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汉语文字】鞠躬尽瘁 【汉语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英文翻译】to bend one's back to a task untill life-sacrificing 【词语解释】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字词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近义词】 鞠躬尽力 【反义词】 损公肥私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聊斋志异·续黄粱》:“闻作宰相而忻然于中者,必非喜其鞠躬尽瘁可知矣。”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都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汉语成语。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出自《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全文(节选)如下: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如下:

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局势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联合,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策。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

但是,后来孙吴改变立场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扩展资料: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郃东下,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

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出师表

第2个回答  2019-09-2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
  【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示例】:臣兄荷皇上知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言病。 清·黄宗羲《巡抚天津右佥都御史留仙冯公神道碑铭》
  【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3个回答  2019-09-28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第4个回答  2019-09-22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

诸葛亮《出师表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字词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近义词】 鞠躬尽力 【反义词】 损公肥私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编辑本段成语示...

诸葛亮《出师表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汉语成语。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全文(节选)如下: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翻译是什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体含义: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原句释义: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曾说过,什么话,他的志向,全在这句话里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原文相关段落: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 ,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 连吴、越,西取巴、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以 是什么意思
首先纠正一下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已经的已 意思是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诸葛亮协助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丞相。他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病死。临终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后出师表》约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意思
意思: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出自魏晋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释义: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