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国子监建在长安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西安孔庙,也就是现在的碑林博物馆,最早是唐朝国子监孔庙所传承下来的,一度肩负着太学和中央孔庙的两个身份。也可以说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一部分,也就是“现存”最早的唐朝天子圣旨敕办的皇家孔庙。

武德二年(619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统一战争的烽烟还继续燃烧着,高祖李渊便“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二年(628年),“武德中,诏释奠于太学,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伏请停祭周公,升夫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诏从之”。 即自公元628年始,唐朝在国子监中单祭祀孔子,设立孔庙。

唐朝国子监位于长安城外郭城之务本坊。务本坊在今西安城南关正街与文艺路之间的北半部,国子监在该坊西部,占半坊之地。孔庙坐落在国子监一进大门最显著的位置,是一个“门阖沉沉”的独立院落。从流传至今的唐《孔子庙堂之碑》中可以得知唐代国子监孔庙的盛况:“万雉斯建,百堵皆兴,揆日占星,式规大壮,凤甍骞其特起,龙桷俨以临空。”唐士子到孔庙,祭祀先圣,“至于仲春令序,时和景淑……清涤元酒,致敬于今日,合舞释菜,无绝于终古。”国子监孔庙,伴着唐朝的兴盛至极而臻于巅峰;而随着唐朝衰落及灭亡,国子监孔庙地位也一落千丈。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并拆毁长安城。同年,朱温命韩建留守长安,收拾残局。韩建放弃了长安外郭城和宫城,以原皇城城垣为基础缩建长安城。

在建新城时,韩建为民族文化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将已处于“城外”的“太学并石经”移入城内,置于“唐尚书省之西隅”。如影随形,孔庙随着太学就这样进城了。

唐灭亡后,进入五代时期。从史书记载可知,移入新城的国子监损坏无遗,但其结构的“一部分”孔庙却幸运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只是,“露往霜来,雕墙半圯,尘封藓驳,塑像全堕”。

即使到了宋代,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依然被民间称作“国子监”。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大宋永兴军(长安)新修玄圣文宣王庙大门记》:“是军,古京邑也;斯庙,古国学也……故地虽易,旧名尚存,是以民到于今或以监名呼之。”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京兆府城文宣王庙被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明朝时西安城东扩,所以宋时说孔庙在府城“东南隅”。)“府城之东南隅”即是今日孔庙和碑林所在地。孔庙迁建于此地后,历经金(南宋)、元、明、清、民国就再无颠沛流离,直到今日。

追本溯源,西安孔庙经历了唐长安国子监孔庙;五代、北宋、金代、元代前期的京兆府孔庙;元代后期的奉元路孔庙;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西安孔庙;直到今天的孔庙遗迹和西安碑林博物馆,而最初的盛唐最高学府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徒留历史让人追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在长安皇宫旁边。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第2个回答  2014-02-26
唐朝国子监建在长安的南侧孔庙,现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地址:西安市柏树林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

唐朝的国子监建在长安什么地方?
唐朝国子监位于长安城外郭城之务本坊。务本坊在今西安城南关正街与文艺路之间的北半部,国子监在该坊西部,占半坊之地。孔庙坐落在国子监一进大门最显著的位置,是一个“门阖沉沉”的独立院落。从流传至今的唐《孔子庙堂之碑》中可以得知唐代国子监孔庙的盛况:“万雉斯建,百堵皆兴,揆日占星,式规...

唐朝的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1. 国子监在中国古代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最高学府,另一方面是教育管理机构。2. 元朝时期,国子监最初成立于集贤院之下,旗下设有国子学,配备了祭酒、司业等职位,负责制定教育规章。3. 元代还特别设立了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这些也被称为国子监,以区分不同民族的教育体系。4. 到了明清两...

唐朝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国子监是唐朝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制度并非固有,也并非不变。它在唐高祖至中宗时几次变更,最终在唐中宗神龙元年成熟稳定,并得以延续一千余年,唐朝的国子监,一般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和算学。国子监的设立是科举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子监下属的学府也为科举考试...

问一些关于明朝和唐朝的官制,官职的问题
唐高宗及武后多居洛阳,因此那里的职官建置略同长安。虽然以后诸帝很少再去洛阳,但其职官衙署并未撤除,只是空存其名,不具实职。 又有都督府,属于大军区性质,管十州以上的称大都督府。长官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由长史主其事。一般的都督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安史之乱后,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的膨胀,都督府实际上...

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设于京师。 唐隶属于国子监,宋算学建于崇宁三年(1104年),后并入太史局。所习有《孙子算经》、《五曹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周髀算经》等算学书籍。清代称算学馆,康熙九年(1670年)取满洲官学生六人,汉军官学生四人,令钦天监分科教肄,至二十五年(1713年),设算学馆于畅春园。乾隆四 年(...

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

唐朝中央办公的地方是哪???
要是前者的话,有好几个地方,像大明宫就是武则天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那里办公,基本这个上看皇帝的喜好。如果问的是后者主要是长安和洛阳。如果是问办公的部门的话,整个朝廷都在办公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玉洪临天 2011-04-05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

太学和国子监的区别在哪里?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零落。2、国子监: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

翰林院,太学,国子监。这三个名称有什么区别么?
翰林院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汉朝开始有太学之名,汉后国学以儒学为正统学问。西汉在长安设太学,东汉、西晋在洛阳设太学,东晋在南京设太学。国子监:隋代起的中央官学,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为国家教育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