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怎样才能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初一思品考试。200-250字。快!!!!!!!!!!!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9
  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一些不良行为,未及时矫正,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于是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便成自然;二是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殊不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只有一步之差,稍不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就会转化为犯罪。
  一、毁坏他人名誉、人格尊严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之间互相辱骂,甚至编造事实讥讽此事,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犯罪。同理,如有的同学经常挂在嘴边的“你~~~,你***”等不堪入耳的话,这些发展下去即可能发展为侮辱罪。
  二、私拆他人信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某校初三男生赵某,16岁,是班长,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对全班同学的私人信件一一开拆审查,以此对发现有早恋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同学进行教育。2003年6月的一天,赵某收到班上同学孙某(女,14岁)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另一中学生给孙某写的求爱信。赵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班主任,班主任立即把孙某叫到办公室教育了一番,感到现在早恋的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杀一儆百,让其在班上作检讨。孙某不服,与老师争辩,并拒绝在班上作检查,班主任非常生气,不准孙某上课,把孙某锁在宿舍两天,叫她闭门思过。第三天,孙某实在想不通,在宿舍触电自杀。后该班主任和班长均被判刑入狱,班长的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并开除学籍。班主任的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十三年零六个月,并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三、小偷小摸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看见别的同学有一个好看的文具盒或一支好看的钢笔或一本好书,甚至一件好看的衣服,趁人不注意,就悄悄拿走了。在家里悄悄的拿父母、兄弟姐妹的钱物,在学校偷拿老师的钱物等。这样的事在中学生中有发生,看起来事情很小,是小偷小摸行为,但发展下去,就可能造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根据我国现有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类偷摸行为积累到一定数额,就可能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或劳动教养;再往下发展,数额累计达到500元,或者是一年内三次入户盗窃,即使只盗窃到一元钱,甚至没有盗到,但都构成盗窃罪,将受到刑事处罚。
  四、强拿硬要行为与寻衅滋事行为
  强拿硬要、寻衅滋事行为,这类行为往往是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或者是大同学向小同学强行索要钱物,如不给就拳脚相加,施以暴力,当场占有他人财物。这些行为发展下去可能构成什么罪呢?一是抢劫罪;二是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欧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本身就牵扯到很多危害社会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只是距离“犯罪”很近,还不构成犯罪的标准。。如果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生倾斜,很有可能导致犯罪。例如:你在海边走,事实上是在陆地上,但海水很可能把你卷到海中。让你脱离陆地。这个例子里:“陆地”是非犯罪行为;“海水”是犯罪行为;“你在海边...

初中政治专题复习 学法用法 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因为从道理上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情总是由小的危害不加防范慢慢越来越大。在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如果一些小的不良习惯不得到阻止,个人的心理阈限就会越来越大,就会纵容自己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大,而当事情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突破底线。

未成年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一)内在成因 1、生理成因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不同步、有缺陷,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极易受到外界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进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十三、四岁以后身体和生理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外型变了,内脏机能健全了,性发育逐渐成熟了。身体和生理机能虽然迅速发展,但腺体发育...

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一定会演变成违法犯罪行为
1、不良行为是指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就会做一些严重不良的行为,就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

抵制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我们该怎么做
培养正义精神,遇到有关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要懂得报警或跟有关单位举报,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4、内心坚守正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会拒绝别人,不要和别人同流合污。5、认识到不良行为是犯罪得到祸根,遵守道德底线,培育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有什么关系?
不良行为的范围过于宽泛,违反道德、规定等等可能都属于不良行为,但是只有违反了刑法才是违法行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只有刑法规定了这种行为是犯罪才可以构成犯罪。总的来说,就是不良行为包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只是不良行为中最严厉的一种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有哪几种?为什么要这样提出?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一般有一个从劣迹→违纪→违法→犯罪的变化过程。不良行为的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治,很容易从不良行为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的不良行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吸烟—弄钱—吸毒 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

如何远离不良行为,防止违法犯罪
1、加强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规定和制度,充分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2、建立正确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轻易被贪欲、懒惰、恶习等负面因素所左右。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赌博、毒品等...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是怎样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旷课是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一种。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在查获的未成年犯中,一般在10到12岁即染有各种不良行为,13到14...

一切不良行为,都会发展成违法犯罪.观点正确吗?
不正确。有些不良行为,只是不道德,但不会是违法犯罪。比如见死不救的行为(当然前提是那个人处于死亡危险不是由见死不救之人造成的,否则会因为先行行为义务,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有在法律规定你必须做哪些事,而你没做(如果遗弃赡养老人)或都当法律规定你不能做哪些事,你又做了(如杀人放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