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有哪几次救亡图存的探索(名称、内容、结果、影响?

现代中国有哪几次救亡图存的探索(名称、内容、结果、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2. 制度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3. 结果

由于指挥失误,内部腐败严重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二、洋务运动

1. 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2.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 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

(2)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3)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4)新式教育:同文馆建立,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7.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戊戌变法

1. 背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下发动了“公车上书”。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动了维新运动。

2. 内容

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2. 结果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经过百日,被囚至中南海瀛台,以失败告终。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四、辛亥革命

1. 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2. 革命过程

(1)兴中会:在檀香山,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同盟会

1905年在东京创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4)武昌起义

①时间:1911 年10 月10 日

②成果: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成立(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3. 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

4.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 评价: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五、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2. 过程内容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

(3)后期内容: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4)胡适发表了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

3. 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1920年,在上海成立了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称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2. 中共一大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

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现代中国有哪几次救亡图存的探索,有很多很多,比如

太平天国运动

1.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常识备考」中国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运动
2. 制度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3. 结果

由于指挥失误,内部腐败严重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洋务运动

1. 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常识备考」中国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运动
2.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 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

(2)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3)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4)新式教育:同文馆建立,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7.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戊戌变法

1. 背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下发动了“公车上书”。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动了维新运动。

「常识备考」中国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运动
2. 内容

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3. 结果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经过百日,被囚至中南海瀛台,以失败告终。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07
.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魏源与《海国图志》
2.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口号、内容、评价
3.维新变法运动
康梁的维新思想;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意义
4.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
5.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的意义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
(1)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长征;一.二九运动
(3)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联合抗日;四大会战;台儿庄战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解放战争时期:
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三大战役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
第3个回答  2021-03-05
【内容简介】
“水旱霜蝗之变,何世无之?”从文明初萌时的洪水泛滥,到全球化时代的新冠肺炎,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如何辩证看待人类与灾害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理性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命题。自古至今,历代先贤留下了许多应对危机、裨益后人的防灾理念、救灾方法与应灾举措。许多学者怀着经世致用、鉴古知今的人文情怀,参天尽物、济世为民的学术理想,不断总结灾害救助的历史经验,反思灾害应对的成败得失,提出防灾减灾的中国智慧。
在本书中,陈业新、卜风贤、余新忠、朱浒、郝平、马俊亚、夏明方、方修琦、袁林、周琼等知名学者,畅谈灾害史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未来。在传承与破立之间,构建灾害史研究的新框架,确立灾害史研究的新起点。
【作者简介】
闵祥鹏,山东诸城人,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灾害史与文化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等多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序(程民生)
前 言
陈业新:结庐之处车马喧,心境安然地自偏
卜风贤:农为天下之本,农昌则国盛
余新忠:才高识妙,探其理致
朱 浒: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郝 平:走向田野,深入民间
马俊亚:悠悠淮水,一汪乡情
夏明方:灾害人文学的倡导者
方修琦:文理融合的跨学科研究
袁 林:经世致用,关注现实
周 琼:走向边疆灾荒史的深处
附录一:回归灾害本位与历史问题
附录二:中国灾害史研究著作年表
附录三:中国灾害史研究论著的学术史回顾
附录四: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附录五:受访学者代表性论著

━━━━━
第4个回答  2021-03-04
  (1)资产阶级: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改变现状,实行维新变法,于1898年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于1911年发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农民阶级于1898年发起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1900年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运动都失败了,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现代中国有哪几次救亡图存的探索(名称、内容、结果、影响?
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近代史的几次重大探索(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有益探索的重大运动名称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

概述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程和近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变_百度知 ...
1: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程: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实例:开办京师大学堂,修建铁路以及建立自己的军工船厂 2、实业救国——开办实业,发展国民经济,...

中国历史上各阶级对“救亡图存”所做尝试的背景,内容,意义,经验...
内容: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运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等。意义:这些尝试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为中国现代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暴露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

...分别进行怎么样的探索 结果怎么样 有何影响
辛亥革命: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影响: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然是...

中国近代史历次救亡图存运动有哪些
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由对全国产生重大变化影响的情况来看,护法运动有相当实际显注的效果。也替国民革命军日后北伐统一中国开启了成功之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民国时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

...分别进行怎么样的探索 结果怎么样 有何影响
结果:清朝大权掌握在以慈溪为首的顽固派手中,维新派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失败了。影响: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革命派以...

近代中国探索救亡图存有那些路径??
农民阶级_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_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_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产资产阶级_新民主主义革命

简述近代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大致历程
1、晚清时期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

由封建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有那些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封建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运动。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回答