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三国,问问历史上到底谁是三国最厉害的人?

如题所述

即 1吕布 2赵云 3典韦 4关羽 5马超 6张飞 7徐杵 8黄忠 9姜维。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像顺口溜,我觉得就是为了押韵而已,那么真正的排行是怎样的呢,历史上对武将的排名依据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人依据《三国志》,有些人则依据《三国演义》,有些人甚至依据某款三国游戏!有的人比较力量,有的人比较武艺,有的人比较战绩,有的人比较统兵打仗,有的人综合评比……
不一样的依据评出不一样的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在共同的依据之下,我们的讨论才有意义,因此我要先交代本文中武将排名的依据。

一、依据“毛版”《三国演义》。
1、为什么依据《三国演义》?
《三国志》中单挑的战例很少,更没有场面细节描写,无法准确判断武将的武力。相对而言,《三国演义》对于武将单挑场面的描写是最详细的,所以本人选择《三国演义》来评定三国武将的武力。
包括陈寿在内的好多名家所做的评价不会只考虑一个很次要的因素——武力,他们通常是看“治军、统率、兵法、战略、结果、功绩”等等。因此,他们的评价对于我的这篇文章意义不大。
不要误以为我要澄清或者颠覆真实的历史上的三国武将的武力,无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武力和我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所做的结论是完全一致、还是完全相反,那都是纯属巧合!我只是就小说、论小说。
2、为什么用“毛版”?
(1)本人看过一些文章谈《三国演义》的版本问题,本人不想参与无谓的版本之争。用“毛版”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①因为当前“毛版”流传最广;
②因为当前“毛版”在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
③因为当前中学生的必读名著《三国演义》是“毛版”。
(2)我随时准备改其他版本!
如果有一天,其他版本的《三国演义》更流行,本人肯定会更改依据、重新排名。本文中凡是提到《三国演义》,都是指“毛版”!
二、依据武将的“真实武力”!
1、武将的武力是次要的。
战争基本上就是一个稍强的骑兵(即武将)带着一大群士兵与对方混战。战略的安排、士兵的人数、士气的高低、训练的水平、装备的好坏,才是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本人纯粹是觉得游戏里武力值设定的数值不完全合理,才写着玩的。三国有许多更有意义的、更值得探讨的地方,喜欢研究其他更重要方面的朋友还是就此打住、一笑而过吧!因为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只比武力的!
2、为什么依据“真实武力”来排?
(1)什么是“真实武力”?
通常不可能出现:武将A今天轻松打败了武将B,明天武将B又轻松打败了武将A!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动,事实却又真的如此,显然,武力排名确实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我们不能以排名为依据作出任何的预测。
而以我们所知道的事实,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动,基本上手下败将再战的结果应该还是失败!因为武将在某段时期的、某种状况下的武力是比较固定的,武力强的武将获胜是理所当然的!武将“在某段时期、某种状况下所具备的这种基本不变的武力”,就是我所说的“真实武力”!
(2)根据“真实武力”排名的价值!
武将“真实武力”是基本不变的,这是我们能够给武将武力进行排名的根本原因!而我们的排名也才具有了我们所期望的一个价值:我们能够根据排名来判断武将之间的“真实武力”强弱,并推出单挑的正常结果,即使这一场单挑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例如,我们有了部分武力评定结果:
①青壮年的,状况正常的吕布,武力值100;
②青壮年的,状况正常的关羽,武力值98.5;
③老年的,状况正常的黄忠,武力值98;
④老年的,“右臂少力”的关羽,武力值93;
……
然后我们就可以依据此评定结果做出一些推断:
推断1、①这样的吕布武力强于②这样的关羽,如果双方单挑,正常结果是吕布获胜!
推断2、③这样的黄忠武力强于④这样的关羽,如果双方单挑,正常结果是黄忠获胜!
……
实际上,第一场单挑虽然发生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进行到底;第二场单挑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但是,我们也有了一个猜测性的结论!当然这个猜测的认可度完全依赖于我们对武力评定结果的认可度!我们越是认为武将的武力值评定的很准,那么就越赞同由此推出的结论!
(3)“真实武力”只有通过“表现武力”来推测、评定!
“表现武力”就是武将在各个具体的战例中、在某个人物的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武力!“真实武力”当然只有通过“表现武力”来推测、来评定,但是“表现武力”并不总能如实的反应出“真实武力”!“表现武力”有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才能透过“表现武力”去判断出武将的“真实武力”!

(二)武力定义

既然是武力排名,那么必然就要先明确什么是武力!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从以往的争论来看偏差还是很大的。如果大家对于“什么是武力?”这个最基本的认识都不能统一,可想而知,争论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没有结果的,所以,搞武力排名首先必须给武力这个概念一个清晰的定义。这是从以往的众多争论中得到的深刻的经验教训!

一、武力如何定义?
1、不能完全由作者来定义。
本文作者充其量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能力、水平有限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完全由文章作者去定义,别人一样也可以去作出不同的武力定义!那样争论仍然会继续,或者以后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行榜1(依据:武评专家A的武力定义)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行榜2(依据:武评专家B的武力定义)
……
当然,即使有多种武力定义,并且为此继续争论,但是由“战例分析”的争论转变成“武力定义”的争论,比起现在的情形,也多少显示出一些进步了!
在目前的武力排名文章普遍缺少武力清晰定义的情况下,如果能讨论出一个大家公认的、较为详细的武力定义,对武评爱好者来说应该是很有意义的!本人的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充当了那块砖头,也算为武评尽了一份力!
2、不能用现代人的理解来定义。
(1)武力定义应该是分时代的。
三国时代的武将武力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人曾说:黄忠武力应该第一!并解释说:如果我是黄忠,谁来我就射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是你的思维,现代人的思维,三国武将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
(2)三国武将的武力应该是这样的:
武将具有着三国时代的思维、穿戴着三国时代的装备、在三国时代的战场上所表现的武力。当然,对这里的“思维”、“装备”、“战场”的认识都是来自《三国演义》!于是我肯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三国演义》武将的武力定义只能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去领悟、去归纳!
二、《三国演义》中的武力定义:
1、从原文中为数不多的武力定义性描述中,我们发现《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武力主要包括“弓、马、武艺”,即箭法、骑术、武艺。例如:
(曹仁、曹洪)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5回)
(于禁)弓马熟娴,武艺出众(10回)
2、武艺又应该包括:力量、敏捷、招式!
(1)力量:
力量对于武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原文中有许多有关猛将力量很大的描写。
①直接明言某人力大,例如:
(许褚)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59回)
②通过交代武将使用兵器的重量来体现力量大,例如:
(关羽)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1回)
③通过“开弓”来体现力量,例如:
(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53回)
④通过特殊事件来体现力量,例如:
(典韦)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10回)
(2)敏捷:
用一个成语来解释,应该是“眼疾手快”!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脑判断快;二是身体动作快。例如:
(马超)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拨之,矢皆纷纷落地(59回)
分析:
乱箭射过来,马超要判断这些箭的方向,以确定能否射中自己及所骑战马,从而进一步判断乱箭中哪些需要拨、哪些不需要拨;马超要判断出箭的先后,哪些先拨,哪些后拨;马超还要确定自己的动作能否拨掉所有的箭,是否要加上躲闪……
总之,马超能够用枪拨的“矢皆纷纷落地”,当之无愧的“眼疾手快”!
(3)招式:
也许三国武将的招式简单,但一定是有招式的。例如:
①(夏侯敦)年十四从师学武(5回)
分析:
如果三国武将不需要任何招式,差别只是力量,又何必“从师学武”!都自己舞枪弄棒刻苦练习好了。
由于大部分武将书中没有提到过是否曾拜师学艺,所以我们再退一步说:就算三国武将都是自学成才,总有一些天赋很高的武将,刀使的比别人精,枪使的比别人妙。这不就是招式吗,最初的招式应该都是自创的!
②赵云又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93回)
分析:
姜维的枪法与众不同,应该就是招式与众不同!
③(赵云)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71回)
分析:
这里的描写很夸张,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不知道,但这至少表明赵云的枪法招式精妙。
(4)武艺的风格:
力量、敏捷、招式一起构成了武艺!武将会根据自身的力量、敏捷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兵器,再苦练与之配套的招式!所以,武将的武艺风格是各种各样的。关羽使82斤的刀,显然偏重于力量;马超能用枪拨箭,显然很敏捷;典韦用两只大铁戟,自然又与双手持武器不同。
3、最后小结:《三国演义》中武将武力定义:
4、体力:
(1)为何不把体力作为武力的一项内容放入上图?
在上图武力包含的的三项内容中,无论哪一项都可以独立运用,而基本不受其余两项的限制,例如:武艺、骑术不行,箭法好,那我至少可以做“步弓手”,或者学韩福;箭法、骑术不行,武艺好,那我就像何曼一样“步行出战”;武艺、箭法不行,骑术好,那我至少可以传信、逃跑成功几率也大一些!但是,如果你体力不行,哪怕其他都好,你也发挥不了,就像生病的庞德。
由于体力是一切武力得以发挥的基础,甚至可以这么说,体力是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所以,我觉得把体力放入上图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2)体力过人应该看作一种天赋。
不同的人由于先天体质的差异,体力是不同的!我们假设:武将A的武艺稍强于武将B,武将A的体力明显不如武将B,他们在正常状况下交手的情形如下:
开始阶段:武将A由于体力充沛且武艺占优而处于上风;
相持阶段:武将A由于未能速胜武将B,随着体力的下降,双方变成势均力敌;
最后阶段:武将A由于体力不支,败逃!
每次武将A和武将B正常状况下的单挑都是这样的结果,我们显然只能认定武将B更强。换句话说:体力上的优势有时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包括弥补武力!(我忽然想起了樱木花道……)
5、单项评定价值有限!
(1)按照力量、敏捷、箭法、体力等进行的单项评定价值有限!
部分网友觉得评定一个武将的武力就应该对这些单项分别评定数值,最后再综合考虑就能得到该武将准确的武力!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
①我们难以对武将的各个单项指标确定准确的数值,并非是我们没有尽力,而是由于《三国演义》本身的描写达不到那种详细程度!
②就算好不容易弄出了一套数据,是直接将各项数值相加呢?还是根据重要性乘以各自的系数呢?力量、敏捷、箭法、体力等各自的系数如何确定呢?这些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统一认识!
所以说,单项评定价值有限,受关注的程度较低,当然偶尔排排也是一种娱乐!
(2)应该按照综合的武力来评定、排名!
因为不管各个单项上有什么差异,有多大差异,两人只要公平、公正的单挑一场,胜利方就是武力较强的!

(三)武力分类

上一章我们找出了《三国演义》中对于武力的简单定义,我们明确了武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武将到了战场上,又是如何来发挥这些武力要素的呢?显然这要取决于武将之间的战斗方式,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所要分析的内容。我们根据武将在各种战斗中发挥的武力要素的不同,对武力又进行了分类。

一、武力分类:
1、经过对《三国演义》中全部战斗方式的分析,本人将武力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马战武力”:武将骑在马上比拼武艺!即“骑术+武艺”
(2)“步战武力”:武将不骑马在陆上比拼武艺!即“仅武艺”
(3)“船战武力”:武将不骑马在船上比拼武艺!即“武艺+船性”
(4)“水战武力”:武将跳到水里比拼武艺!即“武艺+水性”
(5)“特殊技能”:武将的箭法等!
2、补充说明:
(1)赤壁之战时曹操将大船连接固定在一起,在这样的船上和陆地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应该将这种特殊的船战情形划入步战!
(2)船性和水性是有区别的!
在船上战斗时,船摇摆不定,所谓船性就是指完全适应这种船的摇摆,甚至应用这种船的摇摆,以造成对他人的不利影响,晕船就是船性不好的最大表现!
水性是指跳入水里战斗所必须的技能,游泳、潜水等!
(3)“拖刀计”、“暗器”也作为“特殊技能”:
诈败后无论用箭、用暗器、用拖刀计,性质是一样的!
二、分清主次:
1、“马战武力”最重要。
(1)三国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
经过对《三国演义》中全部战斗的分析,我们发现:三国时期的武将之间单挑,以“骑战马、比武艺”的战斗方式为主,通常只有在这样的战斗方式很难取胜的情况下,才会用到箭法等“特殊技能”和其他阴谋诡计。
(2)主要战斗方式决定了“马战武力”最重要!
确实,部分武将的箭法高超,绝对可以正面射死其他武将。但是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几乎没有哪一场单挑,一上来就射箭。吕布的箭法如神,为何不先放倒曹营几员大将?关羽为何不再早些对黄忠用拖刀计?黄忠为何不早点射关羽?太史慈为何不用箭射孙策?马超为何不早点用铜锤?张飞为何不在马超诈败的时候,背后射马超?……不再多举例了,我们只能这么理解:
在我们今天看来,像箭法等“特殊技能”也许比“马战武力”更有效、更实用,但是三国时期的武将通常就是不愿先用、不愿多用,即使是在生死决斗的时候!所以,三国武将武力的评定应该以“马战武力”为主!
强调,上述结论是由《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得出的!如果主要战斗方式是:双方先射箭,在射不中的情况下,双方才比武艺!那毫无疑问,武力应该以“箭法”为主,“马战武力”为辅!
2、“步战武力”可以忽略!
由于步战不是三国武将单挑的主要战斗方式,目前暂不考虑,“步战武力”可以作为参考!
3、“船战武力”、“水战武力”需要独立分析,目前暂不考虑:
(1)作为特殊战场的特殊战斗方式应该要与普通的战斗方式独立开来考虑。
如果出现武将A在岸上强于武将B,武将B在船上、水里强于武将A,我们显然是不好简单将这两者综合起来排名的。例如:《水浒》中,李逵在岸上可以打败张顺,船上和水里远不是张顺的对手!李逵和张顺的强弱显然必须分两种方式来排!
(2)由于船战和水战不是主要的战斗方式,目前暂不考虑。
这种“船战武力”和“水战武力”的排名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大家也是不太关心的。所以,本次排名没有考虑“船战武力”和“水战武力”。等到有一天,我们其他的结论都形成了大范围的共识,再来讨论吧!
4、使用“特殊技能”获得的胜利结果对“马战武力”评定无影响!
(1)使用“特殊技能”的三种情形:
①“马战武力”稍高于对方,需要长时间的战斗才能获胜,为了迅速获胜,使用“特殊技能”!例如:关羽对老黄忠用拖刀计。
②“马战武力”与对方相当,打了很长时间都分不出胜负,尝试使用“特殊技能”获胜!例如:马超对张飞用铜锤!
③ “马战武力”稍低于对方,一直打下去肯定失败,于是保存体力提前败逃,在败逃中使用“特殊技能”,希望能反败为胜!例如:马岱箭射魏延!
(2)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判断出他们的武力强弱!例如:
杨任自挺枪出马,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渊佯败而走,任从后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67回)
分析:
夏侯渊用拖刀计胜了杨任,但是由于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夏侯渊和杨任的武力哪个更强,因此夏侯渊的拖刀计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形就无从判断!
在与部分网友的讨论中,有人坚持认为既然不知道属于哪种情形,那就偏向于结果获胜的一方,结果胜的就是强者;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偏向于不使诈的一方,老黄忠第二阶段不用箭射关羽,想以“真实武力”打败关羽,最后反而还不如放一箭的庞德,太说不过去了!
究竟该偏向于哪一方?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在客观、公正的分析武力,而是混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例如:
a、“喜爱杨任的”和“看重行为的”网友,往往认为夏侯渊的拖刀计属于情形③,认为夏侯渊的诈败用拖刀计说明夏侯渊丧失了以真实武力取胜的信心!如果继续打下去必输无疑,夏侯渊只能寄希望于用拖刀计反败为胜,结果侥幸成功,哀哉杨任!痛哉杨任!惜哉杨任!
b、“喜爱夏侯渊的”和“看重结果的”网友,往往认为夏侯渊的拖刀计属于情形①,继续打下去肯定还是夏侯渊胜,拖刀计只不过是想省点事,果然手到擒来!
这样的争论是永远没有结果的!
(3)我的看法:
如果能先找出双方除“特殊技能”以外的武力强弱依据,那我们就能确定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形!但是既然已经知道了武力强弱,我们还参考“特殊技能”干吗;
如果我们没有能够找到这种依据,那么只能依据“特殊技能”来参考,但又是分歧巨大,结论相反,根本不可能统一思想,那我们还参考“特殊技能”干吗!
结论:运用“特殊技能”对武力评定无影响,只有使用“特殊技能”之前的回合,对于评定武力才有参考价值!
夏侯渊对杨任这一战给我们的价值就是:“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三、武力评定的最终形式:
1、首先确定武将的“马战武力”值,再确定“特殊技能”值。例如:
吕布:马战武力 100 + 神箭 0.9;
马超:马战武力 99 + 铜锤 0.4;
关羽:马战武力 98.5 + 拖刀计 0.3;
老黄忠:马战武力 98 + 神箭 1.0;
……
2、处理“特殊技能”的难点:
①那些能力可以划入特殊技能?
②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特殊技能”量化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所以本文暂时只考虑了“马战武力”,排名也是按照“马战武力”的排名,等“马战武力”评定好了以后再考虑“特殊技能”!
(四)影响因素

在第一章中我们就交代了,我们要以“真实武力”来排名,“真实武力”只能由“表现武力”去判断!由于“表现武力”不都是“真实武力”的如实体现,所以,要透过武将的“表现武力”去判断其“真实武力”!
在第三章中我们又阐述了武将武力是以“马战武力” 为主,“特殊技能”为辅。“特殊技能”我们在后面将会单独处理,现在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马战武力”!
综上,当前我们的重点是透过“表现的马战武力”来判断“真实的马战武力”!为了叙述简洁,以后我们就将“马战武力”简称为武力!希望不要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这一章我们进一步来讨论影响我们排名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以什么样的“真实武力”排名?:
1、“真实武力”也会变!
有人会说:你在第一章不是说过 “真实武力”是基本不变的吗,而且这就是我们能够给武将武力排名的根本原因吗!现在怎么又说“真实武力”也会变?
前面说不变的“真实武力”的时候,其实前面有两个条件:“某段时期”和“某种状况”!如果时期变了,状况变了,“真实武力”也自然会有一些变化!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2、以“青壮年”和“正常状况”下的“真实武力”来排名!
(1)可以用其他年龄段、非正常状况下的武力来排名!
网上就有人按“老年”的武将武力来排名,还有人比较“醉酒”状态下的武将武力,不管怎么说,这最起码已经注意到了,比较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样的比较才是公平的!
网上更多的排名则是无定位的、混乱的,例如:有人根据长沙一战认定:关羽的武力稍强于黄忠!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准确来说应该是:“青壮年、正常状况”下的关羽武力稍强于“老年、正常状况”下的黄忠!又如:有人根据徐晃对关羽80合基本平手认定:徐晃和关羽武力接近!准确来说应该是:“青壮年、正常状况”下的徐晃和“老年、右臂少力”的关羽武力接近!
网上的武力排名文章那么多,为何过了那么长时间,却始终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意的、无意的省略武将所处“时期、状态”绝对是主要原因之一!只要给这些排好名次的武将准确交代一个“时期、状态”,争议一定会少很多!排名里完全可以出现多个关羽,例如:“青壮年、正常状态”下的关羽、“老年、正常状态”下的关羽、“老年、右臂少力”的关羽……!
(2)我的排名以“青壮年”和“正常状况”下的武力为准!
前面的叙述可能让好多网友觉得那样的排名太繁琐,但是,我们又不能违背“公平”这个最大的基础。因此,采用“相同年龄段”和“相同状况”就成了我们简化排名的必然选择!我们最看重的当然是:“青壮年、正常状态”下的武将武力排名!
当然立即就会有人提出:多少岁算“青壮年”?哪些状态算“不正常”?战斗并不总是发生在武将的“青壮年”,武将并不总是处于“正常状态”,怎么处理?许多网友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棘手的问题,才悲观失望,才知难而退!其实这才是三国武将武力排名的乐趣和魅力所在!上面的问题,我们一步步来处理!
二、影响“真实武力”的因素:
1、年龄:
(1)年龄直接影响“真实武力”,必须要考虑。
年龄对“真实武力”有影响,这一点我想应该不会有争议。但是由于影响的程度很难界定,在许多人的排名文章中,并没有阐述过年龄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黄忠的武力总是用“老年黄忠”的武力来代替,即使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有苦衷的,是能够理解的,因为确实很难准确判断“青壮年黄忠”的武力,但是无论如何不应该省略“老年”二字!
(2)关于年龄对于“真实武力”的影响,我有如下粗略的认识:
①少年(<20):太年轻的武将武艺不够成熟、缺少经验;
②青壮年(25~45):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将会逐渐达到武力的颠峰;再接下来,年龄继续增长,他的力量、敏捷、体力都会有所下降,但是更加纯熟的武艺、更加丰富的经验可以来弥补,武力几乎不变;
③老年(>55):再接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力量、敏捷、体力进一步下降,影响到了武艺的发挥,经验更丰富但也不能弥补,武力有了明显的下降;
④垂暮:最后,再猛的武将也会有一天老的打不过别人。
为了更直观的表示上述思想,特制作了下图: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上述年龄区间并不连续,20~25岁没有叙述,这是因为武将武力成熟的早晚可能有差异;45~55岁没有叙述,这是因为武将的颠峰武力维持的时间有差异!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很难说的清楚,所以,以上所述纯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有人非要把“青壮年”改成18~48岁什么的,非要把“老年”改成50岁什么的,我也无法反对,请原谅我不能确定准确的年龄段。
(3)如果您同意了上面的观点,现在我们就好办多了:对于年龄太大的武将,其武力应该比颠峰时期的武力有所下降,我们在评定其武力时应该予以适当的提升。
2、心理、状态:
(1)正常心理!
武将战斗中的正常心理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交战的意识和旺盛的斗志!
颜良对关羽时,颜良没有攻击、没有防御、没有逃跑、没有指挥手下围攻或掩护,显然根本就没有和关羽交战的意识!显然不能以关羽斩了颜良来判定关羽的“真实武力”强于颜良!
许褚骑无鞍马和张辽、徐晃三人夹攻张飞,结果是“诸将各自脱身”!这一战曹操赤壁大败,全军只顾逃命,毫无斗志,要不是为了让曹操先走,他们甚至可能不战而走。显然不能由此判定为张飞的“真实武力”强于许褚、张辽、徐晃三人的联手!
(2)正常状态:
武将战斗中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充足的准备!准备不充足却又不得不战斗,我们就可认定为非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会让“表现武力”与“真实武力”不符!常见的有伤病、疲劳、醉酒等。由于处于这些非正常状态下的武将武力难以确定,所以这样的战例我们一般看作无效战例。其中一部分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3、装备:
(1)武器的差异不用考虑!
有人认为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是宝刀,因为其他武将没有宝物,所以其他武将吃亏!游戏玩多了,呵呵!书中明确指出,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双股剑包括身上的盔甲,都是别人送的铁,然后请人打造的,并非什么“宝物”。三国名将们打造一件合手的兵器,应该还是能办到的!
武将和武器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武将都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武器,并一直使用,越用越熟练。我敢断言,将青龙偃月刀送给同样用刀的黄忠、庞德使用,他们未必使得顺手,可能嫌长、可能嫌短、可能嫌重、可能嫌轻、可能嫌柄太粗、可能嫌柄太细等等,更不要说送给张飞、马超等不擅长使刀的武将了。
(2)盔甲的差异如何考虑?
盔甲本来几乎没有人会在意,但是由于在许褚和马超的关键战斗中,许褚“卸了盔甲”,这才有了争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8
三国最厉害的当属司马懿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位居丞相 曹丕篡汉称帝

司马懿仿效曹操挟天子令臣下、韬光养晦

后来司马氏取代曹氏建立晋国 灭吴统一天下

可以说司马懿是三国最厉害的人、是三国争雄的胜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28
说实话我不喜欢看关于历史的电视剧!!因为很多东西被改版了!!!一开始我有看一点点!但是越看我越火大!因为很多东西改了!所以推荐你以后要了解历史相关东西还是看书的好!!!
现在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三国中最厉害的人......应该是吕布了,可惜他早死,这是从武力上来说!
不过我觉得评判三国不能单从武力上来说!要从综合说!
第3个回答  2010-08-28
要论武艺非吕布不可,如果论智谋要数卧龙和凤雏,要论治理民政得谈刘备,可要论雄才大略定为曹操。后面还有姜维,他和赵云一样文武双全。
第4个回答  2010-08-28
司马懿
谁最后胜利谁就是最厉害的人

看了新三国,问问历史上到底谁是三国最厉害的人?
三国时代的武将武力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人曾说:黄忠武力应该第一!并解释说:如果我是黄忠,谁来我就射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是你的思维,现代人的思维,三国武将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2)三国武将的武力应该是这样的:武将具有着三国时代的思维、穿戴着三国时代的装备、在三国时代的战场上...

三国里最厉害的国君到底是谁
肯定是刘备。说曹操和孙权的都是90后看新三国的。SB一堆。其实楼主自己百度一下看看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都行,就会知道哪个君主厉害了。曹操家里是代代为官。他老爸就是官。俗称官二代。 刺董卓什么的先不说,本来就家大业大。曹仁,曹洪,夏侯兄弟都是在各地当官的。 要做大事不容易?孙权更不用提...

三国时代最厉害的谋士
没什么最厉害的吧,看个人喜好了。个人比较喜欢曹操的谋士,比如郭嘉,可惜死的太早。“新三国”中塑造的荀彧形象不错,也挺喜欢,好多其他谋士历史事件都嫁接到他身上了。另外程昱也挺厉害,还有贾诩,功劳挺大的,最后的结局挺好的。吴国的最喜欢陆逊了。蜀国的都不太喜欢,个人觉得诸葛亮在谋士方面的...

请问新三国最厉害人物排行?
论纯武力我估计着他比关羽应该不会太差~因为关羽是多高傲的一个人啊~他夸奖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超人”的~夸张飞当然是夸他的纯武艺~夸张辽则是夸他的忠勇胆识加武艺的将领天赋多点~关羽熟读春秋~看人应该很有自己的一套~当初对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都不信~后来证明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说小张武艺比他自己...

新三国中哪个厉害
楼主是认为赵子龙吧,我就来讲讲此人吧。首先,英俊不凡。其次,文韬武略。第三,也是最受人称颂的——忠心不二。不过,要纠正一点的就是,五虎上将这个名号,听起来的确是让人兴奋,但是它是假的。据正史记载,赵云到死都仅仅是一个跑龙套(职位,地位)的。这么说吧,他的官职从开始到死去的那日...

三国历史上有哪些叱咤风云的猛将
三国史上的十大悍将1、飞将军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人。素以勇武著称,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军”,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武将。“我有赤兔马,方天画戟。谁能耐何得了我。”这句话是吕布自己说的,三国里武将都喜欢吹牛。但吕布这句话,任谁都没资格去反驳他。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候五...

喜欢《三国》的进来 三国中谁的武艺最高、、、说明原因
先说大家广为流传的 一吕二赵三典韦 这个你听过吧 吕布如果不厉害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话留下来了 然后在说事迹 你说刘备不想杀他!! 郁闷 你看的是电视剧吧 你要将电视剧里的放到历史事件上 那我不得不说你真傻的可爱 既然你说了三英战吕布 那就是说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来讨论 ...

三国演义里谁最聪明?
贾诩,三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能臣良将,在这些能臣良将当中,武力值最高的当属吕布,智商最高的通常都认为是诸葛亮。但是在所谓的卧龙凤雏之外,还有一个人堪称鬼才,其智商、才谋丝毫不亚于诸葛亮,此人便是曹魏阵营当中的“鬼谋士”贾诩

绝对高分悬赏!读过三国的人,懂历史三国的人进来,评下!!
就武力而言,关张不相上下,但是关羽镇守荆州多年,虽然最后也丢了,但是他留给历史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张飞。当年,刘备汉中称王的时候,选择的太守是魏延,也不是张飞。历史不是游戏可以概括的,或许游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人物的某些特点,但是局限性很大。如果要选出影响三国走向或者局面的十个人的话,...

话说《新三国》,壮志未酬身先死,何等悲哀
气愤。但又时候在看电影的时候为此叹息。如LZ的帖。看来你还是比较归心于汉?。 切不说悲哀不悲哀。 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匡扶大汉。但是最后江山还是被 司马一家夺取。最厉害的人还是司马懿啊。。隐忍多年,最后 曹操 刘备 孙权几个大佬争了几十年的天下都成了浮云, 这才叫悲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