要近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组织准备工作要周密一些,不要误打自己;天亮前撤出战斗。”周总理的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参战部队。
在接到敌情并发出指示后,周总理和贺龙元帅始终坚守在指挥岗位上。整个作战计划和执行过程体现了对任务的严格管理和对战士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定决心和高效执行力。
崇武海战(台湾方面称“乌丘海战”)是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一部与国民党海军军舰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以东海面进行的一次海战,是人民解放军海军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海军在1965年进行的第3次海战。这次海战是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例,周恩来总理亲自参与了指挥。
崇武以东海战战斗前夕
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国民党政权频繁派遣特务到大陆搜集情报,并且常常侵犯大陆东南沿海,特别是对渔业重地崇武海域进行骚扰,意图制造紧张局势。该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了国民党海军的主要侵犯目标。1965年11月12日,国民党海军的“临淮”号(原名“永昌”号)护航炮舰离开左营前往澎湖列岛的马公。13日...
崇武海战战斗前夕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退守后,持续派遣特务到大陆进行情报收集,并出动军舰进行袭扰,破坏大陆东南沿海的渔业生产,引起紧张局势。60年代中期,国民党改用中型以上军舰进行海上破坏活动。崇武,作为大陆与台湾岛最近的海域,也是重要的渔业产区,因此成为国民党海军的重点袭扰区域。1965年11月12日,...
崇武以东海战的战斗前夕
崇武是祖国大陆与台湾岛相距最近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渔业产区,因此崇武海域成为国民党海军袭扰的重点区域。1965年11月12日,国民党“临淮”号(原“永昌”号)护航炮舰离左营到澎湖列岛的马公。13日13时20分,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山海”号(原“永泰”号)率护航炮舰“临淮”号,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