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择校过程中的管理漏洞
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主讲人名片:采实教育集团副校长罗志强。采荷实验中学曾经是国有民办初中,如今已经转为民办初中。
现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程度越来越高,民办、公办的差距并非很大。
我想提出几点“理性择校”的建议。
家长在择校时,要从时间、安全、对孩子的管理、以及家长工作影响等方面,考虑“就近”问题。如果给孩子选择一个离家非常远的学校,很多男生没有自制能力,他就会去打擦边球。回家迟了就会撒谎说“因为路上出现了堵车的情况”,让孩子抓到了漏洞,家长下班后,可能会堵在接孩子的路上。
这些,都会造成对孩子管理上的漏洞。
其次,择校时要关注的是你选择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升学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长的培养、学校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生活、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方面。
还有,家长在择校的过程中要结合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性格三个方面。比如,我们学校倡导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那孩子在进来之前,最好是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底子要够扎实。一些选择民办热点学校的家长要尤其关注,你的孩子是否性格开朗,是否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是否能适应民办学校竞争激烈的氛围。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原来民办的学校收费5200元/学期,这样的费用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承担的。
无论如何择校,都必须要有父母的监护,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把好关。尤其是一些外地的家长,更多时候只要有空就要和孩子建立沟通关系,和学校一起做好孩子教育工作。
最后,我想提出本人的几个观点,第一,家长要明白‘钱不能买分数’,不要顾着砸钱,但忽视了最根本的教育。第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不要太过于盲目地对孩子说“你必须认真努力,把成绩给我提上去”。最后就是父母要负起监护人的责任,要配合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陪孩子度过初中的三年。择校重要,而父母配合学校做工作比择校更加重要。
别输在“习惯”的起跑线上
主讲人名片:春蕾中学校长史寒屹,春蕾中学曾是杭州首批创办的国有民办初中之一,如今转为公办中学。
孩子从小学升到初中,将面临很多变化:一是学习环境的改变,来到新的学校,大家又都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二是学习内容的改变,课程增加,难度拓深;三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将由扶持走向自主。学生们怎样去适应这些变化呢?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基础教育,提升的知识与能力不在于个人的天赋差异,比拼的其实是习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其实是习惯。
结合春蕾的育人方式,我觉得“初小衔接”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学会做人。春蕾通过一些细则的设定,把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标准化作为对学生的规范要求。比如:你是否忘了挂校牌?你迟到时是否忘了起码的礼节,自由出入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你是否视而不见?等等,只有把标准锁定在学生能够做到、易于改变的常规作为切入点,学会做人,才不会只是泛泛而谈。
二是学会做事。有责任感才会有宽广的胸襟、大器的精神,才会以坚韧不屈的毅力去应对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春蕾有两项传统的品牌活动:一是“小先生大讲堂”活动,二是“唐诗周”活动,就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体验来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的责任感。
三是学会学习。春蕾倡导绿色课堂,我们要求学生关注四个学习环节,第一是“自学的基础上听课”,“自学”是听课前的必备要求,突出学习者的有所需求;第二是“听懂的基础上笔记”,提取精华,为用而记;第三是“复习的基础上作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第四是“学会的基础上拓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天天重复这四个环节,才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
四是勇于展示自我,获取追求进步的自信。有人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上问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是,给予了每位学生自由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就是哈佛的高明之处,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金子,并创造时空让他们闪闪发光。在春蕾的校园中,我们设立了精致的多元社团,以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通过搭建平台,尽可能给学生更多发展个性、展示专长的机会。
正确认识“初中”是关键
主讲人名片:启正中学校长欧自黎,启正中学曾经是国有民办初中,如今已经转为民办初中。
初中三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一个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才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家长无论给孩子选择民办还是公办,首先要做的,是应该正确认识“初中”。
初中三年对孩子养成与纠正良好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让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而并非是中考成绩。
有许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进心目中的优质初中,就是为了孩子最终能考出一个进入重点高中的中考分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纠正一个误区:中考不是最终目的,中考是教育的产品,而不是初中阶段所应该追求的唯一目标。
我们不反对给孩子看课外书,而且还建议家长,入学之后给孩子开张“读书清单”,课本就好比火种,知识的火焰要熊熊燃起,需要不断添加能量,这里的“能量”就是课外读物。在随堂点燃课本所教的“火种”后,通过课外阅读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能量”,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择个会哄你孩子的老师
主讲人名片:惠兴中学校长唐少华,在富阳热点民办学校永兴中学担任了10多年的校长,如今负责公办的惠兴中学。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一个观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其实不对。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现在的家长想要孩子上最好的大学,那就要上最好的高中,推下去就是要上最好的初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幼儿园,乃至最好的胎教?
所以我问这些家长,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时候才算是最好的?上了这些“最好的”学校,孩子就一定最好了吗?
比如说跑400米,你跑第一圈的时候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但到第二圈的时候没劲了,反而落后,最后输了。
人生是一次长跑,择一次学校不代表你能定下孩子的终身幸福。家长要清楚,不要以为选择了名校,孩子就能一直跑在最前面。这样孩子累,你们也累,其实只要努力,随时都可以起跑,甚至是加速跑,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了,会跑得更快,会超越自己。
我们也知道,每个家长都有好学校的标准,但是,我个人觉得学校的功能在于使每个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学习者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的关键能力,并且在后续的终身学习中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所以我给家长的择校建议是:选择具有正确办学思想的学校,选择具有正确教学理念的教师,选择会“哄你孩子”的好老师。
适合孩子发展的
才是最好的
主讲人名片:杭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校长计国勇,杭十五中为杭州市西湖区公办中学,在公办初中当中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很多家长已经明白,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但即使是培养行为习惯,也离不开兴趣和乐趣。
兴趣和乐趣对孩子来说是第一位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就感受不到小学时背着书包、开心上学的那种感觉了?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没有乐趣了。在这点上,我们的教育和部分老师也有责任。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新奇的、能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东西,他们才会有兴趣和乐趣去探究、去学习,如果还是“教、布置作业、批改”这种固有模式,孩子的学习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较大变化。在小学时,他们的心理特征是依赖性比较强,但到了初中,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适当的空间。这从孩子跟家长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站的位置就能看出来,小学时,孩子喜欢跟在家长后面,到了初一时,可能会跟家长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到了初二,可能连方向都跟家长相反了。
很多家长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越来越关心孩子,他反倒不听话了?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希望有独立的空间了,所以千万不要替孩子安排好一切,要给他们独立选择和思考的空间。
那些习惯一周七天都帮孩子安排好任务的家长,不妨来个换位思考,如果让你一周七天都工作,没有一天喘息的机会,你会怎样?如果连大人都吃不消,何况是孩子?所以每星期起码有半天或一天,让孩子自由安排,即使是和同伴一起漫无目的地玩耍,也好过家长从头管到脚,否则孩子就没有思想和主见了。
来源:浙江在线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zhejiang/2010-03-21/6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