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立春:2月3—5日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这一天春季开始。


2、雨水:2月18—20日。表示气候逐渐回暖。


3、惊蛰:3月5—7日。春雷开始轰鸣,气温升高,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3月21—22日。这一天昼夜相等,广大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4月5—6日。表示气温已变暖。


6、谷雨:4月19—21日。这一天起雨量增多。


7、立夏:5月5—6日。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


8、小满:5月20—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9、芒种:6月5—7日。在北方是刻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


10、夏至:6月20—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


11、小暑:7月6—8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炎热季节。


12、大暑:7月22—24日。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13、立秋:8月7—9日。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秋天开始。


14、处暑:8月22—24日。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于这一天结束。


15、白露:9月7—9日。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



16、秋分:9月22—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17、寒露:10月8—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这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18、霜降:10月23—24日。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


19、立冬:11月7—8日。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20、小雪:11月22—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


21、大雪:12月6—8日,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22、冬至:12月21—23日。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1月5—7日,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


24、大寒:1月20—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二十四节气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
1、立春:2月3—5日,太阳达315度黄经.“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有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这一天春季开始.
2、雨水:2月18—20日,太阳移至330度黄经.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
3、惊蛰:3月5—7日,太阳移至345度黄经.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过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是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3月21—22日,太阳移至0度,阳光直照赤道.“分”是“半”的意思,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4月5—6日,太阳移至15度.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秀朗的景象.
6、谷雨:4月19—21日,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7、立夏:5月5—6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也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
8、小满:5月20—22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6月5—7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刻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
10、夏至:6月20—22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的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摄氏度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摄氏度.
11、小暑:7月6—8日,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炎热季节.
12、大暑:7月22—24日,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的反常年份.
13、立秋:8月7—9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的季节.
14、处暑:8月22—24日,“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5、白露:9月7—9日,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9月22—24日,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17、寒露:10月8—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林寒意,故名为“寒露风”.这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18、霜降:10月23—24日,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霜降.天气寒冷造成,对生长中的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11月7—8日,太阳移至黄经225度.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20、小雪:11月22—23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12月6—8日,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22、冬至:12月21—23日,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23、小寒:1月5—7日,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
24、大寒:1月20—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4

1、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夏季的开始。

8、小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昼夜平分。

17、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开始下雪。

21、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第3个回答  2020-01-14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第4个回答  2021-01-11
分别是: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天: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立秋,处暑,白鹿,秋分,寒露,露降。 冬天: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 立春:每年的2月3日至5日,标志着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这一天春季节正式来临。2. 雨水: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表明气候逐渐转暖,降水量开始增加。3. 惊蛰:每年的3月5日至7日,春雷开始响起,气温上升,气候和风的变化较大。4.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至22日,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平分,...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和含义如下:1、立春:2月3—5日,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这一天春季开始。2、雨水:2月18—20日,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3、惊蛰:3月5—7日,表示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

一年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
1、立春的日期为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表示春天的开始。2、立夏为每年公历5月6日前后;表示夏天的开始。3、立秋为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表示秋天的开始。4、立冬为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表示冬天的开始。5、春分为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时长相等,春分把春天分成两段。6、秋分...

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

中国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意思?
1、立春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立春古称正月节、立春节、岁首、岁旦等。2、雨水 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 的农谚。3、惊蛰 惊蛰象征气温上升, ...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各对应几月几号以及它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日期分别如下:一、春天 (1)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日期是农历的正月十一。(2)雨水就是每年降雨的开始,雨量渐增。日期是农历的正月十五。(3)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日期。日期是农历的正月三十。(4)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日期是农历的二月十五。(5)清...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
1、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2、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3、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

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分别代表的意思如下:1、立春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古时人们以立春为春节,在这一天举行迎春大典。2、雨水 2月18或19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节气开始。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

24节气是什么时候划分的?
2月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主要指导农户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二、惊蛰:3月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是林果嫁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