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佛的关系?

是不是佛本是道?

佛本是道 是小说而已
【佛本是道】是狭义的说法,以道教为主观可以这样说
如果用佛教作为主观,可以说【道本是佛】
其实两个教派没有什么干系 就像【基督教】跟【东北跳大神】一样 你说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非要联系起来的话,无非是都争道统!争信徒!争香油钱。
什么去天堂净土啊,都是哄骗普通人的。
只有死了之后才能去或知道的东西。你觉得死了才有的话,有意思吗?能体会吗?
当然了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
道教做过【老子化胡经】来说佛教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候渡化出来的。
佛教做过【清净法坛经】说老子、孔子、颜回。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派来东土先教化人性,知道德、礼仪。然后在佛教再传涅盘妙心。
这就是“道统”

道教是本土教。佛教是外来。
道教是维护本土信仰及文化。
-----“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
佛教是印度外来教派,但自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与原有印度佛教不同的精神和新的面貌。同时,当佛教广泛传播之后,又反过来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佛教的文化、经文以及教义道理等。都很大众化。很容易理解。所以普通人信的很多。
古人曾经说。
韩愈写过
--------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

这里有个小故事。

佛教自魏晋南北朝席卷中土,“乘文士竞尚玄理之虚,挟‘五胡’入主中原之势”,称雄一时,其间也曾多遇挫折,其显著者为著名之“三武(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及唐武宗李炎)一宗(周世宗柴荣)灭佛”,背后均有道教作祟,佛教史统称为四次“法难”。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魏太武帝本「归宗佛法、敬重沙门」,于沙门惠始尤甚敬重。然而「未存览经教,深求缘报之意」。及得道士寇谦之之清静仙化之道,遂行其术。又司徒崔浩亦奉谦之道,常以说帝,益坚帝王信道拒佛之意。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抑道,也完全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最初未必想焚经毁像,最初决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周书》卷5《武帝纪》。)只不过是想排出儒先、道次、释最后的次序,以证明自己不是五胡,有资格统治汉族罢了。周武帝为此多次召集百官、儒生、道士上殿,让三教充分发表意见。北周武帝时慧远法师甚至敢於向皇帝叫板,“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然,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周武)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於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果狱诸苦。””(《广弘明集》卷十《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诏事十一》)话既已说到这一步,周武帝的灭佛便不可避免了。他一下子毁掉了4万所以上的寺庙,让300万和尚还俗作平民。周齐境内的和尚们这才追悔莫及。

唐武宗李炎灭佛,实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年达到高潮。早在会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道”是自然的始祖,是宇宙之源。 “道”示于人的理,即是道理,道理是自然的总规律。道理包含了规律(法则),理中寓法,法中寓理。道理的内涵则是它包容的万事万物的各类规律和方法。 合于“道”的思想和行为是道德,合于道的“理”则是真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 真理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即是大道之理。
  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是见道之语。因之,为师传道,必须丢掉死法,而因材施教,随缚立方,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为妙。诸学道者,亦必须抛开固执,而随宜取法,如善航者见风使舵为佳。大抵初学道人烦恼较重,俗染较深,必须随顺世俗谛,有取有舍,有道有作,用心分别,谁是善,谁是恶,谁为正,谁为邪,而尽力止恶而修善,舍邪而从正,使戒行清白,身口意三业端正纯善。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六祖慧能所说“行正即是道”。持戒纯熟,身心无疵,为进修佛道打好基础。然后随顺圣义谛,无分别,无取舍,专从无为无作、无修无证,在唯求见性上用功。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马祖道一所说:“平常心是道”。身语意业既净,又有真参实悟,道德高尚,堪为群众楷模;智力充沛,大可弘法利生,即应深入群众中去,行难行,忍难忍,广积善法,利乐有情,以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可说“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

  道贵变通,故必因应无方,随宜取法,方便善巧,如理对治,才能断障证真而达到自在解脱之境。但尤当知道不离本,故又须持大经以应万变,万变而不失其所宗;才能摄末归本,守约施博,而入于至道不二之门。总之,于道能通权达变,无执无著,善应善守,则自会于行住坐卧,语默动止,以及自学利他诸事务中无往而非道。
  念佛,为了今生也为了来生。

  一心只为自己的来世,并不算是慈悲,虽然与大乘教义有点不一致,但是佛陀不反对。释迦佛陀因材施教,他不是也用了很长时间说人天教法和阿含教法吗?
  我们在人道的时候,特别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只要自己能有心念佛,就已经是很殊胜的因缘了,由于个人的根器不同,没必要强求每个人都像菩萨大菩萨他们那样救度一切众生。佛讲普渡,满足一切众生愿望,可是没有单个个体的一一得度,如何来的普渡?能渡一个算一个,只渡自己无罪!切不可因为这个情节影响了你念佛的心情!

  难道辟支佛没有功德吗?如果没有,又怎么会有因见到辟支佛生欢喜心,而招致连续6世的福报?佛在世时大弟子们的最高成就是什么?阿罗汉!

  不要怕只考虑自己,这没有什么错。到了净土,佛自然会将你安立于大乘之中。佛慈悲无量,不会因为众生因自了、他了的分别而区别对待。如果佛只接渡他之人,不受自渡之人,那以这种分别心,他就不是佛了。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
  道,就是一个人要走的路,也可以说是命运,归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包括一切自然,也包括一切自然的规律。
  佛性:佛陀(即释迦牟尼)之本性,也指可成为佛的潜在可能性,即成佛的因性、种子。人皆有佛性,但由于烦恼无明覆障,所以得通过修行而显发佛性。
  其实,区别自在心中。只是看自己怎么认为罢了。。

参考资料:道教发源于我国,而佛教是从印度传过的,在中国得到发扬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5
从唯物与唯心的角度看佛与道
下文是粘贴过来的,谢谢过目!

到目前为止,关于识心的属性,只有佛陀,或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的等觉菩萨在深度精神修行中破尽物质和意识等识心派生出来的一切之后才能认识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关于它的描述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即没有时间先后概念;不增不减,即没有空间大小概念;不垢不净,即没有人类美丑分辩的概念。
‘识心’则可理解为没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是四维的物体。这样一个四维空间的物体,拥有三维空间的人类所无法想像的神奇属性。比如,没有三维空间的大小概念,或者说,就是无限大;又如,它可拥有无限多个三维空间,并且这些三维空间的关联也是无限的。

大概正是因为它的属性只有通过深度精神修行才能认识,并且在深度精神修行中似乎可以将它‘无限’的化用,所以佛教倾向于把它称为‘心’类,也即概念上更接近意识一些。《道德经》中的概念则偏重于物质一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25节)

由于它是所有物质和意识一切的本原,所以我们是不能定义它是属于物质或是意识的。它没有时空概念,没有物质的形体,只能通过深度的精神修行认识,产生意识或者称形成意识,这是接近于意识的属性;同时它又没有人性,没有人的欲望,没有人的美丑、善恶之类概念,所有万物都由它而生,这又是接近于物质的属性。

因为识心不具有人性,所以尽管识心的概念是比佛更本原的,但它并不是适合人们崇拜的物件。崇拜它和崇拜一个电子、崇拜真空、或者崇拜你家里的电视机恐怕没什么区别,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崇拜有人性的物件,才可能得到对人来说有意义的结果。佛教徒要皈依的是三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不是皈依‘识心’。

有的佛教徒认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那是没仔细辩析清楚心与佛的概念。佛无始无终、如如不动的属性同与识心;佛全知一切的属性也让人感到他几乎可以等同于一切;佛遍满虚空、威神势力不可思议的属性也接近于识心;但我仍有更充分的理由不把佛等同于识心。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佛是有很多个的,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而识心只是一个,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将识心和佛合而为一。你总不能说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佛吧。

其次,在佛经明确的论述中,是把佛归类于十法界的,所谓‘十法界唯一念心’,佛亦是由心生的。

其三,佛是有人性的,而识心是无人性的。

我们是否有必要讨论一下是否越是层次高的人或神,占有识心的比例越大呢?其实由于识心是没有大小概念的,所以每个人在识心中‘占有’的那一块的‘大小’也是没法讨论的。如果一定要作这样的想像,我倾向于认为是完全一样的。层次的高下只意味著迷妄的程度不同,或者其他某些次要属性的不同。也即是说,在这最根本的层次上,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神是平等的,人与佛也是平等的,或者说,众生是平等的。

有的人修行深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某种一切都是我识心中的产物的感觉

我还勉强考虑了一个属性。即在生活中,比较有缘的人或神,在识心中靠得更近。如果这个猜想准确,那么你就一定要善待与你有缘的人,因为你们可能生生世世容易走在一起,善待他人,也即善待你自己。

虽然物质和意识都与识心相互作用,但似乎意识的作用更直接一些,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有情生命是‘正报’、物是‘依报’,物质不能脱离于众生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这儿的意识并不仅仅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意识,而是无始以来就存在于识心中的众生的意识。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都由大量原子构成,比如一块1公斤的铁就要由大约10亿亿亿(1后面25个0)颗铁原子组成,人们感觉不到自身意识对之的直接影响,而大精神力的人毕竟少,这就是人们形成‘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这个的习惯性概念的原因。但请注意:这仅仅是个‘习惯性概念’,它并不比‘太阳围绕地球转’这个习惯性概念更准确。

认为意识与终极本原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加上只有通过深度的精神修炼能够认识这个终极本原,这是佛教偏重于意识的根本原因,也即是佛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但鉴于我们认为识心是没有人性的,所以我们又完全可以认为识心是个物,由此即可认为佛教是唯物主义的。

其实,现在因为整个模型建立在物质和意识统一的基础之上,认为识心是所有物质和意识的终极本原,所以唯心和唯物的问题在这个模型中是不成立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您认可这个佛教的宇宙模型,那么就只要注意识心的各项属性即可以了,而完全不需要去管这个模型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的。

佛教的唯心主义也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一点则是我这个模型所彻底否定的。世界并不仅仅是在个人的识心中,而是在所有众生的识心中。

从精神修行的角度讲,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个人识心中的产物,是‘五蕴’中‘识蕴’未破尽时的一个错觉。《楞严经》卷十对此有具体描述:‘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当然,精神修行修到破尽前面的色、受、想、行四蕴,就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地了,我这儿只是从理论上简单提一提,如果你有志于修行,请一定要深读《楞严经》,以免在修行中误入歧途。

有一种自然神崇拜,如果崇拜的是自然整体,也即识心,那么我上面说了,没有意义。如果崇拜的是自然的某一部分,比如土地神、山神、海神、或者太阳神,那这些神(准确的说是依附于相应自然物件的精神类众生)呢,因为他们有一定的人性,崇拜他们或许会有相应的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修习至深佛法的人来说,这儿关于识心的具体‘形象’、‘属性’的分析和描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广大世人理解。如果你要进行深度的佛法修行,明心见性、证悟佛道,你应该彻底忘掉这儿关于识心模型的复杂论述,不要执著于这些世俗的概念,而应直接从释迦牟尼佛的著述中吸取营养。
第3个回答  2010-06-06
《佛本是道》是一本网络的小说,鄙人只是认识一下,未细阅,似乎只是拿佛与道揶揄一番,作为玄幻、血腥械斗小说的情节道具而已。

事实上,佛与道,何来的斗争,佛与道本来就是一,非二的,因为真理是绝对的,非相对的。

道教之王重阳仙师在《金关玉锁诀》中说:「惟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

刘玄处在《至真语录》中说:「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

尹喜真人的后世弟子《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指出:「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 禅家专以神为性,以修性为宗。」「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
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今人妄认方才中有个昭昭灵灵之物,浑然与物同体,便以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死死生生之本,非不生不灭之元神也。噫,识识易,去识难,若不以天命元神战退无明业识。终在生灭场中,未见有出头日也。」

黄元吉真人的《道德经注释》曰:「有生之后,元识两神交合一处,有时元神用事,识神退听;有时识神用事,元神隐没不见。要之,无思无虑而出者,元神也;有作见解、自色身而出者,识神也。元神无形,识神有迹;一自虚无中来,一从色身中出,二者大不相侔」

鄙人的根本上师开示曰:

「密教(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自力本尊』就是道家讲的『元神』。

道家修炼元神法,我写於《通灵秘法书》之中,正是:

一、观察自己元神(观神法)。

二、吞吐罡气光明显神(培神法)。

三、开像真诀(显神法)。

四、缩神合一(合神法)。

五、身外化身显神通(出神法)。

道家修炼自己的元神,与密教修炼自己的『自力本尊』,虽然方法不一样,但原理是相同的,道家讲「精、气、神」,密教讲「气、脉、点」,根本互通无二。

密教『自力本尊』的特点如下:

一、自力本尊,就是行者的真正佛识,是新身体,和肉体是二,也是一。

二、自力本尊,有头、手、脚、躯体,但无实体。

三、自力本尊,是智慧气显发才出现的,是人体五气组成,主要是命气。

四、自力本尊士气入中脉,转化五色光的光明身。

五、自力本尊可以修成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可以变化无数,出去利益众生。

六、自力本尊是佛的色身,代表佛性。

七、只有已修证自力本尊的人,才能印证其它人的自力本尊,才能感知。

八、自力本尊成就,佛果今生成就。

.功法

密教行者须修成『拙火定』,以『拙火』上升,『明点』下降,升起『四喜四空』。

此时明相出现。

『空性』厚实明显。

『乐空双运』的结果,会产生光明,只要一切障碍均得到解脱之后,真正究竟的光明就会出现了,这是纯净的『自力本尊』。

『自力本』不是观想出来的。

『自力本尊』不是妄想。

『自力本尊』不是幻。

『自力本尊』应该是『最细心气』的显现,又称『胜义光明』。

这是『阳神』。」

道教中的「元神」就是证「道身」时候才显现,「元始真如」或「本尊」就是亲证佛陀的无上大觉时候才显现。仙师道长门指出「灵」、「性」、「元始真如」便是「元神」或「阳神」,因此道与佛是一也。没有了分别,就不分彼此你我,亦无《佛本是道》中的打斗情节了。
第4个回答  2010-06-06
有理则至简,无理则至繁。玄之又玄是为道,万物皆是道,道也是万物,道在心中,道也无处不在。佛法乃道中寂灭之法,是道,正是万物皆为道。而道又岂止是一二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而有情,情生而万物有灵。情性不灭,灵性便存,有灵根基,大道可闻既有人情,可生凡情。人情唯亲,不分善恶;凡情有私,只求自身。吾认为:佛度有缘,是为无情,乃是旁理,不是正统。故佛本是道,佛非是道云云,忘道友不要执着了……

佛与道的关系,简练概括。谢谢
道,就是一个人要走的路,也可以说是命运,归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包括一切自然,也包括一切自然的规律。佛性:佛陀(即释迦牟尼)之本性,也指可成为佛的潜在可能性,即成佛的因性、种子。人皆有佛性,但由于烦恼无明覆障,所以得通过修行而显发佛性。其实,区别自...

道与佛是否一样?大神们帮帮忙
也就是说是交差关系。二者都是极富智慧,都教人从善,都说轮回。但广义的道讲的是自然是物的发展规律、基本原则可行方案,佛是要信才有佛,即心中有佛皆是佛心中无佛哪来佛的唯心主义。而道是不管信与不信它都存在,都影响我们生活。拿数学作比喻佛是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小数等等)。道是整数,...

佛和道是什么关系
1. 佛教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它们分别起源于古印度和中国。佛教的创立者是古印度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而道教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它融合了黄老道家的思想,并继承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道教的实践目标主要是追求成仙。3...

佛和道是什么关系
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开始的时间接近,只是一个发源于印度,一个发源于中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

佛教是佛,佛是道吗?
佛道不可双修,佛不是道,佛是修道的人。道在佛教是法性、一心、菩提道、佛道,属于绝对概念。大道独一、真一、唯一。佛从道派生出来的人。

佛家与道家的关系是什么
实现涅槃的关键是人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的苦难时,你就觉悟了。佛家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一点。3. 道教对人生总体上持积极、正面的态度,这是道家与佛家以及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道教认为,人生可以通过修行变得更好。道教修行秘诀中有句话,“顺成人,逆成仙”,意味着通过修炼可以在阴阳...

佛家和道家是什么样的关系
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以后,自附于鬼神方术,这就同道教发生了关系。当时许多帝王,比如楚王英和桓帝并祭二氏。《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楚王英传》说:“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但是佛道二家也有矛盾。从理论基础来看,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论。道教的理论底子就比较薄,最初实在拿不出...

佛和道有什么区别
佛,指的是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佛教是一种宗教体系,主要强调修行、慈悲和智慧。而道则指的是道家思想和实践,是道教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自然法则、无为而治以及修炼成仙的观念。两者的核心教义、修行方法和追求目标存在明显的不同。核心教义的区别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众生平等,追求解脱生死轮回,达到...

佛和道的区别和联系
2. 修行方式上,道家注重肉身健康的修行,以身体变化为考核指标。佛家则注重对心的修证,将心识细分为八识,通过修行最终证得佛地。3. 藏密被认为是佛法的分支,但其教义和正统佛教经典内容多有出入,如容许双身邪淫修证,可食肉,妄言神通无量等,与显宗教义相左。联系:佛和道都是讲述人生哲理,是...

佛道是一家吗?
佛教则是外来的一个教派,它的渊源和道教完全没什么关系。从乔达摩悉达多开始至今不过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由皇室官方组织的,所以比较正规隆重,发展也比较迅速。及至后来唐玄奘取经归来,高僧频出,佛教在中国一度达到了巅峰。道教 楼下有朋友说佛道一家,是因为佛家和道家貌似有不少互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