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作品《母亲》

《母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

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母亲》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内容简介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巴维尔和工人们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勤奋地学习革命理论,懂得了资本家的剥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随后就在工厂里散发传单,向工人作宣传工作。他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不但赢得了工人小组成员的爱戴,而且使广大工人群众对他满怀敬慕。

在革命斗争中,巴维尔始终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群众一起成长。“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维尔第一次领导群众进行的斗争,巴维尔在群众大会上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积极领导这场斗争。但因当时群众还没有觉醒,巴维尔也缺乏领导斗争的经验,斗争失败了,巴维尔被捕入狱。通过监狱生活的锻炼,巴维尔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同时逐渐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因而,出狱后他重视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为了把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政治斗争,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开路,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样”。

当反动派出动大批武装警察镇压群众时,巴维尔坚定勇敢,毫不动摇,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巴维尔因领导五一游行再次被捕,他又将法庭作为战场,同敌人展开斗争。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高潮。这时,他已成为有高度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 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

在“沼地戈比”事件以后,母亲为了搭救儿子出狱,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参加革命工作。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母亲勇敢地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02年二月初,高尔基按照党的决定,到国外去为党筹划经费,更主要的是要利用他的影响,通过他的宣传,赢得国际上的民主力量对俄国革命的支持。高尔基经芬兰、瑞士、德国和法国到达美国。在那里,他住了三个半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社会作了实地考察。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不利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尔基这次欧美之行,就其政治与经济目的来说,均末圆满完成。

高尔基代表布尔什维克党发出的怀要给俄国政府贷款”的呼吁,没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法国向沙皇政府提供了二十亿法郎约援助。高尔基在美国募集的款项,总数也不过一万美元。美国资产阶级甚至采用逐出旅馆的手段阻挠高尔基在美国的活动。但高尔基仍针锋相对地战斗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之中。他接连写出了九篇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文章。

高尔基在美国期间最重大的收获,是写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母亲》。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小说在1907—1908年的美国杂志上问世时,已被删节很多。至于苏联国内的读者,当时只看到过小说的第一部,而且这一部分也很快被当局收缴上去。但国外的版本与保存下来的俄文片断,即使是以残缺不全的面目流传在国内,也仍象地火一样在人们中间产生了巨大的革命热能。只是在十月革命后, 《母亲》才能完整地出现在俄国读者面前。

作品影响

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上,表现了工人将成为自己国家未来的主人,工人是新的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题。它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批正面典型人物,标志着高尔基创造时代新人的探索终于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小说中巴维尔及其母亲符拉索娃,是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困苦磨难终于登上人类政治舞台的形象体现与生动记录。

在这部长篇的创作中,高尔基自觉地将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因此小说虽然是产生在社会主义革命的酝酿准备阶段,但却反映了作家对革命是满怀必胜的信念的。因此, 《母亲》对俄国工人阶级和世界革命人民具有无比强大的政治鼓动力,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列宁的肯定与热烈赞扬。他称《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阅读这部小说会有很大益处的。因为这是体现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努力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典范作品。

《母亲》在苏联国内,特别在工人团体中广泛流传。列宁看了小说的手稿,并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著作”。小说出版后,一群布尔什维克工人曾写了了一封致高尔基的“公开信”,上面写道:“我们怀着无比欣喜的感情祝贺《母亲》的出版。我们还感到高兴的是,写这部书的伟大艺术家是您,您从前是工人,而如今是歌颂生活的欣欣向荣和无限喜悦的歌手,您不是对生活作神秘莫测的歪曲,而是展示生活的全部宏伟的规模从田野的一极小草到天空的以太。”

作者简介

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11岁时当过学徒。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高尔基的名字在所有外国作家中,在我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之一。凡是读过高尔基书的人至少从课本里就知道他的《海燕之歌》、《母亲》。这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学的奠基人曾带着神圣的光环被置于神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前苏联发生的那场巨变,霎时在俄国文坛上刮起一股大反高尔基的旋风,大有将他颠倒过来,“翻个个儿”的架势。以过一段时日,虽然至今对高尔基的评价已发生示同于昔日的变化,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赫然出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史中,作为历史存在,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母亲》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在作品中反复突出的“真理”、“理性”即马克思主义。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这一真理。巴维尔接受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一起进行了摧毁旧世界的斗争,成为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通过过去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尼洛芙娜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强的革命者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

·内容提要·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 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年轻 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 业的光明大道。
巴维尔和工人们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勤奋地 学习革命理论,懂得了资本家的剥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随后就在工 厂里散发传单,向工人作宣传工作。他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不但赢 得了工人小组成员的爱戴,而且使广大工人群众对他满怀敬慕。 在革命斗争中,巴维尔始终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群众一起成 长。“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维尔第一次领导群众进行的斗争,巴维尔 在群众大会上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积极领导这场斗争。
但因当时群 众还没有觉醒,巴维尔也缺乏领导斗争的经验,斗争失败了,巴维尔 被捕入狱。通过监狱生活的锻炼,巴维尔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同时逐 渐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因而,出狱后他重视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为了 把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政治斗争,五一游行时, 巴维尔高举红旗开路,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了 一样”。
当反动派出动大批武装警察镇压群众时,巴维尔坚定勇敢, 毫不动摇,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巴维 尔因领导五一游行再次被捕,他又将法庭作为战场,同敌人展开斗争 。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高潮。这时,他已成为有 高度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

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 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 吞声的人。
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 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在“沼地戈比” 事件以后,母亲为了搭救儿子出狱,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五一游 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 。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参加革命工作 。
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 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 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 提高了母亲的觉悟。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 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母亲勇敢地 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 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469717.html?si=2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1-23
【内容简介】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母亲》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在列宁和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一主题主要是通过小说中的两个代表人物——巴威尔和母亲尼洛芙娜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醒来表现的。其次农民雷宾的形象和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这一主题。
《母亲》是高尔基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写作的新文学的典范作品。它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把对未来的浪漫主义的向往与深刻的生活真实性结合起来;同时,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从而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第3个回答  2018-11-14

巨富黄泽金作品《伟大慈祥的母亲》

高尔基作品《母亲》

第4个回答  2006-11-23
搜下百度就好啊

高尔基的著作《母亲》主要在讲什么-集合32句
高尔基的著作《母亲》主要在讲什么1、工人群众过着困苦的生活。他们一代一代度过自己悲惨的一生。资本家的机器从他们的躯体里榨干所需的精力后,便把他们抛进坟墓。愚昧使他们浑浑噩噩不懂苦难生活的根源,以酗酒斗殴、打骂妻子来发泄“郁积在心头的无名怒火”。2、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

高尔基的著作《母亲》主要在讲什么32句
高尔基的著作《母亲》主要在讲什么1、描写了老钳工伊尔·弗拉索夫的一生以及他的儿子的变化,通过这一家的遭遇表现了工人阶级如何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母亲的形象在这部里非常重要,母亲的觉醒过程,充分表现了广大群众在的教育下必然走向革命道路的历史趋势。2、工厂周围贫苦工人居住区。一间间低矮破旧的茅...

母亲的作者
《母亲》的作者是马克西姆·高尔基。《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终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

高尔基作品《母亲》
《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

高尔基作品《母亲》
《母亲》正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蓝本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标志着高尔基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而且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启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篇章。小说以阴暗的工厂环境为背景,描绘了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以及年轻工人巴维尔的生活。在革命知识分子...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是《母亲》。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文学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精神。《母亲》就是高尔基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母亲》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

高尔基的作品《母亲》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刻地描绘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历程。小说详细记录了工人运动的兴起,从最初的经济斗争逐渐转向政治斗争,并展示了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作品反映了工人阶级从自发行动到有意识的政治参与的历史转变,以及革命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小说还强调了工农联盟的...

高尔基《母亲》经典语录
高尔基《母亲》经典语录有:“当母亲逝世时,我身心交瘁,简直要垮掉,我几乎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在高尔基的《母亲》这部作品中,这段语录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深刻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生命的重要影响以及失去母亲后的深切悲痛。母亲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她们的关爱、教诲、...

《母亲》是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哪些主题...
《高尔基的母亲》的创作背景:1902年2月初,高尔基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自己的宣传,赢得国际民主力量对俄国革命的支持。高尔基经由芬兰、瑞士、德国和法国抵达美国。他在那里住了三个半月,实地考察了社会,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不利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尔基的欧美之行成功地完成了其政治和经济...

简析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_百度知 ...
高尔基作品《母亲》主题:《母亲》是高尔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1、以杰出的现实主义手法展示了1905年钱俄国社会的真实历史画卷,开篇作家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勾画了沙皇统治下的工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2、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