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是哪三部?

如题所述

《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札记》,清代赵翼(1727年—1814年)着,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当时尚未明确为正史的《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名为二十二史,但实涉及全部二十四史。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着。
《十七史商榷》,史考类史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 ,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
《二十二史考异》又称《廿二史考异》,中国训诂书。清代钱大昕(1728—1804)撰。100卷。系统地考证二十二部正史及其注释的史实、文字、训诂,订正了很多讹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中国古代史清代史考三书是哪三个?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指()。A、《读通鉴论》《十七史商榷》《二十四史》B、《廿二史札记》《读通鉴论》《廿二史考异》C、《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D、《读通鉴论》《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答案:C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的作者是谁他们的治史原则是什么?
清代三大历史名著指的是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分别是赵翼、王明胜、钱大昕写的。赵毅作品清代赵翼,江苏常州阳湖县人。字云松,字云松,号瓯北。他擅长史学和考证。赵一志的史学,首先要查阅各种史书,考证异同,辩证谬误,然后发现问题,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发表史学理论。赵翼重视正史,...

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清代的三大考史名著是《明史》、《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首先是《明史》,这是清朝政治家黄宗羲和明朝官员孙本立等人合编的一部详细记述明朝历史的巨著。《明史》分为225卷,每卷都有详细的史料和注释,几乎囊括了明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部考史著作,《明史》不仅...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是哪三部?
《廿二史札记》,清代赵翼(1727年—1814年)着,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当时尚未明确为正史的《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名为二十二史,但实涉及全部二十四史。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着。《十七史...

赵翼是清代史学家吗???
赵翼是清代史学家,史学著作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四卷。《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为作者读史之笔记。采用以史证史的方法,对历代正史(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作整体考察,对史著和...

赵翼生平简介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赵翼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赵翼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由于《二十二史札记》把《旧唐书》、《旧五代史》罗织在内,实际为廿四史。他单披阅廿四史就达3200卷,加上正文和夹注中...

江右三大家赵翼
此外,赵翼的著作《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为三大史学名著。赵翼是清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他的作品富有个性,反对模仿,倡导创新,对当时文坛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史学领域,赵翼的考据功夫...

廿二史札记简介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赵翼所著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全书三十六卷,补遗一卷,共包含约六百条条目。此书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涉及《旧唐书》、《旧五代史》等重要史籍,虽书名言及二十二史,实则涵盖二十四部正史。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赵翼在乾隆...

《中国历代史学名著快读》读书笔记(6)历代政书:从“三通”到“十通”&...
《清文献通考》是《续文献通考》的续编,即《清朝文献通考》,原称《皇朝文献通考》,内容上起清初开国,下至乾隆五十年。《清续文献通考》是上接《清文献通考》,四百卷,近人刘锦藻撰,内容上继乾隆年间修成的《清文献通考》,起於乾隆五十一年,止於宣统三年。杜佑与《通典》:第一部典制...

知难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第三子。 南宋著名文学家。 2. 知难...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