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膝盖骨被庞涓挖掉还毁了容,是怎样复仇的?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又熠熠生辉的时期,在那个年代,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诸侯群起、逐鹿天下。虽然整个大环境是动荡的,但这也导致各个国家急需人才,从而为文化的发展缔造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那段时间也就出现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在后世儒家逐渐变成了显学,但当时最辉煌的却是另外两个学派,一个是被秦国所重用、始终暗藏在我国古代王朝发展之中的法家;一个则是在连年征战的大背景下,格外被重用的兵家。



一提起春秋战国时兵家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心中首先会想到孙子和他所著的《孙子兵法》,然后顺理成章的把孙子当作是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军事家——孙膑。但事实上,孙子和孙膑一个是春秋时人、一个是战国时人,而且孙子还是孙膑的直系祖先呢。或许是因为家学渊源的缘故,孙膑在兵法上也继承了先辈的智慧,并且和大名鼎鼎的庞涓一起学术于鬼谷子门下。说起来庞涓和孙膑这对师兄弟,就不得不提到他们之间的那些纠葛!



孙膑和庞涓年轻时一同学于鬼谷子门下时,感情甚笃,当时任谁都想不到,庞涓在和孙膑交好的表象下包藏了一颗祸心。原来无论是天赋还是学习能力,孙膑都在庞涓之上,再加上孙膑出生兵法名门,师门之内所有人都对孙膑心服口服,久而久之同样成绩不俗的庞涓就对孙膑产生了妒忌之心,他怨恨孙膑在所有事上都压了自己一头。在二人学成之后,庞涓很快的就成为了魏国的将军,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于是顺风顺水的庞涓这时就假意邀请孙膑前往魏国,假借二人一同发展之意,实则是想在暗中坑害孙膑。



孙膑甫一到魏国就被安排上了一个闲职,虽然清闲,但却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当时孙膑想着同门之谊,认为庞涓是不会害自己的,于是就安心的在魏国翘首以待来日。可让孙膑没想到的是,比他心中的“来日”先到的是庞涓莫须有的陷害和责难。当时二人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一个只是可有可无的小吏,身份是云泥之别。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没人理会孙膑的辩驳,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于是在庞涓的主使之下,孙膑受了膑刑和黥刑。



庞涓选择这两种刑法的用意很是毒辣,膑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没让他成为了一个再也不能行走的正常人;而黥刑一般是古代羞辱囚犯的一种刑法,用墨在犯人的脸上刻下字迹以达到羞辱的目的。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是想让孙膑终生惶惶,不敢出门见人、不敢与人交流。但出乎庞涓意料的是,孙膑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心性,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仍旧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报仇雪耻、发挥才能的机会。后来,在齐国使者访问魏国的时候,孙膑和齐国使者取得了联系,并表达了自己在魏国所受到的戕害、和自己的才能。齐国使者从孙膑的言谈之中感觉到孙膑并非庸才,于是便把他带回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的孙膑,因为精通兵法,很快就得到了大将军田忌的赏识。



虽然孙膑身负大才,但他那时只是一个废人,所以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重用,直到一次大将田忌和别人赛马,他提出 “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著名理论时才一鸣惊人,被齐国国君封为军师。成为了军师的孙膑虽然拥有了报仇的能力,但他并没有立刻就去报复庞涓。因为他知道,对付庞涓这样心高气傲的人,需得在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上一击致命。



终于,韬光养晦的孙膑在公元前254年等到了机会。那时魏国大举进攻赵国,无力反抗的赵国只好求助于齐。当时的大将军田忌本来是想直接陈兵于赵国和魏国决一死战,但眼光独到的孙膑却提出魏国大军大部分都在前线战场,那么魏国自身必然空虚。与其直面魏军斗得两败俱伤,倒不如直接攻伐魏国,逼迫魏军回援,只要魏军一回援,那赵国的危机可解,齐国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伤亡。齐国君主依孙膑的计策行事,最终未耗费一兵一卒就解了赵国之围,而孙膑也籍此狠狠的打了魏国大将军庞涓的脸。这场战役在后世被称为围魏救赵,是我国兵法教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十三年后历史重演,魏军攻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这次孙膑故技重施,逼得以庞涓为首的魏军回援,并且在他们回援途中的必经之路——马陵布下了埋伏。于是中计了的魏军在马陵被齐国的弓箭手几乎屠戮殆尽。而当时带兵的庞涓在知道无力回天之后,面对着败给孙膑的耻辱也选择了自刎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经此一役,魏国元气大伤,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反观齐国在孙膑的谋划下实力激增,成为了新一任的中原霸主!



小结:

纵观孙膑的一生,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后,孙膑并没有就此消沉;在大权得握之后,孙膑也没有立刻实施报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最终为自己雪耻,也从根本上打败了庞涓、流芳百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