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关于马永顺的作文600字,要原创

如题所述

给你篇中国青年报的一篇专题文章,题目就是马永顺精神,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刨大坑,栽当中,培好土,踩实成。
砍树容易,栽树不容易,得跟照看小孩一样。
——马永顺
中国历史上因种树而有人为之立传的不多,古有郭橐驼,今有马永顺。1997年8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便推出一部长达21万字的《马永顺传》,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为一位种树人写的最长的传记。
很多人难以理解,一个砍树人为什么会自觉变成一个种树人。在砍与种这对立的两极之间,一个普通林业工人竟用行动与思想达成了一种辩证。一位林业专家说:“在他身上浓缩了我们半个世纪以来对林业发展的认识历程。在放下锯子拿起锄头的过程中,马永顺就从一个林业劳模变成了一位环保英雄。”
一、总理的嘱托
1959年以前,马永顺与许多人一样认为大量伐木就意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国庆10周年时,规模空前的全国群英会在京召开,他与来自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相聚在刚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来京前,他教出了100多名油锯手。他想,有了油锯更可以“多快好省”地砍树。一天,周总理将他请到大会堂休息室中。
当得知他只有46岁时,总理朗声笑道:“还是小伙子嘛!毛主席对林业工作很关心,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当晚的国宴上,总理又给他斟上一杯酒说:“小马,这杯酒请你给林区工人带回去吧!”
这两次相见使马永顺有了两点改变。一是他从此自称“小马”,并自创“公岁”说法。不久前,87岁的他一见记者仍说:“我小马今年43公岁多。”
二是他把“青山常在,永续利用”8个字记在心上,不再以砍树自豪。从这年开始,在小兴安岭种下第一棵树后,他风趣地说:“我小马现在成了业余造林员。”
当时,林区每年有两天义务劳动时间。利用这短暂时间,他每天早上山晚下山,挖坑、清林,每年种200多棵树。他说:“小树要耨草、防寒,不能让草欺它。”
从1960年开始,他开始尝试改变大面积砍伐方式,实行采育结合的采伐方式。为此,他总结出“采大留小,采劣留好,借倒向躲幼树”的口诀,合理采伐,使大批幼树保存下来,有的采伐小号基本上达到采后成林。
去年12月,他仍激动地说:“周总理那句话我记在心里了,一到时候,不上山不行。”
二、卅年还旧账
不知从什么时候,马永顺有一种欠账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解放初,小兴安岭刚开发,人烟稀少,他就曾与老虎、野猪打过交道。一天收工前,一只东北虎便像阵风似地在他身后约十五六米处呼啸而过。又一天中午,他发现一个野猪窝,便先将3棵大树伐剩几锯,不让倒下,然后采伐另一棵树对准砸去。于是,大树冲着野猪窝“轰隆、轰隆”连环倒下,吓得大小野猪向密林深处拚命逃窜,也逗得他开心大笑起来。
50年后,回忆起这些情景时,他颇伤感地说:“过去我们在山上吃饭,小雀围在身边。老虎就像我的朋友,上下山的路上经常看见。俗话说:‘半拉瓢子瓢有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现在都没有了,我心里不忍啊!”
60年代的一天,他忽然找到林场场长要求调换工种,上山造林。他说:“最近我常琢磨,小兴安岭伐得多,造得少,而且我以前砍得比谁都多,我有责任啊!”
场长安慰说:“你过去多伐木材支援国家建设是正确的,林区生态失衡有多方面原因,哪能光让伐木工人负责呢?”
他摇摇头说:“可我现在觉得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了大山一笔账。今后我要还上这笔账。”
一次,一位工人开玩笑说:“以前有人说你‘踏遍青山人未老’,你现在上山看看,青山都给你踏光了。”这话深深刺激了马永顺,他估算自己采伐了36500多棵树,便决心种同样数量的树,来弥补森林的缺损。
1982年退休后,亲朋好友都劝他好好享点清福。他笑着说:“我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花,就要上山造林。我还差8000多棵树没种,这账没还完,我心里踏实不了。”
一次,他扛着一捆树苗去鹿鸣林场种树,不小心掉进小河里,被水冲出10多米远,但树苗却没撒手。上岸后,他拧干衣服,坚持上山栽完树苗。
回家后,老人受寒感冒。他心想,过去熟悉的王进喜、孟泰、马恒昌等老劳模都先后谢世,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许还账的心愿实现不了。如果能让家人子女一起去种树,既能帮自己早点还账,还可让“青山常在”的愿望在他们心中扎根。
1991年初,78岁的他带领一家三代10多口人上山,栽完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将他多年的账还清了。
此后,每到植树季节,铁力林区的山坡上总会有这一家人的身影。马永顺说:“我小马几十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三、国际化行动
1998年,作为中国惟一的个人入选者,85岁的马永顺入选“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一个老人普通的种树行为享有了国际意义。
这年6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颁奖典礼。联合国环保署一位德国籍女官员主动到客房看望他说:“您那么大年纪还坚持上山栽树,看到这点,我都感动得哭了。”
当看到圣彼得堡没有黑天的夏季时,他说:“要是我们林区也这样,植树造林也能多完成一些。我过去不知什么叫‘环保’,近两年才知道种树也是一种环保意识。这几天看不见我栽的那些小树,心里就想得慌。”
领奖回家后,他执意上山,挥镰舞锄,把树苗周围的杂草清得一干二净。望着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他就像看到久别的孩子一样不禁老泪纵横。
这些年来,他一家上山植树都是自己花钱雇车。每月退休金只有359元的他,上山种树一天的雇车费往往要花150至200元,他从没觉得心疼。老伴说:“他平时舍不得花钱,一张干豆腐卷大葱就喝顿酒。平时他说话也少,可说起种树来话就没完。”
近年来,他觉得春季造林速度太慢,便尝试秋季植树。去年10月6日,他与全家18口人早早上山,冒着秋寒,艰难地刨着树坑,中午就坐在山上吃着凉饭。他眼里闪着泪花说:“这片林子长起来,也许我就不在人世了。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这片林子里,我要看着这片林子成材。我不在了,你们还要继续栽树啊!”
他的长女马春华说:“我觉得父亲就是一棵参天大树,他站着,属于这片森林,他躺下,依然属于这片森林。他早把自己融进了森林。”
到1999年底,马永顺与家人共植树5万余棵。1994年,江总书记称赞说:“马永顺同志很了不起!”
病逝前,他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个措施太及时了,我们不再全靠木头吃饭了。再不封山育林,后悔就晚了。”
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说:“马永顺投身林业走过的道路,代表了我国林业正在实践着由采伐利用森林为主,向植树造林为主、加强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由以单纯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为主要目的,向以满足人类多种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现代林业转变,也代表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特征。”

3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9
给你篇中国青年报的一篇专题文章,题目就是马永顺精神,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刨大坑,栽当中,培好土,踩实成。
砍树容易,栽树不容易,得跟照看小孩一样。
——马永顺
中国历史上因种树而有人为之立传的不多,古有郭橐驼,今有马永顺。1997年8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便推出一部长达21万字的《马永顺传》,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为一位种树人写的最长的传记。
很多人难以理解,一个砍树人为什么会自觉变成一个种树人。在砍与种这对立的两极之间,一个普通林业工人竟用行动与思想达成了一种辩证。一位林业专家说:“在他身上浓缩了我们半个世纪以来对林业发展的认识历程。在放下锯子拿起锄头的过程中,马永顺就从一个林业劳模变成了一位环保英雄。”
一、总理的嘱托
1959年以前,马永顺与许多人一样认为大量伐木就意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国庆10周年时,规模空前的全国群英会在京召开,他与来自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相聚在刚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来京前,他教出了100多名油锯手。他想,有了油锯更可以“多快好省”地砍树。一天,周总理将他请到大会堂休息室中。
当得知他只有46岁时,总理朗声笑道:“还是小伙子嘛!毛主席对林业工作很关心,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当晚的国宴上,总理又给他斟上一杯酒说:“小马,这杯酒请你给林区工人带回去吧!”
这两次相见使马永顺有了两点改变。一是他从此自称“小马”,并自创“公岁”说法。不久前,87岁的他一见记者仍说:“我小马今年43公岁多。”
二是他把“青山常在,永续利用”8个字记在心上,不再以砍树自豪。从这年开始,在小兴安岭种下第一棵树后,他风趣地说:“我小马现在成了业余造林员。”
当时,林区每年有两天义务劳动时间。利用这短暂时间,他每天早上山晚下山,挖坑、清林,每年种200多棵树。他说:“小树要耨草、防寒,不能让草欺它。”
从1960年开始,他开始尝试改变大面积砍伐方式,实行采育结合的采伐方式。为此,他总结出“采大留小,采劣留好,借倒向躲幼树”的口诀,合理采伐,使大批幼树保存下来,有的采伐小号基本上达到采后成林。
去年12月,他仍激动地说:“周总理那句话我记在心里了,一到时候,不上山不行。”
二、卅年还旧账
不知从什么时候,马永顺有一种欠账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解放初,小兴安岭刚开发,人烟稀少,他就曾与老虎、野猪打过交道。一天收工前,一只东北虎便像阵风似地在他身后约十五六米处呼啸而过。又一天中午,他发现一个野猪窝,便先将3棵大树伐剩几锯,不让倒下,然后采伐另一棵树对准砸去。于是,大树冲着野猪窝“轰隆、轰隆”连环倒下,吓得大小野猪向密林深处拚命逃窜,也逗得他开心大笑起来。
50年后,回忆起这些情景时,他颇伤感地说:“过去我们在山上吃饭,小雀围在身边。老虎就像我的朋友,上下山的路上经常看见。俗话说:‘半拉瓢子瓢有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现在都没有了,我心里不忍啊!”
60年代的一天,他忽然找到林场场长要求调换工种,上山造林。他说:“最近我常琢磨,小兴安岭伐得多,造得少,而且我以前砍得比谁都多,我有责任啊!”
场长安慰说:“你过去多伐木材支援国家建设是正确的,林区生态失衡有多方面原因,哪能光让伐木工人负责呢?”
他摇摇头说:“可我现在觉得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了大山一笔账。今后我要还上这笔账。”
一次,一位工人开玩笑说:“以前有人说你‘踏遍青山人未老’,你现在上山看看,青山都给你踏光了。”这话深深刺激了马永顺,他估算自己采伐了36500多棵树,便决心种同样数量的树,来弥补森林的缺损。
1982年退休后,亲朋好友都劝他好好享点清福。他笑着说:“我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花,就要上山造林。我还差8000多棵树没种,这账没还完,我心里踏实不了。”
一次,他扛着一捆树苗去鹿鸣林场种树,不小心掉进小河里,被水冲出10多米远,但树苗却没撒手。上岸后,他拧干衣服,坚持上山栽完树苗。
回家后,老人受寒感冒。他心想,过去熟悉的王进喜、孟泰、马恒昌等老劳模都先后谢世,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许还账的心愿实现不了。如果能让家人子女一起去种树,既能帮自己早点还账,还可让“青山常在”的愿望在他们心中扎根。
1991年初,78岁的他带领一家三代10多口人上山,栽完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将他多年的账还清了。
此后,每到植树季节,铁力林区的山坡上总会有这一家人的身影。马永顺说:“我小马几十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三、国际化行动
1998年,作为中国惟一的个人入选者,85岁的马永顺入选“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一个老人普通的种树行为享有了国际意义。
这年6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颁奖典礼。联合国环保署一位德国籍女官员主动到客房看望他说:“您那么大年纪还坚持上山栽树,看到这点,我都感动得哭了。”
当看到圣彼得堡没有黑天的夏季时,他说:“要是我们林区也这样,植树造林也能多完成一些。我过去不知什么叫‘环保’,近两年才知道种树也是一种环保意识。这几天看不见我栽的那些小树,心里就想得慌。”
领奖回家后,他执意上山,挥镰舞锄,把树苗周围的杂草清得一干二净。望着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他就像看到久别的孩子一样不禁老泪纵横。
这些年来,他一家上山植树都是自己花钱雇车。每月退休金只有359元的他,上山种树一天的雇车费往往要花150至200元,他从没觉得心疼。老伴说:“他平时舍不得花钱,一张干豆腐卷大葱就喝顿酒。平时他说话也少,可说起种树来话就没完。”
近年来,他觉得春季造林速度太慢,便尝试秋季植树。去年10月6日,他与全家18口人早早上山,冒着秋寒,艰难地刨着树坑,中午就坐在山上吃着凉饭。他眼里闪着泪花说:“这片林子长起来,也许我就不在人世了。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这片林子里,我要看着这片林子成材。我不在了,你们还要继续栽树啊!”
他的长女马春华说:“我觉得父亲就是一棵参天大树,他站着,属于这片森林,他躺下,依然属于这片森林。他早把自己融进了森林。”
到1999年底,马永顺与家人共植树5万余棵。1994年,江总书记称赞说:“马永顺同志很了不起!”
病逝前,他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个措施太及时了,我们不再全靠木头吃饭了。再不封山育林,后悔就晚了。”
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说:“马永顺投身林业走过的道路,代表了我国林业正在实践着由采伐利用森林为主,向植树造林为主、加强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由以单纯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为主要目的,向以满足人类多种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现代林业转变,也代表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特征。”

速求关于马永顺的作文600字,要原创
一位林业专家说:“在他身上浓缩了我们半个世纪以来对林业发展的认识历程。在放下锯子拿起锄头的过程中,马永顺就从一个林业劳模变成了一位环保英雄。” 一、总理的嘱托 1959年以前,马永顺与许多人一样认为大量伐木就意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国庆10周年时,规模空前的全国群英会在京召开,他与来自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