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京柱:林香鸟语醉心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林香鸟语醉心田

假如把秦京柱的诗词作品比喻成绿色的丛林,那么他的每一首诗词 就如同会唱歌的小鸟,悦耳动听的歌声飞出丛林,飘荡在天空,醉了诗 人,也沁入了人们的心田。

秦京柱酷爱古诗词,除了忙于业务,就是埋头于古诗词浩繁的文字 里,与古人对话,与诗作为伍。他把这个爱好作为精神追求,义无反顾 地坚持数年,创作了数百首歌律诗,填写了数百首词牌。不为别的,为 了那份愉悦,为了那份追求。在网易、新浪发表了大量的诗作,赢得了 一片喝彩声。可以说,诗词歌赋走进了他的生命,融进了他的血液。在 他的认知里,依然看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他的诗作里,依 然奏响了生命的乐章。在人们崇尚现代文学的今天,秦京柱固守着格律 诗词这方古老的田地,当然他并不排斥现代文学,恰恰相反,他也经常 写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作品。相比而言,传统的格律诗词在他心里的法 码较重一些。他深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经过 历史的洗礼和沉淀后,精华的东西久经不衰,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 极其重要的,是任何形式不能替代的。今天的社会繁荣,仍需杜甫李白 苏东坡辛弃疾等等古人的爱国精神,传统文化像强大的支柱支撑着民族 大厦,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又伟大。秦京柱把这种对传 统文化的认知付诸行动,孜孜不倦地研习格律诗词,常常食不甘味,夜 不能寐,通宵达旦。

我一向认为,诗人尤其是创作格律诗词的人,必定要有深厚的文学 功底,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总得饱读诗书,才能落笔有神;必定

170

要有浪漫情怀,见景生情,才能妙笔生花。秦京柱也不例外,他有着扎 实的文学基本功,又极易被情绪所惑染。譬如,他看到小园里石榴花又 开了,一簇簇艳红的石榴花点缀在绿树中间,微风拂过,红花摇曳,绿 叶舞动,煞是喜人。联想到十几年前,也是石榴花盛开的季节里,高中 同窗好友郝洪伟出了车祸,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听说他那时还是刚刚 订婚不久,秦京柱的记忆里满满的是他爽朗的说笑,他是一个很和气很 友善的大男孩,很爱说笑。在秦京柱的脑海中,他们一起课堂苦读,一 起嬉笑追逐,一起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躺在芦苇丛里畅想未来......陡然 间阴阳两隔,不觉心情悲戚。秦京柱感到他短暂的人生走的太快,还没 来得及精彩就一去不再回来。一切的一切仿佛还在昨天,还在那个让他 无比憧憬的石榴花开的季节里。“他知道,我也知道,属于他的精彩一 定会是个很美好的未来......”想到此,一首《七绝.又见石榴花开》脱 口而出:“墙角石榴花又浓/树荫青草葬桃红/昔时同傲春风里/今却 殊途各不同。”从巜破阵子.归乡野拾》也看出了秦京柱有着良好的文 学素养,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咂味家乡的气息,把对家乡的情怀凝于 笔端。那一次他带孩子回了趟老家,到小时候随父母一起干过农活的田 间畦头看了看。毕竟城里的孩子难得见识一下乡间的清新景象,也让孩 子沐浴一下家乡的清风。入夏时节,和风徐徐,乡间岭上到处绿翠葱葱, 欣欣向荣。秦京柱思绪万千,想到小时候常常一天泡在里面的水渠依然 绿水流淌,挥霍了自己无数的童年时光......悠闲的白鹅游弋水中,不时 将嘴巴伸进水里四处汲取小鱼小虾。渠边岭下面甜瓜地里飘来沁人心脾 的甜香,那股甜香还是那么诱人......父亲已经去世四年了,河边跟父亲 一起栽的杨树如今也有一搂抱粗了,父亲在渠边开的荒地也长满了庄稼。 隔壁曾经趁午休时扯过他胡子的爷爷依然精神健硕,每次回来都会见到。 爷爷早上迎着晨辉,赶着他的一群羊出去,日落时分,又赶着吃的撑得 肚子圆圆的羊儿回家。故乡的一草一木,小时的伙伴旧邻,割不断的乡 情总是让人魂牵梦绕。秦京柱不胜感慨,遂吟哦成句:“明日煦风拂面

171

/青槐杨柳添凉/渠上白鹅轻戏水/岭下甜瓜自散香/田间泛麦黄 / 果 子畦头锄草/地瓜沟里翻秧/前坝河边曾种树/西岭渠边也拓荒/牧归 伴落阳。”

秦京柱的《七绝·游趵突泉》谁说兰梅不赏/一年四季韵如常/玉 豪摇破层层浪/满苑春晖散墨香。就获得了谷穗老师韵精彩赏评:“谁 说兰梅不共赏,一年四季韵如常。”“梅兰竹菊”四君子,以梅兰设喻 十分精当。“韵如常”,梅兰花开是有季节的,可王雪涛、李苦禅二位 大师的优秀品质是不分季节的,已流芳千古。“玉豪摇破层层浪,满苑 春晖散墨香。”静中有动,动静相间,将这两个纪念馆写活了。“摇破”, 使人深思,耐人寻味 .......

故乡情结,悯农情怀是秦京柱与生俱来的天性,他在上世纪七十年 代末出生在昌乐县高崖村,幼时接受的教育就是农民“粒粒皆辛苦”, 所以他的诗作离不开故乡土地和在那片热土上生长的人。即便长大后进 了城,秦京柱也十分注意观察普通百姓的民生,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 他居住在潍坊,时常早起去南门市场遛达。住在潍坊的居民都知道这个 地方,古时潍县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要想进出县城,必须通过城门。 这也就促成了南门的繁荣,水产、禽肉、蔬菜、瓜果应有尽有,每天人 来人往,好不热闹。因为市场兴旺,每天周边好多菜农一大早赶来在市 场前面的马路边直接叫卖,蔬菜瓜果很是新鲜,菜农直接卖给居民所以 价格也很实惠,不过他们因是无照叫卖,所以在七点半左右就会收摊, 不然城管上班就麻烦了。秦京柱要是哪天起得早也会去转转,挑选几样 新鲜蔬菜。他发现有很多老年人赶早来买,反而年轻人没有几个。看到 辛辛苦苦,风尘仆仆的菜农,也会想起原来务农的父母起早贪黑,没日 没夜的辛勤劳作,老人们那么辛苦,姐弟三人却很少见父母怨天尤人, 父母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劳着,如今他们已满头白发......秦京柱触 景生情,即席咏出了《如梦令·赶早》:淡月西偏初晓/街上昏灯犹照 /闲步至南门/晨市渐添喧闹/争叫/争叫/沽尽归家赶早。有谷兄良

172

师益友佳评说:“淡月西偏初晓,街上昏灯犹照”。披星待月,街灯未 收,勤劳的菜农,避吏扰,趁早市,争相叫卖,“沽尽归家赶早”。集 市一撇,日复一日,反映菜农之辛劳,也折射出了市场的繁荣。 说起诗词歌赋的创作,秦京柱很感激崔连金老师,偶然的机会,他在网 上认识了崔老师,跟崔老师也学了不少东西。崔老师鼓励他。渐渐熟悉 了,秦京柱也去崔老师的评论区点评。崔老师告诉他说,你坚持写下去, 最后会发现,你自己都会大吃一惊的。词来句往,成为无所不谈的忘年 知己,后来秦京柱从潍坊去了高密崔老师家,看到崔老师在整理诗稿, 有厚厚的两大本子,去年结集出版了上下两册诗集《潍河红叶》,他就 很是羡慕。崔老师的《潍河红叶》诗集里对秦京柱诗词的评价有详细叙 述,并且收录了秦京柱的一些诗词。崔老师的儿子在济南建设局工作, 他也移居济南,秦京柱每次去济南崔老师都热情挽留住在他家里,喝喝 酒谈谈诗,经常促膝夜谈到三更。之后秦京柱又熟悉了田新亮、李储宝、 王立和等老师,他们都给予了很大帮助和支持。这就让秦京柱有了些许 的勇气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尽管很艰难,但他还是义无反顾。

这个标题是我引用了秦京柱《七绝·题图和孤云好友 》中的诗句: “抛却烦尘入翠山/林香鸟语醉心田/三十年后丛荫路/今又重回拾坦 然。”潜意识里,我仿佛觉得置身于枝繁叶茂的树林里,我也仿佛听见 了小鸟儿们歌唱声。那绿色的丛林,那欢庆的鸟儿,是秦京柱的诗,是 秦京柱的词......

附录

浪淘沙•忆 秦京柱

残月挂衰桐,相思犹浓。当年携手醉芙蓉。 曾驾扁舟江上渡,烟雨朦胧。 似水年华留不住,都付春风。

173

七绝·画船听雨

画船听雨夜沉沉,孤影无眠似断魂。 身似浮萍缥缈过,尝学平淡岭南人。

七绝·快意人生须趁早

春风吹绿叶常娇,怎比花开几日娆。 快意人生需趁早,莫学霜发枉悲朝。

卜算子·觅

原本不该来,且在从何去? 若梦浮生坎坷途,必有心归处。 吾志向清风,休理他人妒。 且把风尘沐露梳,觅得芳菲路。

喝火令·春悲

日落霞飞尽,蓬生柳翠微。恐伤春去又添悲。 湖上荡舟曾记?嬉水溅春泥。 柳下离人伫,风中呓语凄。愿将今世永偎依。 莫怪春归,莫怪为情痴。莫怪那年相识,最美是当时。

七绝•过庐州 应知霜露闲无事,醉染红枫白染头。

廿载光阴君记否?溪桥油伞过庐州。

清平乐·晚行湖畔

晚行湖畔,鸟憩游人散。荷下蛙鸣连成片,轻和一声不见。

174

小桥流水潺潺,煦风杨柳姗姗。 何处盈盈细语,依依如忆当年。

西江月·无题

飞逝时光如隙,相思宛若香凝。当年执手泪盈盈。唯恐归期难定。 何处人生无憾,身如落叶飘零。一杯愁绪醉难醒。只愿同游仙境

渔歌子·冬至

冬至晴日暖阳阳,遥思儿时好时光。 包饺子,做咸汤。炕几围坐话闲忙。

作者简介:秦京柱,1977 年生于昌乐高崖村,1996 年就读潍坊高 专(现在的潍坊学院)机械系毕业。毕业后潍坊长城精密机械厂从事机 械设计,生产,销售,2013 年就职山东泰平医药有限公司。酷爱古典文学, 多有诗词面世。

175

秦京柱:林香鸟语醉心田
这个标题是我引用了秦京柱《七绝·题图和孤云好友 》中的诗句: “抛却烦尘入翠山\/林香鸟语醉心田\/三十年后丛荫路\/今又重回拾坦 然。”潜意识里,我仿佛觉得置身于枝繁叶茂的树林里,我也仿佛听见 了小鸟儿们歌唱声。那绿色的丛林,那欢庆的鸟儿,是秦京柱的诗,是 秦京柱的词... 附录 浪淘沙•忆 秦京柱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